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新建文档WD12D.DOC,插入一个4行4列的表格,设置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20磅,表格外框线设置为1.5磅实线,表内线设置为0.5磅实线,表线全部设置成蓝色;并将第1行的2、3列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将第1列的3、4行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存储为文档WD12D.DOC。

题目

新建文档WD12D.DOC,插入一个4行4列的表格,设置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20磅,表格外框线设置为1.5磅实线,表内线设置为0.5磅实线,表线全部设置成蓝色;并将第1行的2、3列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将第1列的3、4行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存储为文档WD12D.DOC。


相似考题

2.在指定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02.DOC,其内容如下。【文档开始】走姿女姓走路,也应注意自己的形象,给人以轻盈柔美的感受。而且,走姿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气质与风度。(1)脚型挺直的人,走路时,应将置于后面的脚先跨出去,并保持一条平行的直线。(2)内“八”字的女姓,走路尽量将两脚尖外拔,使其和脚后跟保持水平。外“八”字的女性,多沿着一条直线走路,把脚型纠正过来。(3)“O”型腿的女姓,可尽量走“一”字步,这样可削弱两腿弯曲的视觉感觉。(4)稳重。走路应尽量保持自己的步伐频率,不要像孩子,蹦蹦跳跳,左倒右晃。(5)走路时也应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不要扎着头,一路往前走。【文档结束】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新建文档,插入文档WT02.DOC,将全文中的“女姓”一词改为“女性”。存储为文档WD02A.DOC。2.新建文档WD02B.DOC,插入文档WD02A.DOC,标题“走姿”设置为小二号、居中;正文部分的汉字设置为宋体,字号为10磅,首行缩进0.74cm,存储为文档WDA02.DOC。3.新建文档WD02C.DOC,复制文档WD02B.DOC的内容。将标题段的段后间距设置为 20磅。正文第一段首字下沉两行,距正文为0.3cm。正文各段的段后间距设置为6磅。存储为文档WD02C.DOC。4.新建文档WD02D.DOC,插入一个5行5列表格,设置列宽为2.5cm,行高为20磅,表格外框线设置为1.5磅实线,表内线设置为0.5磅实线,表线全部设置成蓝色。并将第1行的2、3、4列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将第1列的2、3、4、5行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存储为文档 WD02D.DOC。

更多“新建文档WD12D.DOC,插入一个4行4列的表格,设置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20磅,表格外框线设置为1.5磅实线,表内线设置为0.5磅实线,表线全部设置成蓝色;并将第1行的2、3列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将第1列的3、4行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存储为文档WD12D.DOC。”相关问题
  • 第1题: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档WDA112.doc: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原名保存。

    (1) 制作一个5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列宽为2cm、行高为16磅、表格居中。

    (2) 对表格进行如下修改:在第1行第1列单元格中添加一条深蓝色0.5磅单实线对角线;合并第 2、3、4、5行的第1列单元格;将第3、4行第2、3、4列的6单元格合并、并均匀拆分为2行2列4个单元格;表格第1行添加青色底纹;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深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0.5磅深蓝色单实线、第1、2行间的表格线为深蓝色1.5磅单实线。制作后的表格效果如下:


    正确答案:[WDA112.doc文档) (1) 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4“行数”设置为5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里设置“行高”为16磅“列宽”为2cm单击“确定”按钮。 (2) 将光标定位于表格内然后执行“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边框颜色”按钮然后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深蓝”。将“线型”设置为“单实线”“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然后沿着第1行第1列单元格的对角进行绘制。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使其不再凹下然后选中第1列的第2、3、4、5行再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中第 3、4行第2、3、4列的6个单元格然后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中合并后的单元格然后执行“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2”“行数”设置为“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中第一行然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底纹”标签切换到“底纹”选项卡然后将“填充”设置为“青色”再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然后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使其凹下。将“线型”设置为“单实线”“线条粗细”设置为“1.5磅”然后单击“框线”右侧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列表框中选择“外围框线”。以同样方法设置其他线。
    [WDA112.doc文档) (1) 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4,“行数”设置为5,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里设置“行高”为16磅,“列宽”为2cm,单击“确定”按钮。 (2) 将光标定位于表格内,然后执行“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边框颜色”按钮,然后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深蓝”。将“线型”设置为“单实线”,“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然后沿着第1行第1列单元格的对角进行绘制。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使其不再凹下,然后选中第1列的第2、3、4、5行,再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中第 3、4行第2、3、4列的6个单元格,然后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中合并后的单元格,然后执行“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2”,“行数”设置为“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中第一行,然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底纹”标签,切换到“底纹”选项卡,然后将“填充”设置为“青色”,再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然后单击“表格和边框”浮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使其凹下。将“线型”设置为“单实线”,“线条粗细”设置为“1.5磅”,然后单击“框线”右侧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列表框中选择“外围框线”。以同样方法设置其他线。

  • 第2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2.d.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2.docx)保存文档.【文档开始】

    【文档结束】

    (1)在表格最右边插入一空列,输入列标题“总分”,在这一列下面的各单元格中计算其左边相应3个单元格中数据的总和.

