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或教学片段,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题目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或教学片段,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该生的错误是把露出液体的体积错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带入公式计算。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更多“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 (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或教学片段,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指出这道作业题检测、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答案:
    解析:
    (1)考查了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2)正确解答过程:

    生:使物体升高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即Gh。
    师:那么总功呢
    生:总功是绳子自由端拉力,所做的功。
    师:没错,那么现在要计算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我们就需要知道绳子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这里我们用的是一个动滑轮,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
    生:省力费距离。
    师:非常好,所以当物体在斜面上移动2 ITl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距离S’=4 m,因此。我们在计算有用功的时候,拉力F对应的位移应该是4 m而不是2 in。这正是这道题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

  • 第2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答案:
    解析:

    (2)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的启发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①如果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那么它会做什么类型的运动呢
    ②平抛运动中。物体的末速度方向可能与竖直速度方向相同吗
    ③那么本题中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上的速度最后变成零了是为什么呢
    经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顺理成章地意识到粒子除了受到电场力外还会受到重力作用,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 第3题:

    下面是某同学对一道作业题的解答过程:

    解:设电源电动势为E,当S处于0状态时,电源处于开路状态,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E=72 V。

    问题:
    (1)指出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答案:
    解析:
    (1)学生错误之处在于计算I2时没有考虑电流表的内阻;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分析电路时存在惯性思维,想当然地认为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对电路图、题干的已知条件缺乏正确的分析,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分析不严谨。 正确的解法:

    (2)教学思路
    教师:同学们,在大家做题的过程中我看了几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道题,这道题是典型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当我们在研究这类题型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会把电流表和电压表当作理想电表,但是大家再看一下这道题的题干,能不能把题中的电表当作理想电表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老师,这道题没有说电流表是理想电表,只说了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
    教师:嗯,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都犯了一个相同错误的原因。好多同学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当作理想电表,认为题干没有说明就默认为理想电表,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时刻有“需不需要考虑电表内阻”的意识。其实这道题是要考虑电流表的内阻的,大家分析下是为什么

    其数值为10 n。我们刚才都忽略了这点,所以我也感觉很奇怪为什么题干还有已知条件没用上。
    教师:嗯.分析得很对.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电流表是需要考虑内阻的。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明白了!
    教师:现在我们把题中电流表内阻这个陷阱解决后,后面就不难解决了。接下来大家继续求解这道题,要细心。

  • 第4题:

    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4 分)
    (2) 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 分)
    (3) 针对该同学的作业, 设计教学片段帮助他解决该问题。


    答案:
    解析:
    (1)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开普勒第二定律。.

    (3)教学片段:
    师:因为卫星做椭圆运动,所以万有引力的作用是什么?
    生: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椭圆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师:所以不能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进行求解。那么椭圆运动遵循哪个规律呢?生:开普勒第二定律,是指同一卫星在相同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师:那么怎样求在极短的?t时间内卫星扫过的面积呢?

  • 第5题:

    案例:某教师在对基本初等函数进行教学时,给学生出了如下一道练习题:
    问题:
    (1)指出该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6分)
    (2)给出你的正确解答;(7分)
    (3)指出你在解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7分)


    答案:
    解析:

  • 第6题:

    案例:某教师在进行二次根式教学时,给学生出了如下一道练习题: 已知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分别为,α,β 某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问题: (1)指出该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 (2)给出你的正确解答; (3)指出你解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答案:
    解析:
    (1)错解分析
    (2).
    (3)解题所运用的是化归思想。

  • 第7题: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该同学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原因。(6分)(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题目:两只电阻,一个标有“10欧,1A”另一个标有“15 欧,0.6 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入最大电压是多少?解: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通过第一个的最大电压为:U1=I1R1=10 V通过第二个的最大电压为:U2=I2R2=9 V所以整个电路通过的最大电压是:U=UI+U2=19 V。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给出正确的解法。(6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考试题目的解答。    题目:小明提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走了10m,然后沿着长5m、高3m的楼梯走上二楼,在此过程中,小明对物体一共做了多少功,    解:设该力对物体做功为W.    W=F·s=G·s=50 Nx(10+5)=750 J    答:该力对物体做功为750 J。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    (2)指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给出正确解法。(6分)(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学生对一考试题目的解答。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请指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6分)(3)请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案例:某位同学对一道题的解答如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平均速度v=号(20m/s+10m/s)=15m/s。问题:(1)指出此道题检测了学生的哪些知识点。(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法。(6分)(3)针对学生的错误给出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是:库仑定律及场强的矢量叠加。 (2)正确解答:设CD=r,则AD=BD=r。

