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B.独立性的出现C.坚持性的出现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B

  • 第2题:

    5、从呱呱坠地到生后2、3岁,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是独立性的出现。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人格的发展经历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为其特征。一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大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而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情绪障碍。在这八个阶段里,其中前三个阶段正好是针对0-6岁的婴幼儿提出的,(1)信任对不信任(0-1.5岁):该阶段如果母亲或养育者给予婴儿足够的爱抚和照料,婴儿将产生信任感;反之,如果母亲或养育者的爱抚和照料缺乏、或有缺陷、反复无常,婴儿将会产生不信任感。(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1.5-3岁):该阶段如果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那他/她就会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产生信心;如果父母训练过严或采用粗暴的方式,就会抑制孩子的自主性,这些孩子很容易形成羞怯、胆小或疑虑的特点。(3)主动性对内疚(3-6岁):该阶段如果父母能耐心的解答儿童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么儿童就会形成积极进取、具有创新精神的品质,如果父母嘲笑、打击儿童的好奇心或对他们的疑问不给予正面的回答,他们就容易产生罪疚感、无价值感。对于大多数残障儿童来说,往往生理上的残疾会令其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和要求与正常儿童有所区别,要么是照顾过度,要么是厌恶、置之不理。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会影响残障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很容易形成一些消极的品质,如自卑、退缩、无价值感等。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困扰残障人士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生理残障,而且还有其内在消极的个性。因此,在早期干预中,不仅仅是对残障儿童生理上的矫治训练,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精神上的力量。在这方面,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恰好为特殊儿童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 第3题:

    生后2~3岁,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是独立性的出现。


    C

  • 第4题: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B

  • 第5题:

    从呱呱坠地到生后2、3岁,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是独立性的出现。


    早期沟通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