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要列举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并对其中两种作详细说明。”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是某高中英语教师教授短文的教学片段:
    (1) The teacher wrote the new vocabulary down and asked students to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2)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usage of those words in Chinese.
    (3) After dealing with the vocabulary, the teacher began to focus on passage reading.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词汇教学有何缺点?(10分)
    (2)针对该教学方法的缺点,对该教师的词汇教学提出建议。(12分)
    (3)列举两种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并简要说明。(8分)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采用了最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①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趣味性,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②孤立分析和讲解语音、单词变化和语法规则,忽视了在语境中教授词汇的意义和用法;③重视语法规则,轻视听说;④大量使用母语,阻碍了英语的积极使用。
    (2)建议:①单词的展示阶段应注意直观性、情景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图片、多媒体、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现词汇。②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解展示层次,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使用单词。教师可运用“听描述、画词汇…‘同义、反义找找看”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巩固和应用词汇。③教师应设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融合的词汇教学活动。④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使用英语.加大学生目的语的输入。
    (3)PPT(Presentation,Practice,Testing)教学模式:
    ①呈现:教师借助实物、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呈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练习:通过匹配、替换、表演、猜测、词汇接龙等练习活动,训练和巩固所学词汇。
    ③测试:设置语境运用所学词汇.或者设计活动了解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程度。
    TBLT(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
    ①呈现:通过呈现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⑦任务:在完成听力、阅读或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单词。
    ③展示作品: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听力、阅读和写作作品。
    ④评价与练习: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是观察新学词汇的使用情况。
    (注:词汇教学模式还有PPA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词、句、文”模式等。)

  • 第2题:

    列举三种常用美术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方法。①讲授法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大幅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效率。如: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明度、纯度和色相。明度是指明暗程度,又称亮度;纯度是色彩的纯粹程度,又称饱和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②提问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如:素描绘画中的常用工具有哪些③所谓演示法,也称“示范教学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明白作画的方法步骤,提高作画水平。如:色彩写生课程中,教师按照绘画步骤进行逐步示范讲解,先勾勒出形体,接着铺设大的色调,最后进行局部调整等。

  • 第3题:

    请你列举两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教学实施类】


    答案:
    解析:
    队形队列是对学生的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方法,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因为队形队列教材的练习太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形队列这一重要教材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我认为以下两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在队列队形练习中运用。
    ①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例如在齐步走时,我先给学生出示国庆五十周年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我就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②游戏竞赛法。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学生的好胜心更强,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的状态下,听到集体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 第4题:

    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两种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堂导入方法的掌握程度。

  • 第5题:

    简要谈谈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2)依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3)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和教学条件进行选择。

  • 第6题:

    请列举出两种以上现代需求分析技术,并简要地说明它们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用例:描绘一个系统外在可见的需求情况,是代表系统中各个项目相关人员(风险承担人)之间就系统的行为所达成的契约。
    用户故事:由客户参与编写,说明他们需要系统为他们做什么,一般用客户的术语编写,其长度约为三句话左右。

  • 第7题:

    列举几种细嫩烘青和细嫩炒青茶的茶名,并简要说明这两类茶的品质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炒青细嫩绿茶的品种甚多,除西湖龙井外,还有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千岛玉叶、雪水云绿、安化松针、等等。它们形状千姿百态,有扁平状、针状、卷曲状、柳眉状等多种多样,冲泡后多数芽叶成朵,清汤绿叶,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是炒青绿茶中的佼佼者。我国烘青细嫩绿茶著名的品种有黄山毛峰,舒城兰花、敬亭绿雪、雁荡云雾、太平猴魁、莲心茶等。这些烘青细嫩绿茶,大多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绿香高,滋味鲜醇,芽叶完整。

  • 第8题:

