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宇宙飞船中的一架照相机在离地面200 km的太空拍摄地面上的物体,设感光的波长为550 nm,如果要求它能分辨地面上相距1 m的两点,照相机镜头的口径至少要达到 m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题目

宇宙飞船中的一架照相机在离地面200 km的太空拍摄地面上的物体,设感光的波长为550 nm,如果要求它能分辨地面上相距1 m的两点,照相机镜头的口径至少要达到 m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相似考题
更多“宇宙飞船中的一架照相机在离地面200 km的太空拍摄地面上的物体,设感光的波长为550 nm,如果要求它能分辨地面上相距1 m的两点,照相机镜头的口径至少要达到 m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0.10m,高差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A、6%

    B、4%

    C、5%

    D、2%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接触电压的概念是( )。

    A、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电位,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0.8m处与沿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B、人们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
    C、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D、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0.3m处对接地网边缘接地体的电位差

    答案:B
    解析: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概念

  • 第3题:

    地面上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50m,问在1:1000,1:2000,1:500的地形图上各为多少米?从1:500的地形力上量得一线段为3.8cm,问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0.15m,0.075m,0.3m,19m

  • 第4题:

    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水平距离AB,其设计长度为29.000m,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4+0.0000125(t-20℃)³30]m.测设时钢尺的工作温度为28℃,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相同,概量后测得A、B两点间桩顶的高差h=+0.500m,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量出的实际长度。


    正确答案: 高程改正
    Δh=-h2/2L =-0.004m
    L=29-0.004-0.0000125(28-20℃)³29+0.004=28.997m

  • 第5题:

    照相机镜头上标有XXmm,是指镜头的口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在适光条件下眼睛的感光效率在波长为550nm时达到最大值;在暗光视觉中,最大感光效率与527nm波长相对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迎面开来的汽车,其两车灯相距为1m,汽车离人多远时,两灯刚能为人眼所分辨?(假定人眼瞳孔直径d为3 mm,光在空气中的有效波长为λ=500nm)


    正确答案: 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θ0=1.22λ/D=2.033×10-4(rad)。
    当车很远时θ0=w/l,所以距离为:l=w/θ0=4918(m)。

  • 第8题:

    焦距范围在75mm—80mm之间的镜头是常用的()的标准镜头。

    • A、135照相机
    • B、大型照相机
    • C、120照相机
    • D、单反照相机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地面上沿电流方向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设地面上两点间的平距为48.6m,其在1︰500地形图上的长度应为()。
    A

    97.2mm

    B

    9.72mm

    C

    24.3mm

    D

    2.43m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镜头1:拿起照相机在拍照的镜头。镜头2:拍摄的景物。将以上两个镜头进行组接是利用()的转场组接方式。
    A

    动作组接

    B

    物体组接

    C

    因果关系组接

    D

    出入画面组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R为160KM地面上的两个发射波长为550nm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为5.0mm,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为()m

    正确答案: 21.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D=84.200m的水平距离EF,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6+0.0000125×(t-20℃)×30m的钢尺施测,测设时的温度为28℃,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相同,EF两点的高差hEF=0.96m。试计算出在地面上需要量出多少长度?()

    A、86.180m

    B、94.190m

    C、84.180m

    D、83.190m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跨步电位差是: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 )之间的电位差。

    A.人脚与地下接地网;
    B人脚与地面上接地部分;
    C.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7m的两点;
    D.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镜头1:拿起照相机在拍照的镜头。镜头2:拍摄的景物。将以上两个镜头进行组接是利用()的转场组接方式。

    A动作组接

    B物体组接

    C因果关系组接

    D出入画面组接


    C

  • 第16题:

    1/500地形图中AB两点的距离为10mm,地面上AB两点的实际距离是()。

    • A、5m
    • B、10m
    • C、15m
    • D、20m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R为160KM地面上的两个发射波长为550nm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为5.0mm,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为()m


    正确答案:21.5

  • 第18题:

    设地面上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66.429(19.574)m,后视读数为2.312(1.334)m,前视读数为2.628(1.785)m,计算:A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正确答案: A.B两点高差即为视线差:2.628-2.312=-0.316m
    因A读数小于B读数,所以A点高
    B点高程为:HB=66.429-0.316=66.113m
    视线高:=66.429+2.312=68.742m

  • 第19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高差为0.10m,距离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跨步电位差是: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之间的电位差。

    • A、人脚与地下接地网
    • B、人脚与地面上接地部分
    • C、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7m的两点
    • D、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R为160km地面上两个发射波长λ为550nm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d为5.0mm,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以m为单位,则为()

    • A、 21.5;
    • B、 10.5;
    • C、 31.0;
    • D、 42.0。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填空题
    焦距是镜头的()至()的距离。通常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标示出()。如镜头焦距为55mm,有效口径为2.0,标示F=55mm或2.0/55。

    正确答案: 焦点,光心,焦距数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春游时,全班准备照集体相,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外面,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物距增大,像变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使成像更清晰。

  • 第24题:

    单选题
    参会代表在主席台前合影后,某专家要求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

    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

    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

    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