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更多“《工程力学》通常被专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能针对具体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小学生发展知识 学科知识 教育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 第2题:

    “数列”是高中数学必修5的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1)请设计一道能用等比数列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求解;(20分)
    (要求:给出问题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写出解答过程、讨论和反思。)
    (2)根据上面的问题情境设计一道开放题或探索题。(10分)


    答案:
    解析:
    (1)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l+2+22+23+……+263。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颀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 在这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虞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目囊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②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接着问:1+2+22+23+……+263是什么数列 有何特征 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情预设:探讨1:设S64=1+2+22+23+……+263记(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 (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2S64=2+22+23+.....263+264,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面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S64=264-1.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
    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单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③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l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④教学反思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2)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设等比数列{an},首项为a1,公比为q,如何求前项和Sn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 第3题:

    针对工程特点、依据(),设定工程硬件安装质量控制点,包括隐蔽工程(具体质量控制点可以参照各专业的质量控制点设置要求)。

    • A、监理规划
    • B、监理细则
    • C、相关施工验收规范
    • D、设计(要求)规范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会计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原则是指()。

    • A、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
    • B、针对国家的宏观要求进行设计
    • C、针对决策者的要求进行设计
    • D、针对国家的监管要求进行设计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控制对数学模型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目的: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2)要求:
    总的原则
    一是尽量简单,
    二是正确可靠。
    阶次一般不高于三阶,大量采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和二阶模型,最常用的是带纯滞后的一阶形式。

  • 第6题:

    根据国铁工程监〔2017〕27号《铁路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管理办法》关于专家入库的规定,下列属于评标专家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熟悉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规定
    • B、熟悉主评专业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发展状况,了解兼评专业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发展状况
    • C、从事铁路建设工程专业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
    • D、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适应电子评标需要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工程力学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

    • A、工程
    • B、专业
    • C、应用
    • D、技术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科学计算的计算过程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实现三个阶段。

    • A、建立求解的理论基础
    • B、建立求解的计算环境
    • C、运用求解的科学方法
    • D、建立求解的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动态数学模型求解的实时性要求是什么?常用哪些方法提高实时性?

    正确答案: 动态数学模型运行特点是按选定的积分时间步长,每跨进一个步长,需将全部数据模型求解一遍,一直运行到收到停止命令。经验证明:积分步长选1s可以达到实时要求。提高模型实时性常用的方法有:
    (1)通过预先试算找出规律,尽量避开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计算;
    (2)使用回归或者辨识的方法获取简化降阶模型;
    (3)使用欧拉法求解高阶微分方程;
    (4)偏微分方程简化为常微分方程;
    (5)采用稳态加动态补偿方法获取动态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并对模型求解

    正确答案: 数学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科学计算的计算过程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实现三个阶段。
    A

    建立求解的理论基础

    B

    建立求解的计算环境

    C

    运用求解的科学方法

    D

    建立求解的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在通识性知识领域做到“了解()教育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 中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要求,并应结合工程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 )。

    A.可操作性
    B.指导性
    C.可实施性
    D.针对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监理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中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监理工作编制的操作性文件。

  • 第14题:

    为什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 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正确答案: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 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因此,认证标准专门设置了“持续改进”指标项,其中包括了传统的校内评价机制和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外部评价机制。其中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反映的已受教育对象、是用户和社会对工程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是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而这部分内客,也是我国高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制度方面的弱项和短板。因此,认证标准特别强调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并反馈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 第15题:

    要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要求配网调度扁平化管理,减少信息传递与执行环节;要求配网调度专业化管理,并高效运作;要求建立配网调度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对配网运行状况的有效监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是指围绕课程所教学的内容,老师要求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所写的论文。

    • A、毕业论文
    • B、专业论文
    • C、课程论文
    • D、学期论文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 A、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 B、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 C、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并对模型求解


    正确答案:数学模型

  • 第19题:

    根据工程力学的要求,对变形固体作了三种假设,其内容是:()、()、()


    正确答案:各项同性假设;小变形量假设;均匀连续性假设

  • 第20题:

    关于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学模型是问题求解的逻辑模型,与时间变量无关
    • B、每一个问题都能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 C、同一问题只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 D、数学建模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数学模型是问题求解的逻辑模型,与时间变量无关

    B

    每一个问题都能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C

    同一问题只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D

    数学建模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是指围绕课程所教学的内容,老师要求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所写的论文。
    A

    毕业论文

    B

    专业论文

    C

    课程论文

    D

    学期论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控制对数学模型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目的: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2)要求:
    总的原则
    一是尽量简单,
    二是正确可靠。
    阶次一般不高于三阶,大量采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和二阶模型,最常用的是带纯滞后的一阶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在通识性知识领域做到“具有相应的艺术()知识”。

    正确答案: 欣赏、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