    (2)将表格设置为列宽2.4厘米;表格外框线为3磅单实线,表内线为1磅单实线;表内所有内容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


    正确答案:

    (1)【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2.docx文件,选中表格最后一列,在【布局】功能区的【行和列】分组中,单击。在右侧插入”按钮,并输入列标题“总分”。

    步骤2:在【布局】功能区的l数据】分组中,单击f公式”按钮,鼠标移至“总分”列各单元格,分别计算表格总分内容。注:SUM(LEFT)中的LEFT表示对左方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按此步骤反复进行,直到完成所有行的计算。

    (2)【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表】分组中,单击“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设置列宽。

    步骤2:选中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I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边框”下拉三角按钮,选择“外侧框线”选项,在【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表格外侧框线。注:当设置好外侧框线的线型和宽度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外侧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外侧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可设置内部框线属性。

    步骤3: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

    步骤4:保存文件。

  • 第3题:

    新建文档WD15.DOC,插入一6行6列表格,设置列宽为2.5厘米,行高为20磅,表格边框线为 0.5磅双实线。在此基础上,将表格改造成如下形式。存储文档为WDl5.DOC。


    正确答案:①使用【插入】|【表格】命令插入表格设置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使用【边框和底纹】命令设置边框线。 ②选中第1行的第2、3、4、5、6列使用【合并单元格】命令合并单元格。 ③合并第1列和第1、2行使用【表格】|【绘制斜线表头】命令打开对话框设置斜线表头。 ④选中第1列的第3、4、5、6行合并单元格后使用【拆分单元格】命令拆分为2列4行;选中新生成的2列4行中的第1列合并单元格。
    ①使用【插入】|【表格】命令插入表格,设置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使用【边框和底纹】命令设置边框线。 ②选中第1行的第2、3、4、5、6列使用【合并单元格】命令合并单元格。 ③合并第1列和第1、2行,使用【表格】|【绘制斜线表头】命令打开对话框设置斜线表头。 ④选中第1列的第3、4、5、6行,合并单元格后使用【拆分单元格】命令拆分为2列4行;选中新生成的2列4行中的第1列,合并单元格。

  • 第4题:

    制作4行3列表格,列宽3厘米,行高22磅。表格边框为红色窄双线0.75磅,表内线为蓝色实线0.5磅,第1行底纹为黄色,存储为文件WD05C.DOC。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C.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3”“行”选择“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2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窄双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粗细”选择“0.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黄色”。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C.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3”,“行”选择“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2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窄双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粗细”选择“0.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黄色”。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 第5题:

    (1)将标题段(“黄金周”)文字设置为二号红色空心黑体、居中。

    (2)将正文第一段内容(“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此等等:”)的文字设置为小四号楷体GB2312、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25倍。

    (3)将正文中第2~3段内容(“总之,……在逐渐走高。”)设置成楷体GB2312、红色小三号、并加黄色底纹,段后间距0.5行。

    (4)将文中后6行文字转换为一个6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1列列宽为2.5厘米,其余列列宽为3.6厘米,行高为0.8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分别用公式计算表格中2~4列的合计,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蓝色双实线、内框线为0.5磅蓝色单实线。

