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教师播放行进间运球的相关视频,设计这一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些()A.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式的评价、纠正学习B.激发学生展示自我,帮助伙伴改进动作的积极性C.促进学生主动地自我练习,完善动作D.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题目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教师播放行进间运球的相关视频,设计这一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些()

A.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式的评价、纠正学习

B.激发学生展示自我,帮助伙伴改进动作的积极性

C.促进学生主动地自我练习,完善动作

D.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考题

1.初中体育《单手肩上传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比一比谁能行进间投篮投的准?好,刚才老师看到了有同学能投进但是姿势不好,有同学偏离很多,那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动作,帮助大家掌握好这个投篮动作。 2.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篮球运球绕圈跑 方法:每人一球,绕篮球场边线运球跑,在运球过程中注意运球时控制球的落点,沿边线进行跑动。 2.篮球操:腰间绕球,膝下绕球,全身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复习单手肩上传球 (1)示范(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相结合) (2)讲解 动作要领:持球时(以右手传球为例),左脚向传球方向迈出半步,右手持球,同时将球引到右肩上方,肘部外展,上臂与地面近似平行,手腕后仰。左肩对着传球方向,重心落在右脚上,右脚蹬地,转体,右前臂迅速向前挥摆,手腕前屈,通过食指、中指拨球将球传出。球出手后,右脚随着身体重心前移而向前迈出半步,保持基本站立姿势。 组织教学:教师示范并讲解单手肩上传球技术,带领学生复习。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老师在投篮过程中最后三步步伐是怎样的,球是如何旋转的? 学生回答: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第三步向上跳起,球向前旋转。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2.讲解 动作要点:跨步接球连贯,充分向前上方起跳,单手托球稳定,屈腕拨球柔和,球前旋投出。 3.练习 (1)原地单手持球反复“挑球”练习。反复做将球上举—提肘—手指上挑球—单手接球练习。 (2)完整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放慢速度,动作规范。 纠错:三步比例不协调,跳起与举球动作不连贯,反复做无球模仿练习。 (3)结合运球突破进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练习。 (4)接球急停突破运球单手低手上篮练习。 4.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教学比赛—运球突破后运球上篮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一个球,一个篮筐,学生排队依次进行运球突破后运球上篮,投中算成功,未投中重新进行,比赛哪一组完成的最快。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3.高中体育《篮球与排球》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进行了学习,现在你们尝试加大难度使用行进间运球低手上篮,同学们在投篮过程中思考影响到投篮命中率原因是什么?你们希望学习提高命中率的技巧吗?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 2.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篮球运球绕圈跑 方法:每人一球,绕篮球场边线运球跑,在运球过程中注意运球的控制球的落点,沿边线进行跑动。 2.篮球操:腰间绕球,膝下绕球,全身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刚刚老师上篮的时候,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行进间上篮有什么区别?运球和上篮是怎样衔接的? 学生回答:加了运球环节;右手为例,当球从地面反弹时,跨右脚拿球左脚上步起跳。 组织教学:八字队形站位 2.讲解 动作要点:(以右手投篮为例)运球后右脚跨步拿球,左脚迈步蹬地充分向前上方跳起,右手托球伴随惯性向前上方伸展,腕指上挑,使球前旋入篮。 3.练习 (1)原地单手托举球练习。反复做将球上举—提肘—手指上挑球—单手接球练习。 (2)原地单手抛球入篮练习。篮下托球—伸臂—抛球练习。 (3)运球1~2次中慢速的行进间运球投篮练习。 纠错:跑动速度与举球的衔接不连贯,投球时出手距离不够,未到最高点出手。 (4)快速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练习。 4.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教学比赛—篮球三对三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成3人为一组,进行篮球三对三实战对抗,强调多运用今天所学的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得分。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球的旋转方向? 2.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的动作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4.初中体育《单手肩上传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1月6日 上午 海南海口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单手肩上传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2.内容:3.基本要求: (1)展示单手肩上传球; (2)设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过程; (3)教学中包括新授课和复习课; (4)试讲10分钟。 答辩题目1.谈谈你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2.篮球低手投篮球的旋转方向?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比一比谁能行进间投篮投的准?好,刚才老师看到了有同学能投进但是姿势不好,有同学偏离很多,那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动作,帮助大家掌握好这个投篮动作。 2.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篮球运球绕圈跑 方法:每人一球,绕篮球场边线运球跑,在运球过程中注意运球时控制球的落点,沿边线进行跑动。 2.篮球操:腰间绕球,膝下绕球,全身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复习单手肩上传球 组织教学:教师示范并讲解单手肩上传球技术,带领学生复习。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老师在投篮过程中最后三步步伐是怎样的,球是如何旋转的? 学生回答: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第三步向上跳起,球向前旋转。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2.讲解 动作要点:跨步接球连贯,充分向前上方起跳,单手托球稳定,屈腕拨球柔和,球前旋投出。 3.练习 (1)原地单手持球反复“挑球”练习。反复做将球上举—提肘—手指上挑球—单手接球练习。 (2)完整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放慢速度,动作规范。 纠错:三步比例不协调,跳起与举球动作不连贯。 (3)结合运球突破进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练习。 (4)接球急停突破运球单手低手上篮练习。 4.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教学比赛—运球突破后运球上篮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一个球,一个篮筐,学生排队依次进行运球突破后运球上篮,投中算成功,未投中重新进行,比赛哪一组完成的最快。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你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2.篮球低手投篮球的旋转方向?

