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更多“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段砖木混合结构

  • 第2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砖木混合结构

  • 第3题:

    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正确答案: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或称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

  • 第4题:

    汉简述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


    正确答案: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石制仿木结构遗存。雕刻精美,可用于墓前、祠庙前、或作为旌表之用而建于里门之前。
    代表实例: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四川梓潼李业阙。

  • 第5题:

    我国古代的墓室结构依次经历了土穴墓、砖石墓、木椁墓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各自的特点。

    正确答案: 摄影测量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1.模拟摄影测量使用物理投影方式,使用纯光学、机械型的模拟测图装置,是完全的手工操作。
    2.解析摄影测量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坐标量测系统,是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模拟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正片或负片,都需要人工操作。
    3.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信息是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因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用计算机及其相应外部设备;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传统的产品只是该数字产品的模拟输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近代法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立法指导思想明确,强调中西结合;
    2、重视立法,但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立法程序;
    3、注重法律的全面制定,区分实体法与程序法,建立起了部门法体制;
    4、法律内容上中西混合,既有传统的封建法制规范,又有移植而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法制内容;
    5、立法与司法实践分离,司法实践严重落后于立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正确答案: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或称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我国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潮流三种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实例。

    正确答案: 1、宫殿式——仿古做法
    ▲特点:
    这类建筑尽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屋身尽量维持梁柱额枋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超越古典建筑的基本形体,基本保持着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
    ▲实例:南京中央博物院、南京国民党党史陈列馆等。
    2、混合式——折中主义
    ▲特点:这类建筑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并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建筑体型有功能空间确定,墙面大多摆脱檐柱额枋的构架式立面构图,代之以砖墙承重的新式门窗组合,或者添加壁柱式的梁柱额枋雕饰。屋顶则仍保持大屋顶的组合,或以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外观呈现出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可以说“混合式”是对“宫殿式”的一种改良。
    ▲实例:中山陵祭堂、老上海图书馆等。
    3、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装饰主义
    ▲特点:
    930’s年代,一种向国际式过渡的“装饰艺术(Art—Deco)”倾向的作品和地道的国际式作品也用过洋行建筑师的设计而纷纷出现和流行开来,很自然地为传统复兴建筑启迪了一条新路——仿“装饰艺术”做法的路子,即在新建筑的体量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传统装饰细节,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不再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的大屋顶,仅保留一些传统的余韵。
    ▲实例: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汉简述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

    正确答案: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石制仿木结构遗存。雕刻精美,可用于墓前、祠庙前、或作为旌表之用而建于里门之前。
    代表实例: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四川梓潼李业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正确答案: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主体建筑结构和附属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主体建筑结构:为了保证隧道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基本建筑结构,主要包括洞身衬砌和洞门结构。
    附属建筑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修建的辅助设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砖木混合结构、砖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第14题:

    我国古代建筑的三种结构形式及特点,优缺点


    正确答案: 穿斗式构架: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抬梁式构架: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 第15题:

    我国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潮流三种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实例。


    正确答案: 1、宫殿式——仿古做法
    ▲特点:
    这类建筑尽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屋身尽量维持梁柱额枋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超越古典建筑的基本形体,基本保持着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
    ▲实例:南京中央博物院、南京国民党党史陈列馆等。
    2、混合式——折中主义
    ▲特点:这类建筑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并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建筑体型有功能空间确定,墙面大多摆脱檐柱额枋的构架式立面构图,代之以砖墙承重的新式门窗组合,或者添加壁柱式的梁柱额枋雕饰。屋顶则仍保持大屋顶的组合,或以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外观呈现出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可以说“混合式”是对“宫殿式”的一种改良。
    ▲实例:中山陵祭堂、老上海图书馆等。
    3、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装饰主义
    ▲特点:
    930’s年代,一种向国际式过渡的“装饰艺术(Art—Deco)”倾向的作品和地道的国际式作品也用过洋行建筑师的设计而纷纷出现和流行开来,很自然地为传统复兴建筑启迪了一条新路——仿“装饰艺术”做法的路子,即在新建筑的体量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传统装饰细节,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不再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的大屋顶,仅保留一些传统的余韵。
    ▲实例: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等。

  • 第16题:

    简述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前后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阶段,“器物上感觉不足”而“师夷长技”,主要学习西方技术和自然科学。从甲午战争经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二阶段,“制度上感觉不足”而进行政治制度变革,主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在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文化上感觉不足”而从文化深层进行反思。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掀起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把近代学习西方发展到文化的最深层。

  • 第17题:

    问答题
    结合典型实例,简述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的表现特征和形成。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主要有三种表现特征:宫殿式;混合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形成原因主要是:1.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3.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4.建筑师的素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至原始社会晚期:历史上称其为:“构木为巢”时代,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以“减法式挖掘”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穴式”消极建筑文化。
    上升为以“加法式搭建”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积极建筑文化和居室文明,改进创造了三种住宅形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构成了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木构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像《诗·大雅·绵》所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构成了土窑,由穴居上升为半穴居;一种将“庐”衍化成可以拆卸、迁移的帐篷建筑形制,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基本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创造了有顶盖与四墙结合组成的建筑体,奠定了永久性“定居建筑”技术和“固守稳定”的文化思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进入古代高度文明阶段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第一阶段:转杯速度:30000~40000r/min;无排杂装置,头距小,自动化程度低。
    (2)第二阶段:转杯速度:50000~70000r/min;附排杂装置,头距增大,自动化程度较高。
    (3)第三阶段:转杯速度:80000~150000r/min;附高效排杂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佛教石窟三个高潮时期及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佛教石刻、石窟主要有三个高潮时期。
    (1)北朝
    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北朝,这个时期的代表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窟,特点是以清瘦为美,面部修长,鼻梁高挺,体态瘦削,衣纹密集,着偏袒右肩式袈裟,雕刻手法是平直雕刻手法。造像布局多以释迦摩尼为主座,两边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啊难、迦叶两位弟子,或者是三世佛题材。
    (2)盛唐
    第二期是盛唐,这个时期的代表是龙门石窟中的唐代龛窟。特点是壁画的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泽绚丽;各类人物造型、敷彩晕染、线描技巧等,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佛像的塑造手法向写实化的方向发展,脱俗的气氛有所淡化。
    (3)两宋
    第三个高潮时期是两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是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宋代造像。特点是造像审美意趣完全汉化、世俗化,造像典雅、精致、秀丽,肌体很少裸露,穿着较厚重汉化衣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 段砖木混合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正确答案: 砖木混合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近代南京的建筑风貌及形成背景。

    正确答案: “中国固有之形式”建筑创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1、教会学校建筑
    金陵大学:东大楼、北大楼、西大楼、实验室等
    金陵女子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
    2、纪念性、文化性建筑
    1926年开始建造的的中山陵-吕彦直
    谭延闿墓园(1935-1936年)-杨廷宝
    仰止亭、光化亭(1935-1936年)-刘敦桢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纪念堂、纪念塔(1928-1935年)-墨菲
    中山陵藏经楼(1936年)-卢树森
    3、政府部门的公署建筑
    铁道部、交通部、考试院、国民党党史陈列馆、中央博物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