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梁漱溟
更多“我国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晏阳初和()。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

    B、晏阳初

    C、邰爽秋

    D、黄炎培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A杨开道    李景汉

    B李景汉    吴文藻

    C吴文藻  费孝通

    D梁漱溟  晏阳初


    D

  • 第3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


    (1)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①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a.“四大教育”。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这些问题如不得以解决任何建设事业都将谈不上。而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第一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要解决愚的问题具体做法是“从文字及艺术教育着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的准备”。凡关于文字研究开办学校教材的编写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乡村教育制度的确立都包括在内。其首要工作是除净青年文盲将农村优秀青年组成同学会使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第二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它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方法;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第三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它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及科学医药的设施使农民在他们现有的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以保证他们最低程度的健康。具体措施是要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由村到县组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个县单位的保健体系:县设保健院区设保健所每村设一个保健员由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经过短期训练后担任负责全村的医疗保健工作使每一个农民都有得到科学医药治疗的机会。第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它是要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它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b.“三大方式”。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弊端在强调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时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第一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第二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第三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②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a.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长和学董是“乡村领袖”是乡农学校的领导;由众学董组成学董会由乡村中推选有资格德望者三五人至十人组成为乡村的办事机构;学董会推举“老成厚重”、“品学最尊”者为学长作为一村一乡民众的师长;教员是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乡村建设者是乡农学校的教师和乡村建设的指导者;学众则是乡村中的一切人主要是成年农民。b.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从教育程度上分文盲和半文盲人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从行政功能上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机构。乡农学校的组织结构按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级别形成。其组织原则是:其一“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即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合一以村学代村公所乡学代乡公所乡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实施。其二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儿童部以实施学校式的普通教育为主;成人部、妇女部则主要是社会式的教育多在农闲进行;高级部是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才。其中尤其注重成人的社会教育。c.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2)晏阳初和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①相同点: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②不同点:第一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第二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 第4题:

    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梁漱溟

    B.晏阳初

    C.胡适

    D.卢作孚


    参考答案:A, B, D

  • 第5题: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

    B晏阳初

    C邰爽秋

    D黄炎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