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企业因生产需要7月份共从库存领取半成品A和B各400件(分别计价4 000元、6 000元),用于生产甲产品。已知半成品总账科目下仅有半成品A和半成品B,计算领用半成品会使得半成品科目借方减少( )元。A.10 000B.4 000C.6 000D.2 000

题目

某企业因生产需要7月份共从库存领取半成品A和B各400件(分别计价4 000元、6 000元),用于生产甲产品。已知半成品总账科目下仅有半成品A和半成品B,计算领用半成品会使得半成品科目借方减少( )元。

A.10 000

B.4 000

C.6 000

D.2 000


相似考题
更多“某企业因生产需要7月份共从库存领取半成品A和B各400件(分别计价4 000元、6 000元),用于生产甲产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定甲产品生产分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半成品收发通过半成品库进行。两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定额成本和本月发生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答案:
    解析:



  • 第2题:

    (二)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的生产计划如下:丙车间出产量为1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定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乙车间投入量为1000件;甲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5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

    甲车间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出产量是()件。

    A.1300
    B.1480
    C.1600
    D.1650

    答案:C
    解析:
    甲车间的出产量=后续车间的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销量+(本车间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1000+500+(200-100)=1600

  • 第3题:

    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计划。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生产计划如下:丁车间出产量为2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期末在制品定额为300件,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丙车间投入量为2000件:乙车间半成品外售量为1 0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4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200件。
    该企业应最后编制( )的生产作业计划。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在制品定额法。该车间应最后编制甲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就是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量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次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 第4题:

    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计划。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生产计划如下:丁车间出产量为2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期末在制品定额为300件,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丙车间投入量为2000件;乙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10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4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200件。

    该企业运用提前期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推测该企业属于( )类型企业。

    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成批生产
    D.小批量生产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中提前期法。提前期法又称累计编号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故选C。

  • 第5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位利润分别是300元、200元,该公司有两个机械加工中心Ⅰ和Ⅱ,它们每天工作的有效工时分别为20小时、18小时。甲、乙产品都需经过这两个中心加工,生产每单位产品甲在加工中心Ⅰ需要1小时,在加工中心Ⅱ需要3小时。生产每单位产品乙在加工中心Ⅰ和Ⅱ各需要2小时和1小时。根据市场调查,产品甲的日需求量不会超过5单位,产品乙则无论生产多少都能售完。利润最大的生产方案是( )。

    A.每天生产产品甲4.2单位,乙8.6单位
    B.每天生产产品甲4.6单位,乙6.8单位
    C.每天生产产品甲3.6单位,乙7.5单位
    D.每天生产产品甲3.2单位,乙8.4单位

    答案:D
    解析:
    设甲产品生产X单位,乙产品生产y单位,则有:x+2y≤203x+y≤18x≤5解得:x=3.2,y=8.4

  • 第6题:

    企业在采购时,()是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是生产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和主产品的结构以及库存情况逐步推导出生产主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过程。

    • A、物料需求计划采购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为()。

    • A、55%
    • B、19.5%
    • C、15%
    • D、30%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贡献边际率为()。

    • A、55%
    • B、19.5%
    • C、15%
    • D、30%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直接人工小时10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1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2小时和B产品6小时。要求: 做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正确答案: 单位贡献边际:A产品=20—16=4(元)
    B产品=30—21=9(元)
    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A产品=4/2=2(元)
    B产品=9/6=1.5(元)
    因为A产品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大于B产品,所以,应选择A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

    B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C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D

    需将各步骤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产成品和本步骤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需将各步骤生产费用合计在本步骤完工半成品和本步骤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第11题:

    单选题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为()。
    A

    55%

    B

    19.5%

    C

    15%

    D

    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4、5、6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

    甲产品

    B

    乙产品

    C

    丙产品

    D

    丁产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其中第一生产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步骤将A半成品加工为B半成品,第三步骤将B半成品加工为甲产品。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若每一生产步骤的狭义在产品材料投料比例和完工产度均为50%。20×2年6月的有关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6月份第二生产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件。

    A、320
    B、210
    C、60
    D、130

    答案:B
    解析:
    在第二个步骤中,广义在产品包括本步骤的在产品、本步骤完工的产品和下一步骤的在产品,并且本步骤的完工产品和下一步骤的在产品本身就是第二步骤的完工产品,所以第二生产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80×50%+50+120=210(件)。
    【考点“平行结转分步法”】

  • 第14题:

    某企业生产4种产品,每种产品下各分别有3个、5个、2个、6个品牌,该企业的产品组合长度为( )。

    A.4
    B.6
    C.14
    D.16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产品组合的长度。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产品组合长度为3+5+2+6=16。

  • 第15题:

    (二)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的生产计划如下:丙车间出产量为1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定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乙车间投入量为1000件;甲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5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

    该企业首先编制()的生产作业计划

    A.甲车间
    B.乙车间
    C.丙车间
    D.丁车间

    答案:D
    解析:
    在制品定额法采用的是工艺反顺序法,顺次决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因此应该首先编制丁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

  • 第16题:

    甲、乙两条生产线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其中甲生产线生产A、B产品的效率分别是乙生产线的2倍和3倍。现有2种产品各X件的生产任务,企业安排甲和乙生产线合作尽快完成任务,最终甲总共生产了1.5X件产品。问乙在单位时间内生产A的件数是生产B件数的多少倍?

    A.4/3
    B.5/3
    C.3/4
    D.3/5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
    第二步,设乙单位时间内生产A的件数为1,B的件数为m,则甲生产A、B的效率分别为2、3m。要想两个企业尽快完成任务,且甲最终生产了1.5X件产品,则甲让负责生产B,生产完B之后再去帮乙完成A。则根据甲、乙所用的时间相等列方程:,化简可得m=,因此乙单位时间内生产A的件数与B的件数之比为1:m=3∶4 。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7题: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直接人工小时10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1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2小时和B产品6小时。要求: 做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正确答案: 单位贡献边际:A产品=20—16=4(元)
    B产品=30—21=9(元)
    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A产品=4/2=2(元)
    B产品=9/6=1.5(元)
    因为A产品单位定额工时的贡献边际大于B产品,所以,应选择A产品。

  • 第18题:

    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4、5、6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 A、甲产品
    • B、乙产品
    • C、丙产品
    • D、丁产品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CSP-1抽样方案适用于:()。

    • A、准备寄货的库存成品
    • B、连续生产的半成品
    • C、Lotby Lot生产的产品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CSP-1抽样方案适用于:()。
    A

    准备寄货的库存成品

    B

    连续生产的半成品

    C

    Lotby Lot生产的产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4种产品,每种产品下分别有3个、5个、2个、6个品牌,该企业的产品组合长度为(  )。
    A

    4

    B

    6

    C

    14

    D

    16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企业在采购时,()是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是生产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和主产品的结构以及库存情况逐步推导出生产主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过程。
    A

    物料需求计划采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家电生产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12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5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3小时和B产品4小时。作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正确答案: 相关业务量:
    A产品=12000/3=4000
    B产品=12000/4=3000
    贡献毛益总额:
    A产品=(20-16)x4000=16000元
    B产品=(30-25)x3000=150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大,所以应选择A产品进行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