niusouti.co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采用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B.采集前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 C.应进行全井孔清洗 D.特征因子应在现场测定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采用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B.采集前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
C.应进行全井孔清洗
D.特征因子应在现场测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时需注意:①地下水样品应采用自动式采样泵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②样品采集前,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或地下水位埋深)并做好记录,然后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对采样井(孔)进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不得小于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③地下水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按HJ/T 164执行。pH、Eh、DO、水温等不稳定项目应在现场测定。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8年)某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量不得少于()。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答案:B
    解析: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露天开采煤矿项目对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地下水水位下降
    B.地下水水质恶化
    C.土壤次生盐渍化
    D.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答案:A,B,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露天采矿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会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产生影响;矿山开发工程可能引起水资源衰竭、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C项,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不合理措施产生的影响,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会造成土壤表层盐分增加。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基本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B:应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C: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D: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必须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答案:A,B
    解析:
    C项错误,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D项错误,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点的是()。
    A.pH值 B.色(度) C.浑浊度 D.总硬度



    答案:A
    解析:
    A 地下水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金。考点.教育~]质量控制按HJ/T164执行。pH、溶解氧(DO)、水温等不稳定项目应在现场测定。

  • 第5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
    B: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C: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D: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可采用南京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答案:A,B
    解析: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 A、数值法
    • B、数值法或解析法
    • C、时序分析
    • D、趋势外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进行采集。

    • A、手动采样泵
    • B、自动式采样泵
    • C、人工活塞闭合式采样器
    • D、敞口式定深采样器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等指标确定。

    • A、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 B、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 C、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 D、污水排放量
    • E、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A,B,C,D,E

  • 第9题: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
    • B、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 C、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 D、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可采用南京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进行采集。
    A

    手动采样泵

    B

    自动式采样泵

    C

    人工活塞闭合式采样器

    D

    敞口式定深采样器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应采用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B

    采集铅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

    C

    应进行全井孔清洗

    D

    特征因子应该现场测定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等指标确定。
    A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

    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C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D

    污水排放量

    E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原则上应包括的类别有()。

    A.基本水质因子
    B.特征因子
    C.常规水质因子
    D.特殊因子

    答案:A,B
    解析:
    依据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8.3.3.5条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地下水水质特征
    B: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C:边界条件
    D:参数类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结合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来进行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的是( )。

    A.pH值
    B.色(度)
    C.浑浊度
    D.总硬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按HJ/T 164执行。pH、Eh、DO、水温等不稳定项目应在现场测定。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进行评价。

    A:综合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南京指数法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以()为重点。

    • A、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B、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
    • C、拟建项目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 D、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主要针对现状监测结果进行()的分析。

    • A、最大值、最小值、均值
    • B、检出率
    • C、标准差
    • D、超标率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倍以上。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采用()。

    • A、叠图法
    • B、指数法
    • C、网络法
    • D、矩阵法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等指标确定。

    • A、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 B、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
    • C、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
    • D、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 E、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

    正确答案:B,C,D,E

  • 第22题:

    不定项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应采用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B

    采集前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

    C

    应进行全井孔清洗

    D

    特征因子应在现场测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    )等指标确定。
    A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

    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C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D

    污水排放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只 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宜在地下水位以下(    )m左右。
    A

    0.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