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素质的意思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是围绕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对组织四大资源(人、财、物、信息)之一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承担对人力资源的招、用、留和激励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任务,保证组织及时得到需要的人力资源,努力对人力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和最好的激励,并做好组织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和开发。
更多“简述素质的含义和构成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人力资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答案:
    解析:
    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是,人力资本管理更强调人的价值大小的差异,因而更重视高存量人力资本 所有者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问题,也就是更重视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或者对“企业家 和技术创新者”的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与人资源管理的另一个差异是,人力资本管理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地位的基本看法与人力资 源管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员工是物质资本的被雇用者,而人力资本管理认为,人力资本所 有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将员工作为人力资本,强调人不是成本,而是企业的投资者,员工对企业投 入人力资本并期望他们的投资得到回报。

  • 第2题:

    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


    答案:
    解析:
    (1)属于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1)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规定。
    2)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
    3)岗位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
    4)对内对外人员招聘的规定(含合同管理规定)。
    5)员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的规定。
    6)人员培训与开发的规定。
    7)薪酬福利规定(含社会保险规定)。
    8)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
    9)其他方面的规定,如职业病防治与检查的规定等。
    (2)属于对员工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
    1)工作时间如加班、轮班、不定时工作的规定。
    2)考勤规定、休假规定、年休假的规定。
    3)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规定。
    4)员工奖惩规定。
    5)员工差旅费管理规定。
    6)员工佩戴胸卡的规定。
    7)员工因私出境规定。
    8)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
    9)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规定。
    10)员工越级投诉的规定。
    11)其他有关的规定,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规定。

  • 第3题: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战略性;系统性;匹配性;动态性

  • 第4题:

    简述人力资本的含义和特征。


    答案:
    解析:
    人力资本含义:人力资本是能够带来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人的知识、技能、健康 等综合的价值存量,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以人力资源数量和质理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1.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2.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4.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创造性。6.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 第5题:

    简述人力资源员工个体素质的构成。


    答案:
    解析:
    (1)年龄。员工劳动效率的高低与他们的年龄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这是因为人的智力和体力状况受到年龄的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和智力也有一个增长、稳定和衰减的过程。一般来说,30岁左右的员工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作效率最高。企业各类员工过于老化或低龄化都会对生产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岗位、工种的特点,合理规定员工年龄的适合范围。(2)性别。员工的性别不同,其生理特点和劳动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妇女的体力较男子弱。以成年人来比较,衡量身体发育的三大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女性都低于男性。
    1)女员工的体力作业能力较低,不适宜从事重体力劳动,例如,搬运、大型铸件的翻砂、司炉等。
    2)女员工对劳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宜从事劳动环境恶劣的工作,例如,井下开采,野外作业,高温、低寒等工作。
    3)由于做同等劳动强度工作时,女子较男子呼吸频率快,所以在有毒的工作环境中,她们吸进的毒物也较多。这决定了女职工,特别是在孕期,不宜从事有毒环境的工作。
    4)女员工不宜从事过度紧张而劳累的机械流水作业。
    (3)体质。人员体质是指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员工体质的强弱,对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应从具体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根据各类工作岗位的特点,对上岗员工的体质提出具体要求。衡量体质的主要指标有:
    1)体格。如身高、体重、胸围、臂长等,它反映了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状况。
    2)体力。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如握力、拉力、耐力等。
    3)感觉力和知觉力。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4)性格。性格是人们对外界的人和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一个人较稳定对现实存在事物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是在一个人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每个人的成长条件环境不同,他所形成的性格也会具有不同的特征。
    性格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现实的态度。即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个性倾向。
    2)性格的意志特征。即人在对自己行为进行自觉调节方面的个人特点。
    3)性格的情绪特征。它包括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过程方面的个体差异。
    早期的心理学家对人的气质进行过深入研究,通常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1)急躁型。这种类型的人外倾性明显,情感强烈易发火,对事物敏感行动敏捷。
    2)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多情善感,具有外倾性,对事物较敏感,反应迅速但不过分强烈,感情有较大的适应性。
    3)稳重型。这种类取的人内倾性明显,兴奋速度慢但较持久,有较好的抑制力。行动比较稳重,毅力较强。
    4)胶滞型。这种类型的人内倾性严重,抑制力过大,反应速度慢,行动迟缓,稳定性高。
    (5)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智力是指人的脑力劳动能力。具体地说,它是认识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都是认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
    (6)品德。亦即道德品质。从企业员工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员工的职业道德。即员工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