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page] (二)新课展开 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 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 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

题目
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page]
(二)新课展开
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
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
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辅助学生理解。
(1)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和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噬菌体的繁殖依靠大肠杆菌,后代中的原料都来自于寄主大肠杆菌所以要想标记噬菌体我们必须要标记大肠杆菌,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2)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提问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将遗传物质DNA注射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在离心后DNA随着细菌沉在下方,蛋白质外壳因为质量轻而在上清液中。)
(3)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2.作业:结合两个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物质的特点包括哪些?
2.请问这节课你是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


相似考题
更多“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证明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有()

    • A、Griffith等的转化实验
    • B、噬菌体侵染实验
    • C、植物病毒构建实验
    • D、Newcome涂布实验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正确答案:同位素标记

  • 第4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和酶来自()。


    正确答案:细菌

  • 第5题:

    美国科学家赫歇和切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明确的证明了()。


    正确答案: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携带着噬菌体的遗传信息

  • 第6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遗传物质的发现”这节课的具体要求是“学会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组分单独侵染烟草的实验”。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组分单独侵染烟草的实验。某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首先给学生看了一段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动画资料。请依据这一环节,为这位老师给学生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1)噬菌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怎样才能观察到?侵染后细菌里有什么?子代的蛋白质和DNA是怎样形成的?(2)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能直接看到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追踪蛋白质和DNA的踪迹?(3)用什么同位素可以标记蛋白质或DNA?能同时标记吗?(4)噬菌体必须用细胞培养,那如何用选定的元素标记噬菌体呢?(5)利用前面的方法,你能不能让外壳和菌体分开?会分层吗?如何对照说明结论?(6)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 第7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C、RNA是遗传物质
    • D、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侵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亲代噬菌体把各种性状传递给子代噬菌体是通过()
    A

    细菌DNA

    B

    噬菌体DNA

    C

    细菌的蛋白质

    D

    噬菌体蛋白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能侵染细菌的病毒是()。
    A

    噬菌体

    B

    朊病毒

    C

    拟病毒

    D

    类病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由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可知,决定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特性的是()
    A

    碱性核蛋白

    B

    酸性核蛋白

    C

    RNA

    D

    DN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λ温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能以哪两种状态存在?

    正确答案: λ噬菌体也由一个直径约55nm的正20面体头部和一条长约150nm、粗约12nm的尾部构成。头部含有一条线状的DNA分子,长度约只有T偶数噬菌体的四分之一(约48KB.。包裹在头部外壳蛋白的这条DNA是通过尾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λ噬菌体侵染非溶源性细菌时,能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自主的,即营养体状态。处在这种状态时,λDNA不依赖寄主DNA而自行繁殖;另一种是整合的,即原噬菌体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λDNA成为寄主DNA的一部分,并与其同步繁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什么物质注入到细菌体内?


    正确答案: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噬菌体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

  • 第14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
    • C、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 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RNA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和35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简述λ温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能以哪两种状态存在?


    正确答案: λ噬菌体也由一个直径约55nm的正20面体头部和一条长约150nm、粗约12nm的尾部构成。头部含有一条线状的DNA分子,长度约只有T偶数噬菌体的四分之一(约48KB.。包裹在头部外壳蛋白的这条DNA是通过尾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λ噬菌体侵染非溶源性细菌时,能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自主的,即营养体状态。处在这种状态时,λDNA不依赖寄主DNA而自行繁殖;另一种是整合的,即原噬菌体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λDNA成为寄主DNA的一部分,并与其同步繁殖。

  • 第17题:

    由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可知,决定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特性的是()

    • A、碱性核蛋白
    • B、酸性核蛋白
    • C、RNA
    • D、DNA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亲代噬菌体把各种性状传递给子代噬菌体是通过()

    • A、细菌DNA
    • B、噬菌体DNA
    • C、细菌的蛋白质
    • D、噬菌体蛋白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


    正确答案: (1)吸附:吸附在特异位点;
    (2)侵入:注入核酸,壳留在外;
    (3)生物合成(复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噬菌体的DNA、蛋白质等成分;
    (4)装配:将核酸、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
    (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释放。

  • 第20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是()。

    • A、核酸
    • B、尾丝
    • C、尾管
    • D、蛋白质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问答题
    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

    正确答案: (1)吸附:吸附在特异位点;
    (2)侵入:注入核酸,壳留在外;
    (3)生物合成(复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噬菌体的DNA、蛋白质等成分;
    (4)装配:将核酸、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
    (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释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噬菌体是侵染()的病毒。
    A

    植物

    B

    细菌

    C

    动物

    D

    动物和植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

    DNA能自我复制

    C

    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D

    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是()。
    A

    核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