更多“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教师播放行进间运球的相关视频,设计这一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课标倡导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下列关于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阐述,不恰当的是( )。

    A.展示课文相关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B.播放课文录音是为了掩盖教师朗读的缺陷
    C.多媒体设备要注意使用恰当,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设备
    D.播放相关的影视视频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答案:B
    解析:
    B选项,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正确的生字词的读音,掌握文章大意,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情感,不是为了掩盖教师的朗读缺陷,综上,B选项正确。

    A、C、D选项,说法正确,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 第2题:

    案例:
    某校初二(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教学内容为篮球球性练习,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增强球感。
    (2)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2)教师讲解并示范双手抛接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球在两腿之间绕“8”和运球的动作要点及重点。
    (3)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双手抛接球练习、单手抛接球练习、抛球击掌练习各10次左右;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4队同时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队获胜。
    问题:
    (1)分析该案例采用了什么设计思路。
    (2)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本案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将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并利用运球比赛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熟识度与兴趣,提高相关技能水平。
    (2)优点:①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授的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初中生学习的规律,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不是过于困难,便会更加自信,学习也会更加努力。
    ②利用比赛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
    缺点: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描述,目标(2)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
    ②在剧烈运动之前,教师没有按照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使得学生的身体情况未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出现损伤事故。
    ③当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并没有进行总结和点评,教学实施结构不完整。

  • 第3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2)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够流畅、准确的做出正确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赛、练习等方法,提高控球的能力以及速度、协调、灵敏、灵活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敢、果断、顽强的团队精神,并形成尊重对手、用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3)
    ①原地运球 设计理由:教学前多做提高控球、运球能力的练习,不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运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②行进间运球 设计理由:由原地运球强化巩固学生运球手法,在行进间运球练习中,先进行直线运球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两种运球技术的不同点,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③行进间曲线运球接力 设计理由:设计游戏可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对抗性,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且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和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提高实战运用能力。

  • 第4题:

    某校初三(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前进传球,新授课。
    教学步骤: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2)讲解双手正面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及重点。
    (3)学生练习: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四队一起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者获胜。
    (5)小结,下课,收器材。
    问题:
    (1)该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该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完整?为什么?请简单说明。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此题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看环节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阶段要求等等。

  • 第5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1) 教学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2)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85%的学生能够流畅、准确的做出正确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赛、练习等方法,提高控球的能力以及速度、协调、灵敏、灵活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敢、果断、顽强的团队精神,并形成尊重对手、 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3)①原地运球
    设计理由:教学前多做提高控球、运球能力的练习,不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运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②行进间运球
    设计理由:由原地运球强化巩固学生运球手法,在行进间运球练习中,先进行直线运球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两种运球技术的不同点,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③行进间曲线运球接力
    设计理由:设计游戏可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对抗性,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且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和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提高实战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