    &


    正确答案:
    首先在“考试系统”中选择【答题→字处理题→Word.Doc】命令,将文档“Word.doc”打开。
    (1)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文本,然后再对正文的第1段内容进行设置,最后对2~4段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中选择“黑体”(西文字体设为“使用中文字体”),在“字号”中选择“二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正文中的第1段,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为“楷体一GB2312”、 字号为“小四”。
    步骤2 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中输入“2字符”,在“行距”中选择“多倍行距”,在“设置值”中输入“1.25”。
    步骤3 选择正文中的第2、3段,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为“楷体_GB2312”、字号为“小三”,“颜色”为“红色”,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底纹”的“填充”中选择“黄色”。
    步骤4 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段落”对话框的“段后”中输入“0.5行”。
    (2)设置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分别设置表格中的字体、表格属性及表格的排序,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将文本中的后6行选中,选择【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步骤2 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
    步骤3 选择表格的其他列,用相同的方法设置“列宽”为“3.6厘米”,在“行”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8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
    步骤4全选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一中部居中】命令,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5 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表格的最后一行中,选择【表格→插入→行(在下方)】命令,在表格的下方将添加一行,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表格第l列最后1个单元格中,输入文本“合计”。
    步骤6 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表格第2列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ABOVE)”,用相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出第3列、第4列的合计结果。
    步骤7 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双窄线”,在“宽度”中选择“l.5磅”,在“颜色”中选择“蓝色”。
    步骤8 在“设置”中选择“自定义”,在“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0.5磅”,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

  • 第6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所有文字水平居中;表格外框线设置为3磅红色单实线、内框线设置为1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②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3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红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设置内部框线为“l磅”、“单实线”、“蓝色”。
    ③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表格中的所有内容设置为五号宋体、水平居中;设置表格列宽为3厘米、表格居中;设置外框线为1.5磅蓝色双实线、内框线为0.75磅红色单实线、表格第一行为红色底纹。

    正确答案:
    步骤1:将鼠标光标移动到表格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位置,选择表格中所有的文本,设置【开始】,【字体】分组中的“字体”、“字号”分别为“宋体”、“五号”。再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的“居中”按钮。
    步骤2:将鼠标光标移动到表格中,单击在表格左上角出现的图标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3: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双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l.5磅”。
    步骤4:单击【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设置”中的“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红色”,在“宽度”中选择“0.75磅”,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5:选定表格第一行,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底纹”选项的“填充”中选择红色,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插入一6行6列表格,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4厘米;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绿色单实线、内框线为0.5磅红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在【插入】选项卡【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的“列数”中输入“6”,在“行数”中输入“6”,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厘米”。
    步骤3:在“行”选项卡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4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4: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中选择“绿色”。
    步骤5: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0.5磅”,在“颜色”中选择“红色”,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插入一5行5列表格,设置列宽为2.4厘米、表格居中:设置外框线为绿色1.5磅单实线、内框线为红色0.5磅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在【插入】选项卡【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的列数中输入“5”,在“行数”中输入“5”,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4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3: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在【开始】,【段落】分组上,单击“下框线”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中选择“绿色”。
    步骤4: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0.5磅”,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l和第2列,列宽为4.5厘米、第3列列宽为2厘米;并将表格中所有文字设置为水平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第1和第2列,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4.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按照同样的操作设置第3列列宽为“2厘米”。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④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币,设置“笔厕粗细”为“l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蓝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和内边框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
    ⑤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一列宽为2.5厘米;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0.75磅红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2: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3: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5磅”。
    步骤4: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0.75磅”,在“颜色”中选择“红色”,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
    步骤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表格的设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列宽为2.2厘米、表格居中;设置表格外框线及第1行的下框线为红色3磅单实线、表格其余框线为红色1磅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2.2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3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红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和第1行的下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设置其余内部框线为“1磅”、“单实线”、“红色”。
    ④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档WORD2.doc,其内容如下:

    [WORD2.doc文档开始]

    本周手机价格一览表______。

    厂家 手机型号 价格(元)

    摩托罗拉 P7689 558

    摩托罗拉 T2988 758

    摩托罗拉 V998+ 1418

    诺基亚 N5110 338

    诺基亚 N3310 658

    诺基亚 N8250 1928

    西门子 S1118 499

    西门子 S3618 1799

    [WORD2.doc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原名保存。

    (1) 将文中后9行文字转换为一个9行3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3cm、行高为0.5cm。

    (2) 合并表格第1列第2~4行单元格、第5~7行单元格、第8~9行单元格;将合并后单元格中重复的厂家名称删除、只保留一个;将表格中第1行和第1列的所有单元格中的内容中部居中,其余各行各列单元格内容中部右对齐;表格所有框线设置为红色1磅单实线;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正确答案:(WORD2.doc文档] (1) 选中文中文字执行“表格/转换/文本成转换表格”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列数”为3;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设置列宽为3cm行高为0.5cm按“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靠下右对齐”。 (2) 选中所要合并的表格项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合并单元格”命令即可同理也可单击右键单击“拆分单元格”;单击表格第一行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中部居中”同样设置各行各列单元格内容中部右对齐;单击表格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与底纹”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将框线设置为红色1磅单实线。
    (WORD2.doc文档] (1) 选中文中文字,执行“表格/转换/文本成转换表格”,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列数”为3;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设置列宽为3cm,行高为0.5cm,按“确定”按钮;选中整个表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靠下右对齐”。 (2) 选中所要合并的表格项,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合并单元格”命令即可,同理也可单击右键单击“拆分单元格”;单击表格第一行,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中部居中”,同样设置各行各列单元格内容中部右对齐;单击表格,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与底纹”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将框线设置为红色1磅单实线。

