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B、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题目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B、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相似考题

2.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page] (二)新课展开 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 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 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辅助学生理解。 (1)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和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噬菌体的繁殖依靠大肠杆菌,后代中的原料都来自于寄主大肠杆菌所以要想标记噬菌体我们必须要标记大肠杆菌,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2)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提问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将遗传物质DNA注射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在离心后DNA随着细菌沉在下方,蛋白质外壳因为质量轻而在上清液中。) (3)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2.作业:结合两个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物质的特点包括哪些? 2.请问这节课你是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

更多“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B、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相关问题
  • 第1题: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问题:

    (1)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若用和为原料,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含的是_____ 。(3分)

    (2)科学家为了确定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用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结果是,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增殖时,可以在细菌内部测试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___, 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_。(6分)

    (3)如果用含有标记的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小鼠肝细胞,在肝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后,在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部位检测到的放射性最高。被标记的有机大分子在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部位也有少量。(6分)


    答案:
    解析:
    (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中的氧。

    (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是将DNA注人细菌体内,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进行DNA的复制,所以在细菌体内检测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32P,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3)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存在。有丝分裂同期,进行DNA的复制,利用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细胞核检测到放射性最高,线粒体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存在。

  • 第2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B

  • 第3题: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B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B

  • 第4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A、32P
    • B、35S
    • C、14C和18O
    • D、32P和35S

    正确答案:D

  • 第5题:

    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为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5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
    • C、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 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RNA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和35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C、RNA是遗传物质
    • D、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标记T2噬菌体时,直接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行吗?


    正确答案:不行。噬菌体在活的细菌细胞中才能繁殖。

  • 第10题: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 A、0个
    • B、2个
    • C、30个
    • D、32个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填空题
    Hershey和Chase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用32P标记了噬菌体的()。从细菌中释放出的被新复制的噬菌体中只检测到了32P标记的(),而没有检测到35S标记的()。证明噬菌体繁殖时()得到复制并且控制了新()的合成。

    正确答案: 蛋白质外壳,DNA,DNA,蛋白质,DNA,蛋白质外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赫歇和切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明确的证明了()。

    正确答案: 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携带着噬菌体的遗传信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答案:A
    解析: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射到细菌菌体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的那两条DNA链存在于某两个子代噬菌体中,而细菌中没有32P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始终只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有32P标记。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以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的,而大肠杆菌被35S标记,因此合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有”S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C,可能有32P。

  • 第14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A32P

    B35S

    C14C和18O

    D32P和35S


    D

  • 第15题:

    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 A、只有32P
    •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 C、少数含15N、35S和32P
    • D、全部不含35S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 B、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正确答案:同位素标记

  • 第19题:

    美国科学家赫歇和切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明确的证明了()。


    正确答案: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携带着噬菌体的遗传信息

  • 第20题:

    为什么可以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用14C、18O或是15N可以吗?


    正确答案:因为T2噬菌体的组成中只有蛋白质和DNA,仅蛋白质分子中含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中。蛋白质和DNA都含C、H、O,所以不能用这些元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 第21题:

    Hershey和Chase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用32P标记了噬菌体的()。从细菌中释放出的被新复制的噬菌体中只检测到了32P标记的(),而没有检测到35S标记的()。证明噬菌体繁殖时()得到复制并且控制了新()的合成。


    正确答案:蛋白质外壳;DNA;DNA;蛋白质;DNA;蛋白质外壳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

    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A

    32P

    B

    35S

    C

    14C和18O

    D

    32P和35S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