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唯一新政措施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锦纶会馆是广州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哪一个行业的会馆,是广州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见证。


    正确答案: 丝织。

  • 第2题:

    弹性变形是指材料()。

    • A、受力而产生的变形
    • B、撤去外力后消失的变形与保留下来的变形
    • C、撤去外力后保留下来的变形
    • D、随外力的作用而产生,随外力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除了()。

    • A、奖励新著
    • B、奖励创办报刊 
    • C、京师大学堂
    •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惟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是()

    • A、准许上书言事
    • B、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 C、改革科举制度
    • D、改革国家财政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严复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戊戌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戊戌政变
    • B、百日维新
    • C、天京事变
    • D、北京事变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百日维新改革科举制度,开设()以选拔新政治人才。

    • A、经济特科
    • B、财政特科
    • C、外交特科
    • D、法律特科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戊戌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戊戌政变

    B

    百日维新

    C

    天京事变

    D

    北京事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A

    京师大学堂

    B

    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C

    改革财政

    D

    改革行政机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百日维新中颁布的新政内容没有涉及到的是:()
    A

    撤并政府机构

    B

    改革财政

    C

    改革政体

    D

    改革军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锦纶会馆是广州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哪一个行业的会馆,是广州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见证。

    正确答案: 丝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戊戌政变后,新政大部被废除,保留下来的是()
    A

    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

    B

    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C

    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D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弹性变形是指材料()。

    • A、受力而产生的变形
    • B、撤去外力后消失的变型与保留下来的变形
    • C、撤去外力后保留下来的变形
    • D、随外力的作用而产生,随外力去除而消失的变型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 A、百日维新发动时
    • B、百日维新失败后
    • C、辛亥革命前
    • D、辛亥革命后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唯一新政措施是()。

    • A、新式陆军
    • B、铁路矿务总局
    • C、高等学堂
    • D、京师大学堂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什么是“百日维新”?它为什么会失败?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正确答案:(1)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在103天里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因而被称为百日维新。(公元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皇帝向全国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接受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新政从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所以称“百日维新”。由于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又称“戊戌变法”。)
    (2)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上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推动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3)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 第17题:

    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 A、京师大学堂
    • 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 C、改革财政
    • D、改革行政机构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百日维新中颁布的新政内容没有涉及到的是:()

    • A、撤并政府机构
    • B、改革财政
    • C、改革政体
    • D、改革军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木活字印刷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

    • A、瑞安
    • B、平阳
    • C、苍南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A

    “新政”开展得很顺利

    B

    “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

    “新政”有章可循

    D

    “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A

    百日维新发动时

    B

    百日维新失败后

    C

    辛亥革命前

    D

    辛亥革命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百日维新改革科举制度,开设()以选拔新政治人才。
    A

    经济特科

    B

    财政特科

    C

    外交特科

    D

    法律特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百日维新”?它为什么会失败?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正确答案: (1)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在103天里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因而被称为百日维新。(公元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皇帝向全国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接受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新政从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所以称“百日维新”。由于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又称“戊戌变法”。)
    (2)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上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推动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3)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