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态度的形成。

题目

简述态度的形成。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态度的形成。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正确答案:
    3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是: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 第2题:

    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需经历的过程。


    答案:
    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都须经历以下过程:
    (1)遵从。遵从包含两种情况: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而做出的行为。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遵从态度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是靠外在压力推动而产生的,而不是依靠内在的需要而驱动。个体的行为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遵从可以得到安全,不遵从则会受到惩罚。行为的发生依赖于压力情境,一旦这种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的认识与体验,但其意图在于与榜样一致,成为值得仰慕的人。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个体是根据信奉做出反应的:把一种价值结合进自己的体系,并组织这个体系,形成一种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复合体。这一阶段也可称为社会规范学习的信奉阶段。

  • 第3题:

    简述态度形成的三要素,并解释三者的关系。


    态度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断然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1)认知是态度的基础,因为认知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情感从而影响主体的行为意向,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评价。 (2)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因为它们是促成行为产生意向的关键。而评价与情感也有不同,一定的评价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情感反应,因为情感反应很复杂,它跟人的价值观、人所处的情境等因素相关。 (3)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它直接源于主体的情感反应。但有时候一定的情感反应也并不一定就能形成相应的行为意向,因为人的行为取向也要受到所处的具体情景的影响。一般来说,态度的四个构成要素具有内在联系,通常是协调一致的,否则态度就不能成为一种稳定的有规律的现象为人们所研究。

  • 第4题:

    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依从——从众、服从、顺从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 第5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提出“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的评价。简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的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哪些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答案:
    解析:
    建议评价时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是否具有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2)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是否初步具有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收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即在评价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调查手段,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