    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 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
    (1)意识对人所察觉的核心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根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词汇教学的原则(8分),并列举两种词汇巩固的方法(12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列举两种功能性低聚糖,并简要说明其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 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不引起血糖升高;
    ②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癌症;
    ③预防龋齿病
    ④增强免疫力;
    ⑤低聚木糖还能够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与代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正确答案: 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
    (1)意识对人所察觉的核心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根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根据上述材料,设计该文的教学过程,并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文件,排除生字、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节奏,同时,讲解关于“词”这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和毛泽东填这首词时的时代背景及主要经历(备注:这部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己查阅);理解课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立”“看”“怅”“问”“携”“忆”“恰”“记”,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联想,细讲四幅图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用到的对比手法有“红”与“碧”的颜色对比,“击”与“翔”的动作对比。
    可以关键性的动词为例来讲解,也可按四幅图景的顺序来梳理,还可以按上下阙的顺序来串讲。这期间可运用多媒体,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以下是某初中英语教师教授短文的教学片段:
    (1) The teacher wrote the new vocabulary down and asked students to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
    (2)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usage of those words in Chinese.
    (3) After dealing with the vocabulary, the teacher began to focus on passage reading.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词汇教学有何缺点?(10分)
    (2)针对该教学方法的缺点,对该教师的词汇教学提出建议。(12分)
    (3)列举两种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并简要说明。(8分)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采用了最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①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趣味性,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②孤立分析和讲解语音、单词变化和语法规则,忽视了在语境中教授词汇的意义和用法;③重视语法规则,轻视听说;④大量使用母语,阻碍了英语的积极使用。
    (2)建议:①单词的展示阶段应注意直观性、情景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图片、多媒体、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现词汇。②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解展示层次,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使用单词。教师可运用“听描述、画词汇”“同义、反义找找看”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巩固和应用词汇。③教师应设计昕、说、读、写四种技能相融合的词汇教学活动。④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使用英语,加大学生目的语的输入。
    (3)PPT(Presentation,Practice,Testing)教学模式:
    ①呈现:教师借助实物、图片、视频、行为等方式呈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练习:通过匹配、替换、表演、猜测、词汇接龙等练习活动,训练和巩固所学词汇。
    ③测试:设置语境运用所学词汇,或者设计活动了解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程度。
    TBLT(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
    ①呈现:通过呈现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任务:在完成听力、阅读或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单词。
    ③展示作品: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听力、阅读和写作作品。
    ④评价与练习: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是观察新学词汇的使用情况。
    (注:词汇教学模式还有PPA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词、句、文”模式等。)

  • 第14题:

    列举几种美术教学方法,并且说明其作用?【教学实施】


    答案:
    解析:
    教学方法:
    示范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讨论法——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可使学生通过练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进一步提高要求,发展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及创作能力。
    情境法——再现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比较法——对比分析中,更容易的掌握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指导法——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在一种新的角色体验活动中,增加对一些事实、规则或情感、情绪的认识,并以此获得一些相关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和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 第15题:

    函数单调性是刻画函数变化规律的重要概念,也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
    (1)请叙述函数严格单调递增的定义,并结合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说明中学数学课程中函数单调性与哪些内容有关(至少列举出两项内容)?
    (2)请列举至少两种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并分别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
    解析:
    (1)严格递增:定义域中任意x1,x2,若x1>x2,有f(x1)>f(x2),则称函数f(x)在定义域上严格单调递增。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是研究具体函数单调性的依据,在研究函数的值域、定义域、最大值、最小值等性质中有重要应用(内部);在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数列的性质等数学的其他内容的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外部)。
    (2)定义法:定义域中任意x1,x2,若x1>x2,有f(x1)>f(x2)(或f(x1)<f(x2)),则称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或递减)。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比较适应于对定义域内任意两个数x1,x2,当x1>x2,容易得出f(x1)与f(x2)大小关系的函数。在解决问题时,定义法是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思路比较清晰,但是对一些不太容易判断出f(x1)-f(x2)正负的情况,用定义法解析比较麻烦。
    导数法:一般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求出原函数的导数f'(x),若导数f'(x)>0,则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反之则单调递减。导数法适用于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可导且能判断导函数与零的大小关系的情形,针对定义法解决不了的题型,或者用定义法解题相对比较繁琐,用导数法解题可能会比较简单。导数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

  • 第16题:

    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人的两种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人法就是开f-1见山紧扣教学目标要求直接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定向,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基本轮廓。他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条理性强的教学内容。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2)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主要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联接的交点,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人新课。通过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使用这种导入方法,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要精选复习、提问时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逆定理时,可先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再求以线段Ⅱ,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斜边c的长,再提出“以上述三边长为边的三角形是什么样 ”的问题,引出勾股定理逆定理。
    (3)类比导入法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类比联想导入简洁明快,同时能高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与全等三角形性质类比。
    (4)趣味导人法
    趣味导人法就是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典故、数学史、游戏、谜语等传授给学生来导入新课。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趣味导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以创设引人人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
    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可提出问题:“方程3x2-x=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困难,教师给出答案。
    ,请同学们验算。激发同学们兴趣。

