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事件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皖南事变下列事件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皖南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②③

题目
更多“下列事件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r />①九一八事变<br />②卢沟桥事变<br />③皖南事变<br ”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25℃时,jθ(Cl2/Cl-)=1.35827V,jθ(Br2/Br-)=1.065V,jθ(I2/I-)=0.5345V,则还原性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

    A..Cl->Br->I-

    B.Cl->I->Br-

    C.Br->I->Cl-

    D.I->Br->Cl-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 )。<br> A.青藏高原<br> B.云贵高原<br> C.黄土高原<br> D.内蒙古高原


    正确答案:A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第3题:

    某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有“先基址后间址”的寻址方式,基址寄存器为BR,形式地址为A,则有效地址为()。

    A.(BR)+A
    B.(BR+A)
    C.((BR)+A)
    D.((BR))+A

    答案:C
    解析:
    先基址,即基址寄存器内容加形式地址,(BR)+A;再问址,即EA=((BR)((BR)+A)。

  • 第4题: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表示△H=△H(AgBr,s)的反应()

    • A、Ag(aq)+Br(aq)AgBr(s)
    • B、2Ag(s)+Br2(g)2AgBr(s)
    • C、Ag(s)+Br2(l)AgBr(s)
    • D、Ag(s)+Br2(g)AgBr(s)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已知φθCl2/Cl-=1.36VφθBr2/Br-=1.07V。反应Br2+2Cl-=2Br-+Cl2是()进行。


    正确答案:向左

  • 第6题:

    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皖南事变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物质中,ΔfGθm=0的是()

    • A、Br2(g)
    • B、Br2(l)
    • C、Br2(aq)
    • D、Br–(aq)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事件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皖南事变 ④西安事变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①④②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Mohr method通常用于测定下列哪些离子()

    • A、Cl-,Br-,I-
    • B、Cl-,Br-,CN-
    • C、Cl-,Br-,I-,CN-
    • D、Cl-,Br-,I-,CN-SCN-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聚合物的内耗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为()。
    A

    SBR﹥NBR﹥BR

    B

    NBR﹥BR﹥SBR

    C

    NBR﹥SBR﹥BR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Mohr method通常用于测定下列哪些离子()
    A

    Cl-,Br-,I-

    B

    Cl-,Br-,CN-

    C

    Cl-,Br-,I-,CN-

    D

    Cl-,Br-,I-,CN-SCN-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离子色谱柱上,下列常见阴离子的保留时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F—,Cl—,Br—,I—

    B

    I—,Br—,Cl—,F

    C

    F—,C1—,I—,Br—

    D

    C1—,I—,Br—,F—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著名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七七事变、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

    B.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皖南事变

    C. 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

    D. 皖南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


    正确答案:B

    B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至此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四军军部所属兵力与国民党皖南部队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对这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为B项。

     

  • 第14题:


    为例,XML中是如何处理类似于HTML中的单边标记的?A.</br>B.
    /C.D.

    以<br>为例,XML中是如何处理类似于HTML中的单边标记的?

    A.<bf></br>

    B.<br>/

    C.<br/>

    D.<br<>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和<br>的区别是<p>插入了一个空行 
    • B、<p>和<br>的区别是<p>不是换行符,而<br>是 
    • C、<p>和<br>的区别就是<p>后面不能加入文字
    • D、<p>和<br>的区别就是<b>后面不能加入文字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

    • A、Br2(g)
    • B、Br-(aq)
    • C、Br2(l)
    • D、Br2(aq)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在反应Br2+2I-→2Br-+I2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r-获得电子是氧化型
    • B、Br2获得电子是氧化剂
    • C、I-失去电子是氧化剂
    • D、I2失去电子是氧化剂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下列聚合物的内耗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为()

    • A、SBR﹥NBR﹥BR
    • B、NBR﹥BR﹥SBR
    • C、NBR﹥SBR﹥BR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不用查表,将下列物质按其标准熵SmΘ(298.15K)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简单说明理由。 (1)K(s); (2)Na(s); (3)Br2(l); (4)Br2(g); (5)KCl。


    正确答案: 排序:(4)Br2(g);(3)Br2(l);(5)KCl;(1)K(s);(2)Na(s);
    理由:一般(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气态的大于液态的;液体的大于固体物质的;而当温度和聚集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的物质的熵大,原子序数大的大于小的。

  • 第20题:

    一载有电流I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和r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R=2r),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R和Br应满足()

    • A、BR=2Br
    • B、BR=Br
    • C、2BR=Br
    • D、BR=4Br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Co(en)2Br2]Br的名称是(), 其中心离子是(),配体是(),配位原子是N 和Br,配位数是()。


    正确答案: 溴化二溴一乙二胺合钴;Co3+;en、Br-;4

  • 第22题:

    单选题
    溴的乙酸-乙酸钠溶液和碘代甲烷反应的反应式为()。
    A

    CH3I+Br→CH3Br+I

    B

    CH3I+Br2→CHBr+I

    C

    C2H5I+Br2→C2H5Br+IBr

    D

    CH3I+Br2→CH3Br+IBr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事件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皖南事变 ④西安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皖南事变:1941年1月6日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