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结合作品,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题目
结合作品,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考题
更多“结合作品,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一首具体作品试评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抒情深挚缠绵。如《相见》中的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事实所表达的是一种在绝望的境况中内心执着和强烈的难以抑制的思念。又如《昨夜》之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则表达出诗人对刚刚过去之事的深情回味。在这类诗句中,他让人觉得:是将恋情作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或精神寄托去苦苦地追求,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种情感表现得相当真诚、持久和深沉。这样就使得李商隐的无题诗与一般封建文人的艳情诗极大地区别开来。 ②意境朦胧幽深。关于此点,一方面是说他有意利用典故创造出某种意境间接渲染,景象的呈现十分朦胧,让读者有水中看月,雾里寻花的印象如《锦瑟》。李商隐似乎刻意从这一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表现艺术;但另一方面,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他的个性、他的情感以及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比如与女道士和歌妓的交往,客观上已经成为一种隐秘难言的情感经历,所谓“只是当时已惘然,”哀愁和痛苦一开始就无法回避。所以他的这种隐秘难言的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诗的表现。 ③修辞色彩浓郁。如《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窑缫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迥。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样的诗,并不需要理解词语意义,单凭对文字的视觉印象,那种浓郁的色彩感觉就已经很强烈了。

  • 第2题:

    【论述题】结合作品谈谈《离骚》的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质量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的浓烈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五.形式和语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语言丰富多彩、双声迭韵比比皆是。

  • 第3题:

    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


    《赤壁》是杜牧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诗,可以看作是“史论”,这是一个创造。 其思想艺术特色是: 第一,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精警深刻; 第二,工于发端,善于选择,所取切入点十分巧妙; 第三,语言精练,音节响亮,含蓄蕴藉。 由此形成了这首诗俊爽清丽而又深刻含蓄、雄姿英发而富有神韵的风格。

  • 第4题: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将进酒》除外)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雄奇奔放,“雄奇”是指他的诗歌形象宏伟奇特;“奔放”是指他的诗情激扬,气势充沛。构成这一特征的有四个要素: 1、激扬而豪迈的抒情基调。如《将进酒》一诗,抒写“天生我才必有用”之豪情,把借酒销愁之意表现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泻的气势和力量,充分展示出李白狂放而自信的人格风采。如此抒情基调的构成要素:从诗到歌的抒情结构(自然形成高潮);宏大的诗歌意象;大数目词汇的高频率使用。 2、爆发、跳跃式的抒情方式。如《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发端突兀而起,如火山爆发。整首诗抒情脉络起伏跳跃:从强烈的不平到不可一世的自信,再到悲哀感慨,与他激扬豪迈的感情恰当而自然地配合。 3、壮美而动荡的诗歌意境。如《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构成极为宏伟壮丽的诗歌意境,给人以崇高美的深刻感受。 4、清新明快,不拘一格的诗歌语言。如他的许多绝句作品表现其瞬间呈现的情感世界,往往灵光一闪,脱口即成,这种表现的自然真切,和其语言的清新明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总之,李白渴望自由,不甘束缚的个性内在地决定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从而建立起一种无可仿效的诗歌典范。

  • 第5题:

    结合一首具体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⑴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她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浅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明明白白地写出来,而且能“化俗为雅”,善用从口语中提炼出来的寻常语创造不寻常意境,清新工巧,明白省净,富于表现力。 ⑵“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李清照以独到的功力,把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 ⑶“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李清照作词,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既便是一些感时伤怀的低徊沉吟,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中也流动着一种爽逸之气,无脂粉气,无闺阁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的词风异趣而独树一帜,亦非一般意义上的“婉约”二字所能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