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由“120”急救车送入急诊室。查体:T36℃,P100次/分,R25次/分,BP140/90mmHg,意识清,胸痛明显,大汗淋漓,极度紧张。对该患者首要的处置措施是( )A.行心电监护B.给予氧气吸入C.建立静脉通道D.测量生命体征E.通知医生诊治

题目

患者,男,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由“120”急救车送入急诊室。查体:T36℃,P100次/分,R25次/分,BP140/90mmHg,意识清,胸痛明显,大汗淋漓,极度紧张。

对该患者首要的处置措施是( )

A.行心电监护

B.给予氧气吸入

C.建立静脉通道

D.测量生命体征

E.通知医生诊治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由“120”急救车送入急诊室。查体:T36℃,P100次/分,R25次/分,BP140/90mm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0岁。因严重感染入院。查体:T39.5℃.P90次/分,R25次/分。BP116/80mmHg.血气分析:PaO55mmHg,PaCO30mmHg.首选考虑为

    A.急性肾衰竭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肝衰竭
    E.急性心力衰竭

    答案:B
    解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动脉血气分析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B正确。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查方法。故排除A、C、D、E答案。本题选B。解题关键: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是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临床特点为除原发病表现外,以呼吸急促、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动脉血气分析以低PaO、低PaCO和高pH为典型表现。

  • 第2题:

    患者女,40岁,因严重感染入院。查体:T39.5℃,P90次/分,R25次/分、BP116/80mmHg。血气分析:PaO55mmHg,PaCO30mmHg,首先考虑为

    A.急性肾衰竭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肝衰竭
    E.急性心力衰竭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ARDS的临床表现。严重感染病史,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可知该患者处于ARDS的早期。

  • 第3题:

    病人,男,25岁,急性白血病患者。查体:T 39.5℃,P100次/分,R 25次/分,Bp 120/80mmHg。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头部冷毛巾湿敷

    B.鼓励患者多饮水

    C.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D.给予酒精擦浴


    每 4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 第4题:

    患者,女,40岁,因严重感染入院。查体:T39.5℃,P90次/分,R25次/分、BP116∕80mmHg。血气分析:PaO255mmHg,PaCO230mmHg。首先考虑为()。

    A.急性肾衰竭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肝衰竭
    E.急性心力衰竭

    答案:B
    解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通过严重感染病史、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可知该患者处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

  • 第5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60岁。有冠心病7年,晚饭后出现心慌,胸闷,气促等不适反应,送入社区医院救治。查体:体温37.6℃,呼吸32次/分,脉搏160次/分,血压160/80mmHg。心电图示室颤波形。查体后,患者突然脸色苍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现象,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相应抢救措施。

    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按压频率至少为( )。

    A. 80次/分
    B. 90次/分
    C. 100次/分
    D. 110次/分
    E. 120次/分

    答案:C
    解析: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