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该患者发病的病理基础为 A.胆道畸形 B.胆道扩张 C.胆道梗阻 D.胆囊梗阻 E.胆囊功能失调

题目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该患者发病的病理基础为
A.胆道畸形
B.胆道扩张
C.胆道梗阻
D.胆囊梗阻
E.胆囊功能失调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该患者目前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
    A.组织灌注量改变
    B.体温过高
    C.营养失调
    D.知识缺乏
    E.活动无耐力

    答案:A
    解析:
    1.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 2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原则是急诊手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置管引流,及时降低胆道压力和减轻感染。
    3.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血容量重分布、微循环障碍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而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组织灌注量改变。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准备,除了按急性胆管炎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外,更应注意全身的支持治疗,包括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 第2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处理原则是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择期手术
    C.非手术治疗
    D.中药治疗
    E.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

    答案:E
    解析:
    1.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 2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原则是急诊手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置管引流,及时降低胆道压力和减轻感染。
    3.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血容量重分布、微循环障碍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而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组织灌注量改变。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准备,除了按急性胆管炎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外,更应注意全身的支持治疗,包括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 第3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5.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该患者的黄疸程度取决于
    A.梗阻的程度
    B.肝功能情况
    C.结石的种类
    D.有无并发症
    E.患者的肤色

    答案:A
    解析:
    1.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2.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时,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
    3.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提示患者已发生肝细胞损害。
    4.患者有腹痛、高热的症状及长达5年的病程,可引起营养方面的问题,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是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多次发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答案为D。
    5.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 第4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5.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该患者已出现功能受损的器官是
    A.肾
    B.肝
    C.心
    D.脑
    E.胃

    答案:B
    解析:
    1.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2.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时,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
    3.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提示患者已发生肝细胞损害。
    4.患者有腹痛、高热的症状及长达5年的病程,可引起营养方面的问题,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是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多次发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答案为D。
    5.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 第5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5.5×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m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导致该患者腹痛的原因是

    A、结石梗阻致胆总管痉挛和压力增高
    B、结石直接损伤胆囊
    C、结石直接损伤胆总管
    D、胃及十二指肠痉挛
    E、胆囊剧烈收缩

    答案:A
    解析:
    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 第6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5.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以下对该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妥的是
    A.疼痛
    B.体温过高
    C.营养失调
    D.知识缺乏
    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答案:E
    解析:
    1.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2.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时,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
    3.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提示患者已发生肝细胞损害。
    4.患者有腹痛、高热的症状及长达5年的病程,可引起营养方面的问题,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是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多次发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答案为D。
    5.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 第7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入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l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μ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护士对该患者应重点观察的项目是()

    • A、尿量、尿色
    • B、腹部症状、体征
    • C、血压、精神
    • D、恶心、呕吐
    • E、体温变化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人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1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C,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9,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1z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入院当晚,患者因腹痛剧烈难以入睡,护士执行用药医嘱时,忌用的药物是()
    A

    阿托品

    B

    吗啡

    C

    654~2

    D

    33%硫酸镁

    E

    哌替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人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1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C,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9,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1z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患者术后1周,每天从T管引流出胆汁量约800ml,此现象应考虑()
    A

    胆汁分泌量正常

    B

    胆总管通畅

    C

    胆总管上端梗阻

    D

    胆总管下端梗阻

    E

    肝功能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入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l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μ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患者术后l周,每天从T管引流出胆汁量约80Oml,此现象应考虑()
    A

    胆汁分泌量正常

    B

    胆总管通畅

    C

    胆总管上端梗阻

    D

    胆总管下端梗阻

    E

    肝功能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入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l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μ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 导致该患者腹痛的原因是()
    A

    结石直接损伤胆总管

    B

    胆囊剧烈收缩

    C

    结石损伤十二指肠

    D

    结石梗阻致括约肌痉挛和继发胆管炎

    E

    结石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刘先生,43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发热.黄疽8年,此次症状加重3d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l20/rain,血压80/60mmH9,神志淡漠,右上腹压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检查:WBC 27×109/L,中性粒细胞0.90。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当前该患者最重要的护理问题是()
    A

    体温过高

    B

    知识缺乏

    C

    组织灌注量减少

    D

    活动无耐力

    E

    疼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引起该患者感染的最可能的病原菌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肠道病毒
    D.胆管病毒
    E.大肠杆菌

    答案:E
    解析:
    1.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 2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原则是急诊手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置管引流,及时降低胆道压力和减轻感染。
    3.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血容量重分布、微循环障碍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而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组织灌注量改变。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准备,除了按急性胆管炎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外,更应注意全身的支持治疗,包括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 第14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对该患者首先应考虑
    A.感染性休克
    B.肝性脑病
    C.胰腺炎
    D.重症肝炎
    E.脑血管意外

