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1)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题目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1)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考题
更多“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强调的“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作业
    B.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C.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D.素质教育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E.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同步发展,不要“尖子生”


    答案:A,B,C,D,E
    解析:
    A、B、C、D、E五个选项的表述都属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是对素 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 第2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正确答案: 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要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要不断学生,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 第3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月9日的调查 ……对以上调查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案例中的调查结果令人感到悲哀和痛心。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严格教师的职业专业化,需要在念,而普遍存在着体罚、讽刺、挖苦学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中小学学生主体意识和观念薄弱,对各种体罚、讽刺、挖苦现象比较麻木,甚至逆来顺受,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以法争取保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正确答案:这种认识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 第5题:

    下列误区中,属于“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的是()。

    • A、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 B、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 C、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 D、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认为这些观点合理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颇,素质是对人的心理、学识、道德、审美、生活态度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质量或品质的总称。所以,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各类活动的叠加。
    在素质教育中要关注到孩子的特长,长善救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开拓学习的领域以及加强学习兴趣,但这些只是素质教育的其中一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和出发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 第7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素质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

    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

    B

    素质教育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

    C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质量

    D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取消考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正确答案: 这种认识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为了能让孩子获得进入优质初中就读的“敲门砖”,家长们不惜投入大把财力和时间,送孩子上各种校外培优班、特长班,以求能获得更多含金量高的证书。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以下关于上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家长重视利用课外资源,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B

    家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自由充分发展

    C

    家长重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D

    家长没有真正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其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得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地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还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它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指的是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而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入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

    培养精英

    B

    提高国民素质

    C

    发展特长

    D

    提高个人素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答案:B
    解析: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第14题: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2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些认识,素质教育应如何实施?


    正确答案: 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 第15题:

    提倡素质教育鼓励设置选修课、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但课堂教育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培养精英
    • B、提高国民素质
    • C、发展特长
    • D、提高个人素质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和兴趣的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问答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或多上文体课,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实践中的偏颇。请您谈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分析上述观点。

    正确答案: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应避免出现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是时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看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理解。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2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些认识,素质教育应如何实施?

    正确答案: 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认为这些观点合理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颇,素质是对人的心理、学识、道德、审美、生活态度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质量或品质的总称。所以,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各类活动的叠加。
    在素质教育中要关注到孩子的特长,长善救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开拓学习的领域以及加强学习兴趣,但这些只是素质教育的其中一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和出发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月9日的调查 ……对以上调查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案例中的调查结果令人感到悲哀和痛心。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严格教师的职业专业化,需要在念,而普遍存在着体罚、讽刺、挖苦学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中小学学生主体意识和观念薄弱,对各种体罚、讽刺、挖苦现象比较麻木,甚至逆来顺受,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以法争取保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提倡素质教育鼓励设置选修课、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但课堂教育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 第23题:

    问答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正确答案: 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要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要不断学生,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