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这是谁给苏轼词风的批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说这段话的人是

    A.晏殊

    B.苏轼

    C.秦观

    D.黄庭坚


    A

  • 第2题:

    5、“句读不葺之诗”中的“葺”的意义为 。

    A.修 饰

    B.整 齐

    C.重 叠

    D.寻 常


    古时候老百姓的房屋多盖以茅草,而茅草不能持久,一两年就要翻盖修葺,故“葺”以“艹”表意。后引申指对建筑物的维修。

  • 第3题:

    21、“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说这段话的人是

    A.晏殊

    B.苏轼

    C.秦观

    D.黄庭坚


    苏轼

  • 第4题:

    7、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提出:“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是将苏轼和唐代哪位诗人进行类比?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C

  • 第5题:

    宋词所谓“豪放派”与“婉约派”本质上来说其实不是风格的区分,而是作词理念的不同。仅从风格上说,苏轼的词很多并不“豪放”,但他“以诗为词”,用词来表现传统上由诗歌来表现的主题与情感,使词不再仅仅作为“艳科”而存在,为词家指出了一条新路。而且因为苏词的出现,词开始不完全依附于音乐,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提供诵读的书面文学。不过,苏轼这种种对词体的颠覆性创造在当时是引起巨大争议的,苏轼的弟子陈师道批评乃师的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也在《 》中说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


    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