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题目

简述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除上述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也都是非常有效的。

  • 第2题:

    简述学生品德不良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行动盲目;
    (2)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
    (3)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
    (4)不良的行为习惯。
    客观原因:
    (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2)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3)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缺点。

  • 第3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心理发展不平衡。
    (2)道德发展不成熟。

  • 第4题: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学生易产生异常的情感;(3)自我意志薄弱;(4)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 第5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3)学校工作中的某些弊端和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