  • 第14题:

    在考生文件央中存有文档WT081.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将文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1.新建文档WD081.DOC,插入文件WT081.DOC的内容,将标题设置为三号宋体字,加粗、居中,字间距2磅;正文部分设置为四号仿宋GB2312字体、倾斜、居中,行距20磅。

    2.新建文档WD082.DOC,插入文件WD081.DOC的内容,将正文部分与标题的距离设置为2倍行距,正文第1行文字下加着重号、第2行文字加下划线(单线),第3行文字加边框,第4行文字下加波浪线。

    3.新建文档WD083.DOC,插入一个5行4列表格,第2列宽2.5厘米,列间距为0厘米,其余列宽3厘米,打高18磅。表格边框为1.5磅单实线,表内线为0.75磅单实线,表格线全为红色,底纹为黄色。

    4.新建文档WD084.DOC,插入文件WD083.DOC的内容,将表格线全设置为黑色,底纹设置为白色,将第1列3~5行拆分为2列,将最后2列1~4行拆分为3列。


    正确答案:本题考核如何新建空白文档、插入文件以及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T081.DOC。参见图3—3。 ③选中标题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宋体”“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三号”单击工具栏中的“加粗”、“居中”按钮。 ④选中标题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打开“字符间距”选项卡“间距”选择“加宽”“磅值”中输入2磅参见图3-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5。 ⑤选山正义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仿宋_GB2312”“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四号”单击工具栏中的“倾斜”、“居中”按钮。结果如图3—6。 ⑥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打开“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行距”选择“固定值”“设置值”中输入20磅参见图3—7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8。 ⑦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1.DOC。 2.本题考核如何新建和插入文件设置段落行距设置字体着重号设置下划线以及字符边框。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D081.DOC。 ⑧选中标题段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打开“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2倍行距”参见图3—9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中正文第1行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打开“字体”选项卡在“着重号”下拉列表中选择着重号参见图3—1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正文第2行在工具栏的“下划线”中选择单实线。 ⑥选中正文第3行文字单击工具栏中的“字符边框”按钮。 ⑦选中正文第4行文字在工具栏的“下划线”中选择波浪线。结果如图3—11。 ⑧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2.DOC。 3.本题考核新建文档的操作以及有关表格的操作如插入表格、设置表格的框线等。操作步骤如卜。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一“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行数”文本框中输入5“列数”文本框输入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中表格第2列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打开“列”选项卡“指定宽度”设为2.5厘米。参见图3-1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3。 ④打开“单元格”选项卡单击“选项”按钮打开“单元格选项”对话框取消“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左”、“右”各设置为0厘米参见图3—1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打开“列”选项卡单击“前一列”按钮移至第1列“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单击“后一列”按钮2次移至第3列“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再单击“后一列按钮“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5。 ⑥选中表格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打开“行”选项卡“指定高度”中输入18磅参见图3—16然斤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7。 ⑦选十表格单击工具栏中的“表格和边框”按钮调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线型”选择单实线“粗细”选择1.5磅“边框颜色”选择红色单击外部框线”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18。 ⑧ “线型”选择单实线“粗细”选择0.75磅“边框颜色”选择红色单击“内部框线”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19。 ⑩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3.DOC。 4.本题考核如何建立和插入文件以及有关表格的操作。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D083.DOC。 ③选中表格单击工具栏中的“表格和边框”按钮调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边框颜色”选择黑色“底纹颜色”选择白色单击“所有边框”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21。 ④选中表格第1列3至5行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2“行数”不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22。 ⑤选中表格最后2列1至4行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3“行数”不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23。 ⑥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4.DOC。
    本题考核如何新建空白文档、插入文件以及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T081.DOC。参见图3—3。 ③选中标题,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宋体”,“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三号”,单击工具栏中的“加粗”、“居中”按钮。 ④选中标题,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打开“字符间距”选项卡,“间距”选择“加宽”,“磅值”中输入2磅,参见图3-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5。 ⑤选山正义,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仿宋_GB2312”,“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四号”,单击工具栏中的“倾斜”、“居中”按钮。结果如图3—6。 ⑥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打开“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行距”选择“固定值”,“设置值”中输入20磅,参见图3—7,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8。 ⑦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1.DOC。 2.本题考核如何新建和插入文件,设置段落行距,设置字体着重号,设置下划线以及字符边框。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D081.DOC。 ⑧选中标题段,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打开“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2倍行距”,参见图3—9,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中正文第1行,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打开“字体”选项卡,在“着重号”下拉列表中选择着重号,参见图3—1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正文第2行,在工具栏的“下划线”中选择单实线。 ⑥选中正文第3行文字,单击工具栏中的“字符边框”按钮。 ⑦选中正文第4行文字,在工具栏的“下划线”中选择波浪线。结果如图3—11。 ⑧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2.DOC。 3.本题考核新建文档的操作以及有关表格的操作,如插入表格、设置表格的框线等。操作步骤如卜。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一“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行数”文本框中输入5,“列数”文本框输入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中表格第2列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打开“列”选项卡,“指定宽度”设为2.5厘米。参见图3-1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3。 ④打开“单元格”选项卡,单击“选项”按钮,打开“单元格选项”对话框,取消“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左”、“右”各设置为0厘米,参见图3—1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打开“列”选项卡,单击“前一列”按钮,移至第1列,“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单击“后一列”按钮2次,移至第3列,“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再单击“后一列按钮,“指定列宽”中输入3厘米,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5。 ⑥选中表格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打开“行”选项卡,“指定高度”中输入18磅,参见图3—16,然斤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17。 ⑦选十表格,单击工具栏中的“表格和边框”按钮,调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线型”选择单实线,“粗细”选择1.5磅,“边框颜色”选择红色,单击外部框线”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18。 ⑧ “线型”选择单实线,“粗细”选择0.75磅,“边框颜色”选择红色,单击“内部框线”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19。 ⑩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3.DOC。 4.本题考核如何建立和插入文件以及有关表格的操作。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选择文档WD083.DOC。 ③选中表格,单击工具栏中的“表格和边框”按钮,调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边框颜色”选择黑色,“底纹颜色”选择白色,单击“所有边框”按钮使其呈按下状态。结果如图3-21。 ④选中表格第1列3至5行,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2,“行数”不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22。 ⑤选中表格最后2列1至4行,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3,“行数”不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3-23。 ⑥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或按Ctrl+S键),保存文件名为WD084.DOC。

