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结合个体发展理论论述如何看待个体的发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个体发展的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B个体发展从一般到特殊

    C个体发展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

    D个体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


    B

  • 第2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冲突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你将如何看待你在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上的作用?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反之是一种不成功的解决。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岁 发展危机 发展任务 婴儿期 0~1.5 信任对不信任 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 1.5~3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 3~6 主动性对罪疚感 获得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 6~12 勤奋感对自卑感 获得勤奋感,克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春期 12~18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 18~25 亲密感对孤独感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 25~65 繁殖对停滞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 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 第3题:

    你如何看待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①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②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三部分,即伊底、自我、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对开创心理动力学,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视意识、轻视或无视无意识的倾向是个重大的贡献。 ③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必多,把性的作用强调到如此不恰当的程度,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学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④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 第4题:

    如何看待个体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方面。 2.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 3.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

  • 第5题:

    论述题:试结合教育理论和幼儿园教育实际阐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