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厂房在风荷载作用下可得柱顶的集中荷载设计值W=3.51kN,迎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1=2.4kN/m,背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2=1.5kN/m,A柱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27.02B. 10.54C. 22.50D. 31.07

题目
厂房在风荷载作用下可得柱顶的集中荷载设计值W=3.51kN,迎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1=2.4kN/m,背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2=1.5kN/m,A柱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27.02
B. 10.54
C. 22.50
D. 31.07

相似考题
更多“ 厂房在风荷载作用下可得柱顶的集中荷载设计值W=3.51kN,迎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1=2.4kN/m,背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2=1.5kN/m,A柱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10
    C.350
    D.440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1.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答案:C
    解析:
    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0.7。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30+1.4×0.7×60=160.8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73.4kN·m;
    ③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55.7kN·m;
    取三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173.4kN·m。

  • 第3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645 (B)690 (C)725 (D)965


    答案:B
    解析: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3条,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弯矩效应
    MG=(190+0.5x94)kN*m=237kN*m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6.3条和表5.6.4,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为:
    M组合=(1.2x237+1.3x133)kN*m =457.3kN*m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2.2条,弯矩设计值为M=1.5x457.3kN*m=686.0kN*m

  • 第4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e=0.6):
    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比较上述三种组合的计算结果,可知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5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2.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6):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④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4×0.6×65=210.3kN·m;
    取四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239.2kN·m。

  • 第6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办公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等级一级,安全等级二级。其中五层某框架梁局部平面如图6-1所示。进行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已知,该梁截面A处由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标准值分别为:
    恒荷载:MGk=-500kN·m;
    活荷载:MQk=-100kN·m;
    水平地震作用:MEhk=-260kN·m;
    试问,进行截面A梁顶配筋设计时,起控制作用的梁端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活荷载按等效均布计算,不考虑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折减,重力荷载效应已考虑支座负弯矩调幅,不考虑风荷载组合。

    A.-740
    B.-780
    C.-1000
    D.-1060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楼层设有梁式悬挑阳台,支承墙体厚度240mm,悬挑梁截面尺寸240mm×400mm(宽×高),梁端部集中荷载设计值P=12kN,梁上均布荷载设计值q1=21kN/m,墙体面密度标准值为5.36kN/m2,各层楼面在本层墙上产生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q2=11.2kN/m。试问,该挑梁的最大倾覆弯矩设计值(kN·m)和抗倾覆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梁自重。


    A. 80,160
    B. 80,200
    C. 90,160
    D. 90,200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4.2条第1款规定,当l1不小于2.2hb时(l1为挑梁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hb为挑梁的截面高度),梁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式(7.4.2-1)计算,其结果不应大于0.13l1。由l1=4500>2.2hb=2.2×400=880mm,则按式(7.4.2-1)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为:x0=0.3hb=0.3×400=120mm<0.13l1=0.13×4500=585mm,取x0=120mm。
    倾覆力矩设计值:M0v=12×(2.1+0.12)+21×2.1×(2.1/2+0.12)=78.24kN·m。
    根据式(7.4.3),参照图7.4.3(d),计算得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 第8题:

    杆塔设计荷载是()。

    • A、风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2倍,垂直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4倍
    • B、风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4倍,垂直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4倍
    • C、风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2倍,垂直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2倍
    • D、风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4倍,垂直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2倍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某排架钢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中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为80kN/m,可变荷载只有1个,其标准值为40kN/m,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是0.7,计算梁整体稳定时采用的荷载设计值为()
    A

