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往盛有5 mL 5 % 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 往盛有5 mL w %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 往盛有5 mL w %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 经检验,②、③ 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 g MnO2和a g Fe2O3。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

题目
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往盛有5 mL 5 % 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 往盛有5 mL w %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 往盛有5 mL w %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 经检验,②、③ 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 g MnO2和a g Fe2O3。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


相似考题
更多“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相关问题
  • 第1题:

    H2的燃烧焓等于。

    A、H2O(l)的生成焓

    B、H2O(g)的生成焓

    C、零

    D、H2O2(g)的生成焓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
    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
    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

    答案:B
    解析:
    B项,是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 第3题: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答案:D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图一中,加入过氧化氢酶,O2产生速率明显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A正确。图二中,bc段的O2生成速率达到最大稳定值。因为反应速率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制约,B、C正确。图三中,酶的活性随pH值增加而增加,到达最适pH后,酶的活性随pH值增加而降低,pH过大或过小,酶可能失活,D错误。

  • 第4题:

    H2O2的分解反应为: H2O2(aq) → H2O(l) + 1/2O2(g),下列表示的瞬时速度中,正确的是()。

    • A、dc(H2O2)/dt
    • B、-dc(H2O)/dt
    • C、-dc(O2)/(2dt)
    • D、dc(O2)/(2dt)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关于“设计实验”要素的学习,其学习目标错误的是()。

    • A、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 B、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和测量
    • C、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
    • D、理解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 B、分类法
    • C、调查法
    • D、实验法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已知:φθ(O2/H2O)=1.23V, φθ(H2O2/H2O)=1.78V,φθ(MnO2/Mn2+)=1.23V, 在常量的溶液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 A、H22O2可以歧化反应
    • B、H2O2可以使H2O氧化
    • C、H2O2可以使Mn2+氧化
    • D、三种说法都是对的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1)实验假设:()。


    正确答案:实验假设: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只写出“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正确。

  • 第9题:

    以下不能催化H2O2生成H2O和O2是()。

    • A、FeCl3中的Fe3+
    • B、FeCl3中的Cl-
    • C、肝脏里的H2O2
    • D、马铃薯块茎中的H2O2
    • E、锈铁钉锈铁器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


    正确答案:没有活的根瘤菌(或没有固氮微生物生活)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观察法

    B

    分类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因为只有一个变量--光,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属于实验法,故选D。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正确答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

  • 第13题:

    某乡镇中学有200名高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初 中均未开设哲学课。现拟对其进行一项题为“诱 思探究法对于哲学课程教学效果影响研究”的真 实验. (1) 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 式)为什么? (2) 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 这样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最好选用“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測 实验设计”,其格式为: R X O1 R O2 理由:200名学生在初中均未学过哲学,无法 进行前测;根据题意只能用真实验设计,而不能 用前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2) 可以采用等组法中的“随机分派”方式, 将200名学生分成品质均等的两个班;以抽签的 方式决定实验班和控制班。 (3) 优点:由于进行了等组化处理,且不存在 前测对后测的影响,同时这种实验能系统操纵自 变量并有效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内在效度较高: 缺点:个别学生有可能自学过课程内容,由 于没有前测,这一情况带来的差异不易发现。

  • 第14题: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是否与植物开花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按球茎大小不同分成两组,再按下表进行操作(其它条件和操作相同):



    实验现象:实验组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其余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请你针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妥操作,分析导致实验结论不可靠的原因。(6分)
    (2)请你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5分)


    答案:
    解析:
    (1)本实验有三处不妥操作,第一处,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水仙球茎大小不同可能影响开花时间,故错误。需要选用大小相同,生理状态也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第二处,对照组水仙球茎不剥去鳞茎,而实验组水仙球茎剥去了鳞茎,因鳞茎内可能含有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这里的操作需要相同。第三处,对照组水仙球茎自然生长,而实验组水仙球茎接种于MS培养基中,MS培养基中也可能含有促进水仙开花的因子,故错误,应该保证相同条件。 (2)实验方法:取大小相等,生理状态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剥去鳞茎后留下花苞,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材料消毒后接种于所含激素不同的MS培养基当中,实验组的MS培养基中加入NAA(0.1mg/L),而对照组为空白的MS培养基。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开花情况。实验现象: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实验组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解析:做该类实验需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所有多余的变量均要统一。花苞作为实验材料随机分组,完整的方案如答案所示。注意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形成单一变量即可。

  • 第15题: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因变量的确立与分解的步骤包括()。

    • A、制定实验目标、聚集研究焦点
    • B、分解实验目标
    • C、对目标要素进行具体描述
    • D、因变量测定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 B、分类法
    • C、实验法
    • D、调查法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已知:φθ(O2/H2O)=1.23V, φθ(H2O2/H2O)=1.78V,φθ(MnO2/Mn2+)=1.23V, 在常量的溶液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

    • A、H2O2可以歧化反应
    • B、H2O2可以使H2O氧化
    • C、H2O2可以使Mn2+氧化
    • D、三种说法都是对的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正确答案:大豆

  • 第20题:

    历经一个半世纪,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而不是CO2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案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然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①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③能否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如对比实验)?
    ④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⑤完成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⑥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⑦能否准确地记录和收集有价值的相关数据?
    ⑧能否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⑨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A

    观察法

    B

    分类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界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是典型的对照实验。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设计实验”要素的学习,其学习目标错误的是()。
    A

    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B

    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和测量

    C

    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

    D

    理解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