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电压偏差的影响及其调整措施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电压波动、闪变的影响及其抑制措施是什么?
    影响电机启动;使运行中的电机振动,影响电子设备运行,使照明灯闪烁;影响视力。抑制措施:采用专线或专用变压器供电;减小线路阻抗;采用静止补偿装置;选用短路容量较大或电压等级较高的电网供电。

  • 第2题:

    三线电压不平衡的影响及其补偿措施是什么?
    三相电压不平衡,可分解为正序、负序、零序,其中负序使电机产生反向转矩,低电机效率,使其电流增大,温升增大;影响多相整流设备触发脉冲对称性,从而产生高次谐波。减少单相负荷、单相符合尽量三相均衡分配、各相容量差不宜超过15%。

  • 第3题:

    当出现进度偏差时,设备监理工程师必须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属于此调整过程的内容有()。

    • A、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
    • B、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
    • C、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 D、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 E、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正确答案:B,C,D,E

  • 第4题:

    电网与电网并列,并列点两侧电压偏差在()以内,无法调整时,允许电压偏差()。

    • A、1%
    • B、3%
    • C、5%
    • D、20%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减小供电电压偏差的措施?


    正确答案: A.优化系统负荷分配,降低负荷峰谷差值。
    B.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无功功率。
    C.合理配置有载调压,推广无功补偿和变压器有载调压的联合自动调节方式(即VQC调节)。
    D.改进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
    E.合理选择监测点,加强电压监视。

  • 第6题:

    变压器进行电压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电压调整?


    正确答案: 电压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稳定供给电压、控制电力潮流或调节负载电流,一般情况下是在高压绕组上抽出适当的分接头,通过分接开关(无载或有载的)变换绕组的分接头,从而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

  • 第7题:

    下列哪个指标不是评价风电场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 A、电压偏差
    • B、电压变动
    • C、频率偏差
    • D、闪变和谐波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励磁调节器AVR型号();自动电压调整范围();手动电压调整范围();调整偏差()。


    正确答案:SAVR-2000;5~130%;5~130%;0.5%

  • 第9题:

    线路电压降、电压损失的区别是什么?什么叫电压偏差?


    正确答案: 电压损失是指:线路首、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电压降是指: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几何差。
    电压偏差是指:当供配电系统改变运行方式或负荷缓慢变化,使系统各点的电压也随之变化时,各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的差值。

  • 第10题:

    改善电压偏差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正确选择变压器变比和电压分接头;
    ②合理减少线路阻抗;
    ③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并按电压与负荷变化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设备;
    ④根据电力系统潮流分布,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⑤采用有载调压手段,如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 第11题:

    填空题
    励磁调节器AVR型号();自动电压调整范围();手动电压调整范围();调整偏差()。

    正确答案: SAVR-2000,5~130%,5~130%,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线路电压降、电压损失的区别是什么?什么叫电压偏差?

    正确答案: 电压损失是指:线路首、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电压降是指: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几何差。
    电压偏差是指:当供配电系统改变运行方式或负荷缓慢变化,使系统各点的电压也随之变化时,各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的差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频率偏差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是什么?
    频率低,电机转速下降,电流增大,电机过载;频率高电机转速上升铁损大,电机过热;频率偏差影响电讯设备正常运行;频率过低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甚至造成系统解列。
    改善措施:
    1、增大系统容量
    2、调整负荷、移峰填谷
    3、低周减载限电

  • 第14题:

    造成电压偏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

  • 第15题:

    当出现进度偏差时,进度控制人员必须采用合理的调整措施。属于此过程的有()。

    • A、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
    • B、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 C、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
    • D、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 E、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正确答案:A,B,D,E

  • 第16题:

    发电机与电网并列,调整发电机电压,并列点两侧电压偏差在()以内;电网与电网并列,并列点两侧电压偏差在()以内,无法调整时,允许电压偏差()。


    正确答案:1%;5%;20%

  • 第17题:

    什么是电压偏差?我国最大允许电压偏差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电压偏差:运行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在《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2325-1990)中规定,最大允许电压偏差应不超过以下标准:
    1)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为10%。
    2)l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士7%。
    3)220V单相供电电压:+7%,-10%。

  • 第18题:

    当监视控制点电压低于规定电压的95%(允许偏差下限)及90%时,应采取()措施。

    • A、在低电压地区限电或拉闸;
    • B、投备用变压器;
    • C、调整低电压地区的运行方式;
    • D、调整低电压地区的主变压器分头。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为保证电能质量调整负荷主要是为了改善()。

    • A、电压的正弦波形
    • B、电压偏差
    • C、频率偏差
    • D、电压波动偏差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什么叫电压偏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电压偏差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如何限制?


