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公元841年,西周爆发(),反对周厉王,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召伯虎盨,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伯虎为祭祀亡父所用,召伯虎曾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国君是()。

    A.周幽王

    B.周厉王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厉王逃走以后,朝政由()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 A、毅公、孝公
    • B、昭公、穆公
    • C、康公、厉公
    • D、周公、召公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召伯虎盨,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伯虎为祭祀亡父所用,召伯虎曾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国君是()。

    • A、周幽王
    • B、周厉王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这之后,朝政由()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 A、周公、召公
    • B、毅公、孝公
    • C、昭公、穆公
    • D、康公、厉公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概括《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主题。


    正确答案: 《召公谏厉王弭谤》通过周厉王不肯听从召公的劝说,坚持用高压政策止息民众的批评意见,最终被推翻,落得被流放的可悲下场的史实,告诫历代统治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第6题:

    西周时期的“共和”是指()共同辅政的时期。

    • A、叔公和伯公
    • B、召公和朱公
    • C、周公和召公
    • D、周公和朱公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填空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定为“____”,是我国历史上有正式纪年的开始。

    正确答案: 共和元年
    解析: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亡在彘,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共同执政处理国事,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前828),周宣王即位,共和时代结束。

  • 第8题:

    单选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厉王逃走以后,朝政由()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A

    毅公、孝公

    B

    昭公、穆公

    C

    康公、厉公

    D

    周公、召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概括《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主题。

    正确答案: 《召公谏厉王弭谤》通过周厉王不肯听从召公的劝说,坚持用高压政策止息民众的批评意见,最终被推翻,落得被流放的可悲下场的史实,告诫历代统治者:“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公元前842年,为反对(  )的暴政,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在西周首都镐京发生暴动,史称“国人暴动”。
    A

    周厉王

    B

    周幽王

    C

    周夷王

    D

    周厘王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此后实行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召共和”(政权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执政。《史记》记载,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 第11题:

    单选题
    西周时期的“共和”是指()共同辅政的时期。
    A

    叔公和伯公

    B

    召公和朱公

    C

    周公和召公

    D

    周公和朱公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史称“共和执政”,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周召共和后,周厉王被流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公元前771年被申候和犬戎所杀的西周君主是:()

    • A、周宣王
    • B、周穆王
    • C、周幽王
    • D、周厉王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以下哪一篇《诗经》中的怨刺诗不属于先秦君子公忠精神的表现()

    • A、《民劳》召穆公刺厉王
    • B、《抑》卫武公刺厉王
    • C、《关雎》文王刺厉王
    • D、《桑柔》芮伯刺厉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析《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用比喻、议论、劝诫进行说理的技巧。


    正确答案: 《召公谏厉王弭谤》主要记叙了召公与厉王就“弭谤”问题的两段对话,代表了《国语》的记言特色。首先,召公以“民不堪命”劝诫厉王。在厉王采用高压政策“弭谤”之后,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弭谤”的严重性;“川壅溃,伤人必多。”接着对“为川者”和“为民者”加以论议,说明“导”与“宣”才是正确的方法。然后又列举公卿、瞽、史等以各种方式向国君进谏,借古说今,劝诫厉王倾听民意。而后又以各种资用生成的议论来说明“国人谤王”是自然之理。最后,以“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警告厉王,“弭谤”的结果只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这篇作品在语言技巧上,有比喻、议论,有恳切的劝诫,有严峻的警告,逻辑性强,富于文采,很有说服力。

  • 第18题:

    单选题
    公元前771年被申候和犬戎所杀的西周君主是:()
    A

    周宣王

    B

    周穆王

    C

    周幽王

    D

    周厉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这之后,朝政由()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A

    周公、召公

    B

    毅公、孝公

    C

    昭公、穆公

    D

    康公、厉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厉王逃走以后,朝政由下列那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A

    昭公、穆公

    B

    毅公、孝公

    C

    康公、厉公

    D

    周公、召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公元前()年,西周爆发国人暴动,反对周厉王,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

    正确答案: 841,共和行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史称“共和执政”,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召伯虎盨,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伯虎为祭祀亡父所用,召伯虎曾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国君是()。
    A

    周幽王

    B

    周厉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