  • 第15题:

    在指定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9B.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制作一个4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列宽为2.5厘米,行高20磅,表格居中;设置外框线为红色1.5磅双窄线,内框线为蓝色0.75磅单实线。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9B.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4”“行”选择“5”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2.5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0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双窄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1.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线型”选择“实线”“颜色”选择“蓝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2行第1列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将插入符置于合并后的单元格执行“表格”→“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弹出“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在“表头设置”区域的“表头样式”下拉框中选择“样式一”单击“确定”按钮。选择新插入的斜线右击弹出快捷菜单执行“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在“颜色与线条”选项卡的“线条”区域中“线型”选择“0.75磅单实线”“颜色”选择“绿色”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表格第1、2列第3、4、5行单元格执行“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弹出“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2”“行数”输入“1”单击“确定”按钮;选择表格第1、2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橙色”。 ⑦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9B.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4”,“行”选择“5”,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2.5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0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双窄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1.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线型”选择“实线”,“颜色”选择“蓝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2行第1列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将插入符置于合并后的单元格,执行“表格”→“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弹出“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在“表头设置”区域的“表头样式”下拉框中选择“样式一”,单击“确定”按钮。选择新插入的斜线,右击弹出快捷菜单,执行“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在“颜色与线条”选项卡的“线条”区域中,“线型”选择“0.75磅单实线”,“颜色”选择“绿色”,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表格第1、2列第3、4、5行单元格,执行“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弹出“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列数”输入“2”,“行数”输入“1”,单击“确定”按钮;选择表格第1、2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橙色”。 ⑦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 第16题:

