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活性污泥法中造成污泥膨胀的原因有那些?并进行简要解释。 ”相关问题
  • 第1题:

    13、活性污泥膨胀是污泥的养分过多造成的。


    原因有: (1)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曝气池内F/M太低,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2)进水中N、P等营养物质不足 (3)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4)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5)进水水质、水量暴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6)进入曝气池的污水“腐化”而含有较多的H2S时,导致丝硫菌过量繁殖 (7)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偏高。

  • 第2题:

    一、名词解释 1.好氧活性污泥 2.好氧生物膜 3.MLSS 4.MLVSS 5. 活性污泥膨胀 6. 厌氧活性污泥


    A

  • 第3题:

    1、名词解释 (1)好氧活性污泥 (2)好氧生物膜 (3)MLSS (4)MLVSS (5)活性污泥膨胀 (6)厌氧活性污泥


    A

  • 第4题:

    活性污泥处理中,BOD负荷过高会导致丝状菌膨胀。


    错误

  • 第5题:

    4、生物中毒会导致活性污泥产生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1)在曝气池启动阶段,即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性能和状态尚未良好形成的时候,有机负荷率相对较高而DO含量较低,此时混合液中存在大量游离细菌,也就会出现大量的游泳型的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等。 (2)当混合液中溶解氧不足时,钟虫头部顶端会突出一个空泡,俗称“头项气泡”,此时应立即检测溶解氧值并予以调整。当溶解氧太低时,钟虫将大量死亡,数量锐减,需要及时降低进水负荷和增大曝气量等有效措施。 (3)当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水变得很浑浊,这时候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小变形虫,如辐射变形虫等。这些原生动物体形微小构造简单,以细菌为食,行动迟缓。如果发现这种大量的原生动物出现,就应当立即减少回流污泥量和增大曝气量。 (4)当进水的PH值发生突变,超过正常范围(PH=6~9),可观察到钟虫呈不活跃状态,纤毛停止摆动,这时应立刻检测进水的PH值,并采取必要措施,调整PH值。 (5)原生动物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影响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当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时,作为活性污泥中敏感高的原生动物之一,盾纤虫的数量会急剧减少。 (6)活性污泥性能不好时,会出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只有波豆虫属和屋滴虫属出现,当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会消失。 (7)以上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方法,方便快捷但缺乏严密性。运行中只能作理化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而不可作为主要的工艺监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