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汉代太学的管理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汉代的太学属于()。

    • A、官学
    • B、私学
    • C、书院
    • D、私塾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汉代的学校管理太学的管理


    正确答案: ①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种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向导作用。
    ②教师的管理:汉代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为祭酒。
    ③学生的管理:太学的学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由太常选送的。(正式生)二是有郡国县官选送的。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四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正式生)
    ④教学管理。

  • 第3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独尊儒术

  • 第4题:

    汉代太学的教学管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儒家经典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2、太学没有修学年限的规定。3、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4、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授课,或由高足弟子代为讲授。5、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有太常主持,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为“学选”。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

  • 第5题:

    汉代太学教师称为教授,都是著名的儒家经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汉代太学的考试方法主要“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汉代为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实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的察举选士制度,既是统治阶级的选官制度,有是其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通过这一制度,不仅选拔出了不少济世之才,而且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官学、私学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指挥、调控作用。
    (2)规范经学内容。为统一思想,汉代统治者积极采取措施,以规范经学内容,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其具体措施有:统一经学标准。规定严守“师法”、“家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汉代太学的教学管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儒家经典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2、太学没有修学年限的规定。3、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4、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授课,或由高足弟子代为讲授。5、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有太常主持,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为“学选”。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形式基本上用()。

    正确答案: 设科射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正确答案: 博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汉代的学校管理太学的管理

    正确答案: ①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种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向导作用。
    ②教师的管理:汉代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为祭酒。
    ③学生的管理:太学的学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由太常选送的。(正式生)二是有郡国县官选送的。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四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正式生)
    ④教学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汉代太学的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一)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建立: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设立,开始“为博士官置弟子五二人”。目标:兴办太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且也是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体制:太常是太学的行政长官,对太学行使管理,过问博士的选任罢免及太学生的选择、考试的推荐任用。
    (二)太学的师资管理。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与经学专业的设置相对应。
    1、博士的选任;
    2、博士的待遇;
    3、博士的职责与升迁。
    (三)太学学生的管理。
    1、太学生来源。有三种:选送生、规定秩级的官僚子弟,明经下第生。
    2、太学生学籍管理。一种是正式生,一种是非正式生。
    3、太学生的出路。
    (四)太学的教学管理。
    (1)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管理。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被列为规定教学内容是单一的儒学经典,即《五经》。
    (2)教学与考试。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鉴定学生文化程度的手段尤为重视。两汉太学最常用的考试形式是“设科射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汉代的博士是太学的专职教师,不是一种学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简述汉代为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实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的察举选士制度,既是统治阶级的选官制度,有是其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通过这一制度,不仅选拔出了不少济世之才,而且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官学、私学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指挥、调控作用。
    (2)规范经学内容。为统一思想,汉代统治者积极采取措施,以规范经学内容,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其具体措施有:统一经学标准。规定严守“师法”、“家法”。

  • 第15题:

    ()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正确答案:博士弟子制

  • 第16题:

    汉代太学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
    ②御定统一的经学教材。
    ③经学教学必须讲究师法家法,不得自行改动或客串到其他学派,门户之见极强。
    ④建立定期的考试制度。初时一岁一试,通过者委以官职,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是策试,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 第17题: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


    正确答案:设科射策

  • 第18题:

    简述汉代太学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采用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则称太学生、博士弟子、诸生、弟子。太学实际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 第19题:

    单选题
    汉代帝王幸学有视察太学教学的性质,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提倡尊经崇儒

    B

    参观太学

    C

    监督太学博士

    D

    指导教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汉代太学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 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采用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则称太学生、博士弟子、诸生、弟子。太学实际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

    正确答案: 设科射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正确答案: 博士弟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汉代太学建立于(),教师称为(),学生称为()。

    正确答案: 公元前124年,博士,弟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