    164kN/m

    B

    152kN/m

    C

    147.2kN/m

    D

    120kN/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
    A

    130

    B

    102

    C

    96.9

    D

    9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1款式(3.2.3-1)规定,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2×50+1.4×30=102kN·m。
    根据第3.2.3条第1款式(3.2.3-2)规定,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96.9kN·m<102kN·m。
    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MD=102kN·m。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单跨工业厂房排架,有桥式吊车,A柱柱底在几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为:恒载MGk=35KN˙m;风荷载M1k=10KN˙m;吊车竖向荷载Mk3=5KN˙m;吊车水平荷载Mk4=15KN˙m;屋面活荷载Mk2=3KN˙m,求A柱柱底弯矩设计值(只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这里只考虑标准组合。
    1)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根据《规范》规定,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于是有A柱柱底弯矩设计值为
    M=1.35×35+1.4×0.7×(3+5)=55.09KN˙m
    2)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风荷载为第一可变荷载
    M=1.2×35+1.4×1.0+1.4×0.7×(5+15+3)=78.54KN˙m
    (2)吊车水平荷载为第一可变荷载
    M=1.2×35+1.4×15+1.4×0.7×(5+3)+1.4×0.6×10=79.24KN˙m
    (3)吊车竖向荷载为第一可变荷载
    M=1.2×35+1.4×5+1.4×0.7×(15+3)+1.4×0.6×10=75.04KN˙m
    可以看出,应采用吊车水平荷载控制的组合作为弯矩设计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风荷载作用下,作用在排架上的荷载如图14所示,已知作用在每个计算单元上的集中力W=1.4×1.31=1.83kN(设计值)。在A轴线二层楼面处,由风荷载如题5图产生的弯矩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83kN·m
    B、-6、03kN·m
    C、-7、74kN·m
    D、-15、93kN·m

    答案:D
    解析:
    迎风面排架柱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1k=βzμsμzw0×4=1×0.8×0.35×4=1.12kN/m;设计值:q1=1.4×1.12=1.57kN/m;背风排架柱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1k=βzμsμzw0×4=0.7kN/m;设计值:q2=1.4×0.7=0.98kN/m。
    由计算简图可知按照弹性方案计算:
    在柱顶处加不动铰支座,则由均布风荷载引起的反力:

  • 第14题:

    假定,外围护墙无洞口、风荷载沿楼层高度均布,墙下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设计值为0.375kN·m/m,墙的计算高度H0为3m。试问,每延米外围护墙下端的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8
    B.77
    C.66
    D.55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3.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0.9×(1.4×30+1.4×60+1.4×65)=255.3kN·m>210.3kN·m;
    ②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30+1.4×0.7×60+1.4×0.6×65=210.3kN·m;
    取两者中的较大值,故应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239.2kN?m。

  • 第16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框架中,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标准值NDgk=100kN,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qk=60kN,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wk=30kN(见图6-40),由此算得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设计值ND=(  )kN。

    A.229.2
    B.220.8
    C.210.5
    D.200.3

    答案:A
    解析:
    由于风荷载产生的NDwk值远小于屋面活荷载产生的NDqk,故可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计算柱顶D点的轴向压力设计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3.2.4条进行计算,柱顶D点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D=1.2×100+1.4×60+1.4×0.6×30=229.2kN。

  • 第18题:

    厂房在风荷载作用下,每榀屋架下柱顶集中力标准值wk最接近于(  )。

    A. 3.51kN
    B. 2.16kN
    C. 1.35kN
    D. 0.91kN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A.130
    B.102
    C.96.9
    D.9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可得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又根据第3.2.3条规定,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96.9kN·m;
    96.9kN·m<102kN·m,故荷载效应组合由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为102kN·m。

  • 第20题:

    单选题
    设板上承受均布荷载标准值为恒荷载q1=20kN/m2(包括自重),活荷载q2=3kN/m2,则无梁楼板承受的集中反力Fl最接近于(  )kN。
    A

    848.3

    B

    948.3

    C

    996.7

    D

    1032.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效高度为:h0=h-as=200-20=180mm。
    楼板所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q=20×1.2+3×1.4=28.2kN/m2;柱子所受轴力为:N=6×6×28.2=1015.2kN。
    集中反力设计值为:Fl=N-(0.45+2×0.18)2×28.2=996.70kN。

  • 第21题:

    单选题
    在竖向荷载与风荷载共同作用下,排架左列柱柱底截面的最大轴向力设计值Nmax及其相应的M和V的设计值最接近于(  )。
    A

    M=162.4kN·m;Nmax=480kN;V=42.7kN

    B

    M=162.4kN·m;Nmax=400kN;V=46.9kN

    C

    M=196.0kN·m;Nmax=480kN;V=46.9kN

    D

    M=139.2kN·m;Nmax=400kN;V=36.6kN


    正确答案: A
    解析:
    已知在风荷载作用下柱顶刚性横梁的轴向压力为1.5kN(标准值),取左半部分排架为研究对象,对排架左列柱柱底取矩可计算得弯矩值为:
    M=1.4×(1/2)×q1×H2-1.4×1.5×H=162.4kN·m;
    轴力为:N=1.2×P=480kN;
    剪力为:V=1.4(q1×H-1.5)=42.7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2题:

    单选题
    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可得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又根据第3.2.3条规定,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96.9kN·m;
    96.9kN·m<102kN·m,故荷载效应组合由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为102kN·m。

  • 第23题:

    单选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 A应为()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