    新建文档WD12D.DOC,插入一4行4列表格。设置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20磅,表格外框线设置为1.5磅实线,表内线设置为0.5磅实线,表线全部设置成蓝色。将第1行的2、3列合并,将第1列的3、4行合并。存储为文档WD12D.DOC。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12D.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数”输入“4”“行数”输入“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定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的“尺寸”区域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的“尺寸”区域中“指定高度”输入“20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定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实线”“粗细”选择“1.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线型”选择“实线”“粗细”选择“0.5磅”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定表格第1行第2、3列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定表格第1列第3、4行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12D.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数”输入“4”,“行数”输入“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定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的“尺寸”区域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的“尺寸”区域中,“指定高度”输入“20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定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实线”,“粗细”选择“1.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线型”选择“实线”,“粗细”选择“0.5磅”,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定表格第1行第2、3列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选定表格第1列第3、4行单元格,执行“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 第17题:

    问答题
    合并表格第1列第2~4行单元格、第5~7行单元格、第8~9行单元格;将合并后单元格中重复的厂家名称删除、只保留一个;将表格中第1行和第1列的所有单元格巾的内容水平居中,其余各行各列单元格内容中部右对齐;表格所有框线设置为红色1磅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选中表格第1列第2~4行单元格并单击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再将合并后单元格中重复的厂家名称删除、只保留一个:同样的方法实现对第5~7行单元格、第8~9行单元格的操作。
    步骤2:选中表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浮动菜单小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水平居中】命令,选中除第一行和第一列之外的所有单元格,然后单击右键,弹出浮动菜单,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中部右对齐】命令。
    步骤3:选中表格,单击“设计”选项中“绘图边框”按钮,设置线型为“单实线”、“1磅”,颜色为红色,选择“表格样式”分组中“边框”列表中的右下角箭头,在弹出的更多边框中选择“所有框线”。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分别用公式计算表格中2~4列的合计,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蓝色双实线、内框线为0.5磅红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表格第2列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打开【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在【数据】分组中单击“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ABOVE)”,用相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出第3列、第4列的合计结果。
    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双实线”,在“宽度”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中选择“蓝色”。
    步骤3: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0.5磅”,在“颜色”中选择“红色”,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在表格左侧添加1列;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5磅红色双窄线、内框线为1磅蓝色(标准色)单实线;为表格第1行添加“红色,强调文字颜色2,淡色40%”底纹。

    正确答案:
    步骤1:选中表格第一列,单击【布局】,【行和列】分组中的“在左侧插入”按钮,将会在表格的最后一列的右侧插入一个新列。
    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在【设计】,【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边框”按钮,弹出“边框与底纹”对话框。
    步骤3:在打开的“边框与底纹”对话框中将外框线设置为1.5磅红色双窄线、内框线为1磅蓝色(标准色)单实线,之后关闭对话框。
    步骤4:选中表格的第1行,在【设计】,【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底纹”按钮,弹…“边框与底纹”对话框。
    步骤5:在打开的“边框与底纹”对话框中将底纹设置为“红色,强调文字颜色2,淡色80%”。之后关闭对话框。
    步骤6: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并退出WOR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第2列、第7列、第8列列宽为l.7厘米、其余列列宽为l厘米、行高为0.6厘米、表格居中;设置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设置所有表格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第2、第7、第8列,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1.7厘米”;单击“行”选项卡,并指定高度为“0.6厘米”,设置“行高值是”为“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按照同样的操作设置其余列列宽为“1厘米”,行高为“0.6厘米”。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④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l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蓝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和内边框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
    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
    ⑤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一列宽为2.5厘米;设置表格所有内框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表格所有外框线为3磅黑色单实线,为第一个单元格(第一行、第一列)画斜下框线(1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第1列,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2.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3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黑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设置内部框线为“l磅”、“单实线”、“蓝色”。
    ④按题目要求为表格的单元格添加对角线。选中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边框”按钮,选择“斜下框线”选项,按照③中设置其框线类型为“1磅”、“单实线”、“蓝色”。
    ⑤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设置表格外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0.5磅红色单实线。按“金牌数”列以“数字”类型升序排序表格内容。

    正确答案:
    步骤1: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厘米”。
    步骤2:在“行”选项卡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3:选中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磅”。
    步骤4: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样式”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红色”,在“宽度”中选择“0.5磅”,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预览”的表格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添加内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5:将打开【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在【数据】分组中单击“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括框的“主要关键字”中选择“金牌数”,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升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6: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窗口中即可查看表格的最终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设置所有表格框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后7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③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④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2厘米”;单击“行”选项卡,并指定高度为“0.6厘米”,设置“行高值是”为“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
    ⑤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l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蓝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