  • 第17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10分)
    (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解析:
    (1)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
    本节课的模型是“速度×时间=路程”。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模型有:“三角形面积=1/2低×高”“数量×单价=总价”“a+b=b+a”等。(2)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能力。
    ②通过学生的练习、讨论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复习导入】
    师 :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学生作答)
    12×3250×2715×4060×7035×25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我知道大家的口算掌握得都很好,那我们的笔算掌握得如何呢?下面来做一道题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并请学生上台计算)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回答)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教师请学生讨论、评价、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生鼓掌)看来大家都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知识,为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做好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PPT课件)
    (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全长5000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因数末尾有0。(板书因数末尾有0)
    师: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两个0是怎么得来的?③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60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先不算末尾的0,所以3和6对齐。
    生2:两个0是因数10×10=100得来的。
    生3:个位上的0乘160得0,省略不写更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2)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出发12小时后需要停站休息,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板书:106×12=)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指名汇报算法)
    出示错例:积漏写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思考并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末尾有0不漏算。)
    (3)从乌鲁木齐到郑州全长3079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因数既中间有0,又末尾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师:十位上的3和十位上的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师: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0×3+1=1。
    师: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06等于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个位上的0乘160等于0,省略不写更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增加中间环节“106×12=”,是因为考虑到“106×30=”既是末尾有零,又是中间有零,在学习了末尾有0的“160×30”的基础上先学习“106×12”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再过渡到“106×30”,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学习中再次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树立优化的理念。)


    【巩固练习】
    780×54208×40107×130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设计意图:3道算式包括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类型,直接让学生计算,从前面的“半扶半放”到现在的“完全放手”,培养学生独立计算的能力。)
    ##niutk

  • 第18题:

    列举两种功能性低聚糖,并简要说明其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 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不引起血糖升高;
    ②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癌症;
    ③预防龋齿病
    ④增强免疫力;
    ⑤低聚木糖还能够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与代谢。

  • 第19题:

    请列举四种最主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并对它们作一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文理解释,包括文字解释、语法解释、逻辑解释,所以它又称为语义解释或文义解释。它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用语的字义、文义及语言的通常使用方式和逻辑规律所作的解释。
    2、论理解释,指斟酌法律理由,依一定的标准进行推理论证来确定和阐明法律本义的解释方法。
    3、体系解释,依据法律条文在法律整体中的地位进行解释,即根据法律的编、章、节、款、项之前后关联位置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之关系,阐明法律规范的意义。
    4、效力解释,在解释时依据法律效力位阶之高低,寻找法律内在意义的高级效力依据,换言之,依效力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来解释效力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

  • 第20题:

    列举几种常见的劳动规章制度评估方法,并简要进行介绍。


    正确答案: 在实务中,常见的劳动规章制度评估防范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图标评估法,强制排序怯、对比评估法等;另一类是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经济计量学方法、成本效益法等。
    (1)图标评估祛:图表评估法是在劳动规章制度评估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对象填写表格时情况,把各项得分加总,便得出了图标评估的结果。
    (2)简单排列评估法:采用在执行的劳动规章制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进行从优到劣的排列。
    (3)配对比评估法:配对比评估法是将每个评估对象的每一项特征作为指标,与其他评估对象两两进行比较。
    (4)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从经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将评估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并把这一系列复杂的分体进行层层分解为若干要素,并将遮些要素的支配关系组成逐层递进的层次结构。

  • 第21题:

    问答题
    任务型教学法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请列举说明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述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列举几种常见的劳动规章制度评估方法,并简要进行介绍。

    正确答案: 在实务中,常见的劳动规章制度评估防范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图标评估法,强制排序怯、对比评估法等;另一类是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经济计量学方法、成本效益法等。
    (1)图标评估祛:图表评估法是在劳动规章制度评估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对象填写表格时情况,把各项得分加总,便得出了图标评估的结果。
    (2)简单排列评估法:采用在执行的劳动规章制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进行从优到劣的排列。
    (3)配对比评估法:配对比评估法是将每个评估对象的每一项特征作为指标,与其他评估对象两两进行比较。
    (4)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从经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将评估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并把这一系列复杂的分体进行层层分解为若干要素,并将遮些要素的支配关系组成逐层递进的层次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列举四种最主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并对它们作一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文理解释,包括文字解释、语法解释、逻辑解释,所以它又称为语义解释或文义解释。它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用语的字义、文义及语言的通常使用方式和逻辑规律所作的解释。
    2、论理解释,指斟酌法律理由,依一定的标准进行推理论证来确定和阐明法律本义的解释方法。
    3、体系解释,依据法律条文在法律整体中的地位进行解释,即根据法律的编、章、节、款、项之前后关联位置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之关系,阐明法律规范的意义。
    4、效力解释,在解释时依据法律效力位阶之高低,寻找法律内在意义的高级效力依据,换言之,依效力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来解释效力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