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条件同题23。其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每层层高均为4m,房屋高度为48.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题39中所述的连梁,假定其有地震作用组合时的剪力设计值为Vb=620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箍筋采用HRB335钢,连梁的截面尺寸及净跨同题39。试问,该连梁的梁端箍筋的计算最小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8
    (B) 1.75
    (C) 2.03
    (D) 2.19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第7.2.23条:

    连梁截面尺寸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7.2.23条的要求。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 — 2002)式(7.2.24-2):

  • 第2题:

    试问,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0
    B.870
    C.1740
    D.1840

    答案:D
    解析: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发生在烟囱的中下部,数值为:FEvkmax=(1+C)кvGE。其中,C为结构材料的弹性恢复系数,对钢筋混凝土烟囱取C=0.7;кv为竖向地震系数,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65%采用,对8度设防烈度取кv=0.13。已知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950+1050+1200 +1450+1630+2050=8330kN,则FEvkmax=(1+0.7)×0.13×8330=1841kN。本题亦可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第2款求解烟囱各节底部各截面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行解答:

    根据条文说明第5.5.5条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发生在距烟囱根部h/3处,因此,FEv2k=1816kN亦接近最大竖向地震作用。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该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Vb(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30
    B、282、7
    C、257、5
    D、272、5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3.假定,作用于每道横向砖抗震墙ZQ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w=400kN。试问,由砖抗震墙引起的与其相连的框架柱附加轴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0
    B、260
    C、400
    D、56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2.9条规定,地震抗震剪力设计值和框架附加轴力设计值有关,由砖抗震墙引起的底层框架柱的附加轴力设计值Nf为:Nf=VwHf/l=400×3.6/5.4=267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5题:

    条件同题15,不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试问,条形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5.0
    C.8.0
    D.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式(5.3.8)计算,基础宽度在1~30m之间,zn=b(2.5-0.4lnb)=2×(2.5-0.4ln2)=4.445m。基础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6题:




    试问,二层挑梁的倾覆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05
    C.110
    D.120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2.假定,在楼层挑梁上部墙内无门洞。试问,楼层挑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kN·m)、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60
    B、72,60
    C、65,63
    D、72,63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11)第7.4.5条规定,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与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可按下式计算:




  • 第8题:




    1.假定,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标准值Vk=800kN。试问,作用于每道横向砖抗震墙ZQ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60
    B.280
    C.260
    D.2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4.1条及7.2.4条进行计算,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为:V=γEh×η×Vk=1.3×1.4×800=1456kN;根据第7.2.4条规定,底层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作用于ZQ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9题:


    试问,B-B剖面处基础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基础自重和其上土重的加权平均重度按20kN/m取用。

    A.770
    B.660
    C.550
    D.500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试问,该墙的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lm长墙体计算。
    A

    1.9;1.9

    B

    1.9;3.8

    C

    3.8;1.9

    D

    3.8;3.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可采用基本组合来确定受力荷载设计值,水平荷载设计值为: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1.2×2.0+1.4×1.0=3.8kN/m2;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时,q=1.35×2.0+0.98=3.68kN/m2;故最不利组合取q=3.8kN/m2
    计算墙体内力,取1m长墙体计算,则弯矩设计值为:M=1/2qh2=1/2×3.8×1.002=1.90kN·m,剪力设计值为:V=qh=3.8×1.0=3.80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1题:

    单选题
    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400

    B

    2040

    C

    1360

    D

    1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规定,多质点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Geq=0.85∑Gi=0.85×2000×5=8500kN;
    根据第5.1.4条规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表5.1.4-1采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1max=0.24;
    根据式(5.2.1-1)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k1Geq=0.24×8500kN=2040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2题:

    单选题
    假定,此段剪力墙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210kN。试问,底部加强部位的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Vw(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40

    B

    290

    C

    250

    D

    2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1.6条表10.1.6可知,设防烈度8度,房屋高度22m,小于24m,则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第10.5.2条第2款规定,二级抗震等级时调整系数为1.4,所以底部加强部位的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为:Vw=1.4V=1.4×210kN=294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3题:

    假定,上部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σ0=0.378MPa,试问,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60
    B.180
    C.120
    D.60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某工程悬臂钢梁AB的计算简图所示,支承端A视为固定支座。钢梁AB采用热轧H型钢H294×200×8×12,对x轴的毛截面模量Wx=756×103mm3。钢材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假定,忽略钢梁自重,钢梁AB自由端B点的悬挂集中荷载设计值F=50kN。



    假定,节点处梁的剪力仅通过腹板的连接焊缝传递,其他条件同题23。试问,腹板角焊缝的应力计算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0
    B. 60
    C. 90
    D. 120

    答案:A
    解析:
    已知,腹板侧面角焊缝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为:V=F=50kN。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式(11.2.2-2),侧面角焊缝的强度为:τf=N/(helw)=50×103/[0.7×6×(2×200)]=29.8N/m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0,因此答案选A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侧面角焊缝的强度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正确计算腹板的连接焊缝所承担的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作用力;
      ②根据《钢标》式(11.2.2-2),计算其侧面角焊缝的强度,应注意计算长度的正确取值。

  • 第15题:




    2.假定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
    B、18
    C、22
    D、2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2.5条规定,底层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各抗侧力构件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确定,则每个框架柱分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6题:

    F1、F2、c和b值同22题。当柱支座宽度的影响忽略不计时,其基础梁支座处最大弯矩设计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7、80kN·m
    B、123、16kN·m
    C、478、86kN·m
    D、399、05kN·m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试问,二层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试问,托梁跨中最大弯矩Mb (kN *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6 (B) 174 (C) 191 (D)370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

    吊车资料见题18表。试问,仅考虑最大轮压作用时,吊车梁C点处竖向弯矩标准值(kN·m)及相应较大剪力标准值(kN,剪力绝对值较大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0,35
    B.430,140
    C.635,60
    D.635,120

    答案:D
    解析:

  • 第20题:




    2.假定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
    B.18
    C.22
    D.2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2.5条规定,底层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各抗侧力构件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确定,则每个框架柱分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1题:

    本工程柱距6m,吊车梁无制动结构,截面如下图所示,采用Q345钢,最大弯矩设计值Mx=960kN*m。试问,梁的整体稳定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




    (A)1.25 (B)1.0 (C)0.85 (D)0.5


    答案:C
    解析:
    (C)根据《钢规》式(B.1-1),

  • 第22题:

    单选题
    F1、F2、c和b值同题(4)。当柱支座宽度的影响略去不计时,其基础梁支座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123.16

    B

    147.80

    C

    399.05

    D

    478.86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F1、F2、c和b值同题(4),故计算得基底净反力为:p=236.47kPa。由c=1800mm>b可知,左支座处弯矩最大,则基础梁支座处的最大弯矩值为:MA=(1/2)×1.25×236.47×1.82=478.85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478.86,因此答案选D项。

  • 第23题:

    单选题
    条件同(5)。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673.95

    B

    591.18

    C

    561.63

    D

    493.0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V=(F1+F2)·l/A,分别计算得各控制点截面的剪力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A点左剪力为:Va=(1206+804)×1.8/6.8=295.6×1.8=532.06kN;A点右剪力为:Va=1206-532.06=673.94kN。
    B点右剪力为:Vb=(1206+804)×1.0/6.8=295.59kN;B点左剪力为:Vb=804-295.59=508.41kN。
    中点剪力为:V=(1206+804)×3.8/6.8-1206=-82.76kN。
    所以最大剪力设计值为673.94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673.95,因此答案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