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50岁。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收入院。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时,出现脉搏短绌,其特点是A、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大于脉率B、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等于脉率C、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大于脉率D、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小于脉率E、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脉率一致

题目

患者女,50岁。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收入院。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时,出现脉搏短绌,其特点是

A、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大于脉率

B、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等于脉率

C、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大于脉率

D、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小于脉率

E、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脉率一致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0岁。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收入院。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时,出现脉搏短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56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入院。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是()。

    A.先脉率再心率
    B.先心率再脉率
    C.两名护士同时测量
    D.测心率
    E.测脉率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患者,女性,49岁。气促、心前区不适2年,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入院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监测心率110次/分,脉率85次/分。该患者的脉搏为

    A、室早二联律
    B、成对期前收缩
    C、交替脉
    D、脉搏短绌
    E、水冲脉

    答案:D
    解析:
    脉搏短绌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表现为脉搏细速、极不规则,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 第3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
    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B.转移患者注意力
    C.易于计时
    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
    E.观察患者面色

    答案:B
    解析:

    测量体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粗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汁,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等。
    高热指体温在39.1~41.0℃。
    测量脉搏常选择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为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在测脉搏后手不离开诊脉部位。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度可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因此测量脉搏时需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与其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如高热时用冰袋降温。
    高热患者做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4题:

    患者,女性,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一日出现心房颤动。

    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为
    A.缓脉
    B.脉短绌
    C.间歇脉
    D.二联律
    E.洪脉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

    • A、颞动脉
    • B、桡动脉
    • C、颈动脉
    • D、肱动脉
    • E、足背动脉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患者男,50岁,因哮喘入院,护士在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应该重点观察()

    • A、体温
    • B、脉搏
    • C、呼吸
    • D、血压
    • E、意识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女性,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一日出现心房颤动。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为()。

    • A、间歇脉
    • B、二联律
    • C、缓脉
    • D、脉短绌
    • E、洪脉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脉搏短绌,立即行心电图描记,该患者的心律是()

    • A、正常心律
    • B、心房颤动
    • C、心房扑动
    • D、心室颤动
    • E、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
    A

    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B

    转移患者注意力

    C

    易于计时

    D

    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

    E

    观察患者面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因哮喘入院,护士在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时应该重点观察()。
    A

    体温

    B

    脉搏

    C

    呼吸

    D

    血压

    E

    意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45岁。气促、心前区不适 2年,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入院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心率110次/分,脉搏85次/分。该患者的脉搏为
    A

    水冲脉

    B

    室早二联律

    C

    成对期前收缩

    D

    交替脉

    E

    脉搏短绌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50岁,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收入院。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时,出现脉搏短绌,其特点是()。
    A

    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大于脉率

    B

    心音强弱不等,心律齐,心率等于脉率

    C

    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大于脉率

    D

    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小于脉率

    E

    心音强弱一致,心律不齐,心率、脉率一致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58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入院。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律极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102次/分,脉率78次/分。此脉搏属于

    A:洪脉
    B:奇脉
    C:间歇脉
    D:交替脉
    E:脉搏短绌

    答案:E
    解析:
    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的测量方法:由两名护士一人测脉搏,一人测心率,测心率护士看表叫开始测一分钟结束。脉搏短绌者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

  • 第14题: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脉搏短绌,立即行心电图描记。显示如图。该患者的心律是

    A.正常心律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心室颤动
    E.房性过早搏动

    答案:B
    解析:
    由图看出:P波消失,心律不齐

  • 第15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
    A.颞动脉
    B.桡动脉
    C.颈动脉
    D.肱动脉
    E.足背动脉

    答案:B
    解析:

    测量体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粗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汁,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等。
    高热指体温在39.1~41.0℃。
    测量脉搏常选择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为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在测脉搏后手不离开诊脉部位。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度可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因此测量脉搏时需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与其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如高热时用冰袋降温。
    高热患者做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16题:

    患者,女性,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一日出现心房颤动。

    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是
    A.间歇脉
    B.二联律
    C.缓脉
    D.脉搏短绌
    E.洪脉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为患者测量脉搏时,触到短绌脉时常提示()。

    • A、室性早搏
    • B、房性早搏
    • C、房室结逸博
    • D、心房颤动
    • E、期前收缩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脉搏短绌,立即行心电图描记。显示如图。该患者的心律是()

    • A、正常心律
    • B、心房颤动
    • C、心房扑动
    • D、心室颤动
    • E、房性过早搏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

    • 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 B、转移患者注意力
    • C、易于计时
    • 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
    • E、观察患者面色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脉搏短绌,立即行心电图描记。该患者的心律是()

    • A、正常心律
    • B、心房颤动
    • C、心房扑动
    • D、心室颤动
    • E、房性过早搏动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60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入院,住院期间患者曾出现心房纤颤。护士为其测量脉搏时,错误的方法是(   )
    A

    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

    B

    测量前使患者安静

    C

    患者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D

    将手指指端按压在桡动脉搏动处

    E

    记数30秒,将所测得数值乘以2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
    A

    颞动脉

    B

    桡动脉

    C

    颈动脉

    D

    肱动脉

    E

    足背动脉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一日出现心房颤动。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为()。
    A

    间歇脉

    B

    二联律

    C

    缓脉

    D

    脉短绌

    E

    洪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脉搏短绌,立即行心电图描记。该患者的心律为(  )。
    A

    正常心律

    B

    心房颤动

    C

    心房扑动

    D

    心室颤动

    E

    房性过早搏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二尖瓣狭窄并发症有:①心房颤动;②急性肺水肿;③血栓栓塞;④右侧心力衰竭;⑤肺部感染。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肺搏短绌,心电图应符合心房颤动。故本题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