    正确答案: 供配电系统改变运行方式和负荷缓慢地变化会使供配电系统各点的电压也随之变化,这时各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之差称为电压偏差。电压偏差也常用与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比表示。
    电压偏差过大会对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电压偏差对感应电动机的影响电动机转矩与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M∞U2
    当电压出现正偏差时,电动机机端电压升高,其激磁电流和温升也增加,绝缘受到过电压和过热的威胁,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的谐波电流;当电压出现负偏差时,其实转矩下降较多,转速降低,引起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降低,同时负荷电流却会增加,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2)电压偏差对照明设备的影响照明设备的发光效率与电压的关系极大,因此,电压降低会引起照明设备的效率降低,造成照度不足,影响照明效果;当电压过低时,会导致气体放电光源的照明器不能正常点燃;另一方面,电光源的工作寿命也受电压的影响很大,当电压偏高时,光源寿命缩短很多。
    (3)电压偏差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不断精细化,对于一个计算中心来说,电压偏差会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紊乱,数据损坏;对于精密机床、机器人等,电压偏差可能造成无法保持对由其驱动过程的精确控制。
    (4)电压偏差对无功补偿的影响电压过低会引起补偿电容器组输出无功减少,不能满足补偿要求。
    供配电系统要将电压偏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进行电压调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应采取合适的调压方式保证向用户供应电压合格的电能。常用的调压方式有:逆调压、稳压(常调压)。中低压系统限制和减小电压偏差的系统措施有:正确选择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降低系统阻抗;采取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平衡三相负荷等。
    供配电系统要将电压偏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进行电压调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应采取合适的调压方式保证向用户供应电压合格的电能。常用的调压方式有:逆调压、稳压(常调压)。中低压系统限制和减小电压偏差的系统措施有:正确选择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降低系统阻抗;采取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平衡三相负荷等。

  • 第21题:

    为保证电能质量,调整无功负荷主要是为了改善()。

    • A、电源的正弦波形
    • B、电压偏差
    • C、频率偏差
    • D、电压波动偏差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叫电压偏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电压偏差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如何限制?

    正确答案: 供配电系统改变运行方式和负荷缓慢地变化会使供配电系统各点的电压也随之变化,这时各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之差称为电压偏差。电压偏差也常用与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比表示。
    电压偏差过大会对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电压偏差对感应电动机的影响电动机转矩与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M∞U2
    当电压出现正偏差时,电动机机端电压升高,其激磁电流和温升也增加,绝缘受到过电压和过热的威胁,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的谐波电流;当电压出现负偏差时,其实转矩下降较多,转速降低,引起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降低,同时负荷电流却会增加,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2)电压偏差对照明设备的影响照明设备的发光效率与电压的关系极大,因此,电压降低会引起照明设备的效率降低,造成照度不足,影响照明效果;当电压过低时,会导致气体放电光源的照明器不能正常点燃;另一方面,电光源的工作寿命也受电压的影响很大,当电压偏高时,光源寿命缩短很多。
    (3)电压偏差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不断精细化,对于一个计算中心来说,电压偏差会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紊乱,数据损坏;对于精密机床、机器人等,电压偏差可能造成无法保持对由其驱动过程的精确控制。
    (4)电压偏差对无功补偿的影响电压过低会引起补偿电容器组输出无功减少,不能满足补偿要求。
    供配电系统要将电压偏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进行电压调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应采取合适的调压方式保证向用户供应电压合格的电能。常用的调压方式有:逆调压、稳压(常调压)。中低压系统限制和减小电压偏差的系统措施有:正确选择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降低系统阻抗;采取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平衡三相负荷等。
    供配电系统要将电压偏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进行电压调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应采取合适的调压方式保证向用户供应电压合格的电能。常用的调压方式有:逆调压、稳压(常调压)。中低压系统限制和减小电压偏差的系统措施有:正确选择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降低系统阻抗;采取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平衡三相负荷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当出现进度偏差时,进度控制人员必须采用合理的调整措施。属于此过程的有()。
    A

    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

    B

    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C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

    D

    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E

    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是:
    ①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
    ②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③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
    ④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
    ⑤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参见教材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