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错
更多“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东晋政府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 )。

    A.以土为断
    B.侨置郡县
    C.移民戍边
    D.屯田

    答案:B
    解析:
    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这类郡县被称为侨置郡县。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后历经南北朝延续。

  • 第2题: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

    • A、初郡
    • B、侨郡
    • C、都护府
    • D、羁縻府

    正确答案:D

  • 第3题:

    要以()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A、凝聚人心
    • B、凝聚侨心
    • C、汇集侨智
    • D、发挥侨力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但没有对皇族的势力造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侨州郡县


    正确答案: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侨州郡多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侨州多以司、豫、兖、徐、青、并六州为名,侨郡、侨县更是不可胜数,由于侨州郡、县数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亦十分混乱。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过多次战乱,令致大量移民南迁,于是侨州郡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为解决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是裁撤或合并一些流寓性的地方机构,许多侨州郡县被省并。但在省并的过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县邑,转移给侨州郡管辖,使得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这样不仅没有彻底消除侨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长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统。

  • 第7题:

    简述发还代管侨房条件。


    正确答案: (1)代管时业主具有华侨身份。代管时不是华侨,代管后才成为华侨者除外。
    (2)代管房依法收归国有之后,原则上应维护国家所有权,但如产权人当时在国外或在港澳地区已取得华侨、港澳同胞身份,确未看到公告,后来要求发还时,可按有关规定办理。
    (3)对原华侨自住房,如产权人确需回国居住的,经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可视情况腾退;原自住房不只一处(包括在同一城市或不同城市)或一处面积较大的,经批准可腾退一处或其中一部分给产权人居住。
    (4)关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祖国统一大业有较大贡献和在海外有重大影响的华侨,如本人确需自住,要求发还私改(含改造起点以上的)和代管的华侨私房,可按适当放宽的原则腾退一处原自住房或一处原以自住为主、建筑结构相连的私房。这部分私房的处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侨务办公室在征得房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5)代管房是改造起点以上的出租房的,按照当时对华侨出租房屋进行改造的有关规定办理。
    (6)要求发还的侨房,必须交验证件,产权无纠纷,经审查属实。

  • 第8题:

    新会轻轨站位于()

    • A、圭峰路
    • B、新会大道
    • C、冈州大道
    • D、侨兴路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由德兴市场到新会汽车总站的合理行驶线路应是:()

    • A、东门路—侨兴北路—侨兴南路—车站
    • B、东门路—冈州大道中—中心南路—新会大道中—车站
    • C、东门路—冈州大道东—新会大道东—新会大道中—车站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
    A

    初郡

    B

    侨郡

    C

    都护府

    D

    羁縻府


    正确答案: C
    解析: 羁縻州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 第11题:

    多选题
    要以()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凝聚人心

    B

    凝聚侨心

    C

    汇集侨智

    D

    发挥侨力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但没有对皇族的势力造成影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闽台关系源远流长,福建对台工作“()”优势难以替代。

    • A、五缘
    • B、爱侨
    • C、护侨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东晋南朝政府是怎么解决侨州郡县问题的?


    正确答案: 推行"土断"政策,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理户籍并负担赋役,从东晋成帝到南朝陈文帝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曾进行过九次"土断",使侨州郡县逐步废止。

  • 第15题:

    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切实做好华侨华人特别是其新生代及新华侨华人的工作,引导更多的华侨华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 A、保护侨权
    • B、引进侨资
    • C、发挥侨力
    • D、维护侨益

    正确答案:C,D

  • 第16题:

    侨人


    正确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特指寓居南方之北来人口。西晋末中原大乱,自东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纷自北南奔,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置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准其暂挟注本郡,免除赋役。日久侨人安家定居,数经土断,多以其居地为籍,纳税服役同于郡县土著编户.土断东晋南朝撤消侨州郡县,将侨人编入所在郡县户籍,谓之土断。两晋、南朝时重要措施之一,即以土著为断。指以现居地为准,将人户著之于籍。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晋廷东迁后,北方侨人日回月徙,南方流民去来纷杂。侨州郡县无定界,侨人皆免调役。侨姓士族广占田园,隐匿人口,朝廷赋役日削。政府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成帝咸和中、咸康七年(341)、哀帝兴宁二年(364)和安帝义熙九年(413)多次实行土断。咸康七年(341年)诏核实编户,令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哀帝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初一庚戌日,桓温厉行土断,检括户口,称「庚戌土断」。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太傅刘裕再申前令,取消白籍,裁并侨州郡县,史称“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齐高帝建元三年(481)、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和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黄籍,或却而复注,故成效甚微。

  • 第17题:

    简述什么侨州郡县?


    正确答案: 永嘉乱后,晋室渡江南迁,暂处建康,中原人民大部分渡淮南迁,也有一小部分迁往辽东和河西地区。当地政府为了招抚流亡,安置世家大姓,即就地按原来籍贯的州郡县名设置政区,给予不纳税的待遇,称为侨置郡县。
    侨置郡县多集中于两点三线:即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三线是今汉中至成都、重庆;襄阳至江陵、武昌;当涂、扬州、镇江至常州。

  • 第18题:

    简述代管侨房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该行为是单方的意思表示,并非双方合意行为。(2)该行为是强制性行为。(3)代管之发生是基于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即所有人下落不明、所有权不清楚。(4)代管人在一定条件下取得代管房屋的所有权。“一定条件”包括:代管后判明系敌伪战犯等人之产业者;或者逾期无人申请发还或申请不成立者。

  •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从宝安体育中心到欢乐谷的可选择线路有()。

    • A、107国道→后海大道→侨城西街
    • B、107国道→深南大道→侨城西街
    • C、新湖路→创业一路→107国道→深南大道→侨城西街
    • D、新湖路→创业一路→宝安大道→深南大道→侨城西街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开侨中学正门出口的路名是()。

    • A、东兴大道
    • B、侨园路
    • C、祥龙中路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多选题
    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切实做好华侨华人特别是其新生代及新华侨华人的工作,引导更多的华侨华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A

    发挥侨力

    B

    引进侨资

    C

    保护侨权

    D

    维护侨益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东晋南朝政府是怎么解决侨州郡县问题的?

    正确答案: 推行"土断"政策,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理户籍并负担赋役,从东晋成帝到南朝陈文帝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曾进行过九次"土断",使侨州郡县逐步废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地方政府单位是()。
    A

    B

    土司

    C

    D

    侨州、侨郡、侨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