    (3)教学思路:
    首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库仑定律的公式及适用条件。提出问题,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某一点的方向性;深人引导,多个点电荷在某一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应该如果求解。根据前边学过矢量合成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多个点电荷产生的合电场强度进行矢量合成求解。然后拿出原题,分析该同学错误的原因,让大家给出正确答案。最后根据本题,进行变式,进一步巩固库仑定律的应用及多个点电荷产生的合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计算。

  • 第14题:

    下面方框内所示是某学生对一道作业题的解答:


    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答案:
    解析:
    (1)错误之处:该生主要是把拉力所做的总功计算错误,拉力的大小是F,当重物G上升高度h时,力F方向上运动了2h。错误原因:对绳子移动距离的理解有误。正确解法如下.?
    (2)①可以一边指导学生自己思考一边让他们重点考虑重物上升h时.人得往回拉2h长度的绳子而不是3h,所以W总=2Fh;②然后让学生思考重物G上升了,所以W有=Gh;③再根据w有/W总=80%,从而算出F=300 N;
    ④做相关总结,指导学生以后在处理滑轮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力F的大小和在力,方向上运动的距离.再结合有用功和总功解决问题,另举其他类似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

  • 第15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解:(1)拉力所做的功W=F1s=100 Nx2 m=200 J
    拉力的功率



    (2)当工人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时有



    问题:(1)指出该学生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并解答该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该生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掌握绳子移动的距离和重物上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计算拉力问题时,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作用,只考虑了重物的重力作用。可能出错的原因是对动滑轮和定滑轮作用原理没有搞清楚,有些地方只是记住了定理,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教师:第一问让我们求拉力的功率,我们可以直接用功率的公式来计算,那么我们要求出拉力所做的功.怎么求呢
    生:求出拉力作用的距离,用W=Fs就可以求出。
    师:很好,我们只知道重物上升的距离,和拉力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滑轮组,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是几段
    生:3段。
    师: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多少倍
    生:3倍。
    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拉力移动的距离应该是6米。第二个问题在滑轮组中拉力和物重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吊起动滑轮的段数有几段,拉力的大小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师:那么物重包括动滑轮的重力吗
    生:当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时,不用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师:这道题中没有说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所以我们在计算拉力时要考虑动滑轮重力。首先就要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大小。
    生:嗯,利用已知条件就可以求出动滑轮重力了。

  • 第16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
    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答案:
    解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题干中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并正确求出小球在B点的速度,但是忽了小球是做圆周运动,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另外应该标明,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确解法为:



    (2)针对此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圆周运动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力做功情况,教师可适当进行语言上的鼓励。教师可从分析物体受力、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分析整个过程中的功能转换等角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 第17题:

    案例:某教师在进行幂函数教学时,给学生出了如下一道练习题:
    已知(a+1)-2<(1-2a)-2,求a的取值范围。
    某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
    问题:(1)指出该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8分)
    (2)给出你的正确解答(限用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解答);(8分)
    (3)指出你解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4分)


    答案:
    解析:
    (1)忽了偶次方,把问题复杂化导致分类不全面。

  • 第18题: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 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问题:
    (1) 请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 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10 分)
    (2) 针对该生在解题中的错误, 教师呈现如下两个例题, 并板书了解答过程

    请分析例题 1、 例题 2 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答案:
    解析:

    出现这样的错误,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没能将正数、负数和相反数这些概念联系起来。②学生对于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比如数学符号“-”,除了当作减号进行运算外,还可以当作负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③学生对于负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掌握不扎实。④教师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预设不足,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没有进行更加细致和通俗的讲解。
    (2)例1是有理数的减法。第一步是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第二步是同号有理数加法,取相同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加。
    例2是有理数的减法。第一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第二步是两个异号的绝对值不相等的有理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
    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第19题: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一白炽灯标有"PZ 220-100"字样,现因电网电压降低百分之十,求该灯的实际功率(假设灯丝电阻不变)。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给出练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下面是一道关于功的习题及解答如下.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汉在男子5 kg级铅球项目中以14 m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若他掷铅球时用力是500 N,则小汉在掷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A 700 J    B 7 000 J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根据功的定义W=Fs,小汉在掷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所做的功W:500 Nx14 m=7 000 J。所以答案为B选项.(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该题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6分)(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质量为7.9 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铁块放置在面积为0.5 平方米水平桌面上.它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       解:p=mg/S=(7.9 kgxlo N/kg)/0.5 ㎡-158 Pa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给出正确解法。(6分)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两只电阻,一个标有“10Ω,lA”另一个标有“15Ω,0.6 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入最大电压是多少?    解: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通过第一个的最大电压为:U1=I1R1=10 V    通过第二个的最大电压为:U2-I2R2=9 V    所以整个电路通过的最大电压是:    U=U1+U2=19 V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给出正确的解法。(6分)(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某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前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5m/s,后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全程用了13.3 s,那么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解:设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v。    v=(6.5+8)/2=7.25m/s    答: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7.25 m/s。    问题:    (l)简连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给出练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