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CD
更多“小学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大体上经过的阶段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小学阶段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要点】(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 识记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还占优势,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
    (4)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小学儿童的抽象 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 第2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C

  • 第3题:

    请你归纳一下,小学阶段,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 1. 儿童道德概念发展特点: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小学阶段的儿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但总体水平不高。 2. 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道德判断依据从客观后果向主观动机转变;道德判断的独立性增强,依附性降低。 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一般特点 1.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逐步深刻,从单一向多维过渡,道德情感开始复杂化。在8-9岁(小学中年级)具有明显的转折性,随着年龄呈倒“U”型发展。 2. 儿童的移情反应随着年龄呈倒“U”型发展,6-8岁呈上升趋势,8岁之后稍有回落;儿童助人反应的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 内疚感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得想对较晚。6岁前,还无内疚感;6-8岁有内疚感;10岁左右能上将行为的责任归结于自己。随着年龄,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更准确,内疚感由低到高发展为三个水平。 三、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一般特点 1. 道德意志的目的性增强 2. 道德动机与言行从“脱节”到“一致”再到“分化”。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动机与行为之间呈倒“U”型。 3. 小学生道德意志品质在不断增强。 四、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 1. 道德行为习惯水平总体水平偏低 2. 发展趋势呈现“U”型发展趋势 3.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逐步增加。 4.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1)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2)对报复行为的高度容忍;(3)攻击行为的作案者、受害者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

  • 第4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故选C。

  • 第5题:

    学龄期写作能力发展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口述阶段)、过渡阶段(根据口述内容写出书面的东西;模仿阅读过的材料写出一小段文章)、独立写作阶段。()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