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民族企业发展迅速,但战后很快走下坡路。其直接原因是(  )

    A.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答案:B
    解析: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资本主义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而很快萧条下去。因此,正确答案是B。

  • 第2题:

    试述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 (1)发展状况: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具体有以下表现:发展短暂。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合理。民族工业大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广大内地较少。
    (2)发展原因:
    1)社会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等。
    2)客观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3)直接动力: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所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等,“实业救国”不仅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级爱国人士的共同要求。
    4)思想方面:“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这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思想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一些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和民族资产阶级一道投入新式工业。但由于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畸形发展的原因。
    (3)历史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发展,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 第3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商业贸易曾经出现过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 B、削弱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阶级基础
    • C、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 D、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新中国成立前10年,我国民族工业呈现何种状况?试分析原因。新中国成立后10年,我国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什么道理?


    正确答案: 前10年状况、原因:
    ⑴状况:民族工业处于严重萎缩状态,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基本上破产、停滞;
    ⑵原因:
    ①列强的长期掠夺,尤其是日本侵华期间的经济掠夺和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商品的涌入,使民族工业根本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②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发展,使大批企业破产;
    ③长期的战乱、动荡;
    后10年的发展:
    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⑵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⑶先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
    ⑷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说明了:
    ⑴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⑵20年间工业的衰败与繁荣,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 第6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
    • 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

    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

    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C

    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商业贸易曾经出现过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民国初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

    采煤业和运输业

    B

    纺织业和面粉业

    C

    化工业和橡胶业

    D

    皮革业和卷烟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③北洋军阀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②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交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③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12题:

    单选题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

    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商业贸易曾经出现过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A

    B



  • 第14题:

    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后所受的打击也最严重,这主要说明()

    •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
    •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关系
    • C、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
    • D、民族工业应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发展。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C、地主资产阶级的经济
    • D、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③北洋军阀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民国初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A、采煤业和运输业
    • B、纺织业和面粉业
    • C、化工业和橡胶业
    • D、皮革业和卷烟业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

    化工和火柴

    B

    纺织和面粉

    C

    造纸和纺织

    D

    榨油和制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 (1)发展状况: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具体有以下表现:发展短暂。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合理。民族工业大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广大内地较少。
    (2)发展原因:
    ①社会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等。
    ②客观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③直接动力: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所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等,“实业救国”不仅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级爱国人士的共同要求。
    ④思想方面:“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这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思想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一些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和民族资产阶级一道投入新式工业。但由于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畸形发展的原因。
    (3)历史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发展,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由此推断()
    A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B

    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C

    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D

    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