    答案:A
    解析:
    1.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 2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原则是急诊手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置管引流,及时降低胆道压力和减轻感染。
    3.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血容量重分布、微循环障碍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而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组织灌注量改变。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准备,除了按急性胆管炎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外,更应注意全身的支持治疗,包括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 第15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5.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若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留置T管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T管
    B.定期由近端向远端挤捏
    C.每日更换引流袋
    D.每日冲洗1次
    E.每日记录引流量

    答案:D
    解析:
    1.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2.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时,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
    3.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提示患者已发生肝细胞损害。
    4.患者有腹痛、高热的症状及长达5年的病程,可引起营养方面的问题,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是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多次发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答案为D。
    5.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 第16题:

    患者,男性,36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黄疸5年,此次发病后黄疸持续不退。体检示:体温39.5℃,脉搏122次/分钟,血压125/85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5.5×10/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导致该患者腹痛的原因是
    A.胆囊剧烈收缩
    B.结石梗阻致胆总管痉挛和压力增高
    C.结石直接损伤胆囊
    D.结石直接损伤胆总管
    E.胃及十二指肠痉挛

    答案:B
    解析:
    1.患者腹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时,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2.结石阻塞胆管后,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时,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性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
    3.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32μmol/L,谷丙转氨酶175U/L,提示患者已发生肝细胞损害。
    4.患者有腹痛、高热的症状及长达5年的病程,可引起营养方面的问题,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是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多次发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答案为D。
    5.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 第17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25×109/L,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对该患者首先应考虑

    A、肝性脑病
    B、胰腺炎
    C、重症肝炎
    D、脑血管意外
    E、感染性休克

    答案:E
    解析:
    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2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A.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与题干给出的症状不对应,肝性脑病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摄入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B、C、D为干扰选项。

  • 第18题:

    患者,男性,41岁。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因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2天入院。体检示:神志淡漠,体温39.5℃,脉搏125次/分钟,血压80/50mmHg。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5×10/1,中性粒细胞0.95。血清总胆红素209μmol/L,谷丙转氨酶310U/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若对该患者拟行手术治疗,术前护理措施的关键在于
    A.观察病情
    B.有效止痛
    C.肠道准备
    D.抗休克治疗
    E.皮肤准备

    答案:D
    解析:
    1.应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依据是: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本次症状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畏寒、发热;WBC 2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提示有胆道梗阻并感染。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的表现。③B超显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提示肝外胆管结石。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凶险,原则是急诊手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并置管引流,及时降低胆道压力和减轻感染。
    3.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血容量重分布、微循环障碍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而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组织灌注量改变。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准备,除了按急性胆管炎术前常规准备的内容外,更应注意全身的支持治疗,包括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 第19题: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上腹疼痛8余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3天入院,并畏寒、发热。幼时有呕吐蛔虫史。体检:神志淡漠,体温39℃,血压10.0/6.7kPa(75/50mmHg),P130次/分,皮肤巩膜中度感染。上腹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示WBC26×10/L,N94%。试述需作哪些进一步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病人首先需行急诊床旁肝胆胰B超以明确诊断,同时还需作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等血生化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②肝内外胆管结石;③感染性休克。治疗原则是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 第20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人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1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C,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9,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1z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导致该患者腹痛的原因是()
    A

    结石直接损伤胆总管

    B

    胆囊剧烈收缩

    C

    结石损伤十二指肠

    D

    结石梗阻致括约肌痉挛和继发胆管炎

    E

    结石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入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l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μ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 入院当晚,患者因腹痛剧烈难以入睡,护士执行用药医嘱时,忌用的药物是()
    A

    阿托品

    B

    吗啡

    C

    654-2

    D

    33%硫酸镁

    E

    呱替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邓女士,33岁,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d人院。3d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偏右持续性刀割样疼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1d后相继出现畏寒.发热,粪便呈淡黄色,尿少呈黄褐色。查体:体温39.2°C,脉搏110/min,血压120/80mmH9,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清总胆红素1521zmol/L。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护士对该患者应重点观察的项目是()
    A

    尿量.尿色

    B

    腹部症状.体征

    C

    血压.精神

    D

    恶心.呕吐

    E

    体温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刘先生,43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发热、黄疸8年,此次症状加重3d人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20/min,血压80/60mmHg,神志淡漠,右上腹压痛伴肌紧张。血常规检查:WBC27×l09/L,中性粒细胞0.90。B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声影。当前该患者最重要的护理问题是()
    A

    体温过高

    B

    知识缺乏

    C

    组织灌注量减少

    D

    活动无耐力

    E

    疼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