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78岁,因胸闷、憋气半年余,加重伴咳黄痰4天人院,查体:BP 130/80 mmHg,P 9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以下哪些疾病A.冠心病心力衰竭B.急性心肌梗死C.肺心病D.肺栓塞E.慢性阻塞性肺病

题目

患者男,78岁,因胸闷、憋气半年余,加重伴咳黄痰4天人院,查体:BP 130/80 mmHg,P 9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以下哪些疾病

A.冠心病心力衰竭

B.急性心肌梗死

C.肺心病

D.肺栓塞

E.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78岁,因胸闷、憋气半年余,加重伴咳黄痰4天人院,查体:BP 130/80 mmHg,P 90次/分,双肺呼吸音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58岁。
    患者于3周前,因感冒后而咳嗽,音哑,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痰色黄稠,每到夜间咳嗽加重,伴口干渴,头痛,汗出,恶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
    查体:T37.8℃,P80次/分,R21次/分,BP150/90mmHg。神清,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辅助检查:WBC50×10/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上下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咳痰3周。
    (2)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3)血常规:WBC50×10/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二、西医鉴别诊断
    首先必须把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各有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3周前感冒,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故咳嗽、声音嘶哑;热邪灼津为痰则咳痰、痰黏难咳、痰多黄稠;风热之邪入里,卫表失和故汗出、恶风;风热上扰则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为风热犯肺、肺有痰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卫表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①肺炎;②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
    2.中医疾病诊断 咳嗽。
    3.中医辨证诊断 风热犯肺。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所选方剂名称 桑菊饮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桑叶10g、菊花10g、薄荷10g、连翘10g、前胡10g、牛蒡子6g、杏仁10g、桔梗10g、浙贝母10g、枇杷叶1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肺炎治疗
    1.卧床休息 进易消化食物,可给祛痰药物。
    2.抗菌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
    (二)高血压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
    2.降压药治疗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至少<140/90mmHg。可单独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 第2题:


    男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胸闷气短半年伴晕厥4天。患者半年前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天前上体育课时晕厥一次。当地医院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经治疗好转。查体:T 36.2℃,P 86次/min,R 21次/分,BP 120/70mm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整,心音低钝,主动脉瓣区闻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哪一项不是本病例的主要诊断依据
    A.呼吸困难、心绞痛:患者反复胸闷气短半年,活动后加重
    B.伴晕厥4天
    C.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
    D.主动脉瓣区闻4/6收缩期杂音
    E.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喘息3天”收住入院。3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夜间尤甚,咳大量黄脓痰,伴气急。查体:T37.4℃,P96次/分,R22次/分,BP 130/9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两肺叩诊过清音,血气分析示:PaO250mmHg,PaCO260mmHg。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问题:请写出该患者身体评估后视、触、叩、听诊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清理呼吸道无效

  • 第4题:

    患者,女,58岁。
    患者于3周前,因感冒后而咳嗽,音哑,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痰色黄稠,每到夜间咳嗽加重,伴口干渴,头痛,汗出,恶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
    查体:T37.8℃,P80次/分,R21次/分,BP150/90mmHg。神清,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辅助检查:WBC50×10/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上下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咳痰3周。
    (2)形体肥胖,声音嘶哑,口唇干燥,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3)血常规:WBC50×10/L,N0.80,L0.20,血沉5mm/h。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二、西医鉴别诊断
    首先必须把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有咳嗽、咳痰
    和发热等症状,但各有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3周前感冒,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故咳嗽、声音嘶哑;热邪灼津为痰则咳痰、痰黏难咳、痰多黄稠;风热之邪入里,卫表失和故汗出、恶风;风热上扰则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为风热犯肺、肺有痰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风热之邪未尽,循经入肺,肺失清肃,卫表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①肺炎;②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
    2.中医疾病诊断 咳嗽。
    3.中医辨证诊断 风热犯肺。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所选方剂名称 桑菊饮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桑叶10g、菊花10g、薄荷10g、连翘10g、前胡10g、牛蒡子6g、杏仁10g、桔梗10g、浙贝母10g、枇杷叶1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肺炎治疗
    1.卧床休息 进易消化食物,可给祛痰药物。
    2.抗菌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
    (二)高血压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
    2.降压药治疗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至少<140/90mmHg。可单独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 第5题:

    患者,男,79岁,慢性支气管炎20年,活动时气喘3年,加重伴咳黄黏痰3天。门诊查体:BP130/80mmHg,呼吸30次/分,HR118次/分,心律不齐,心界向左扩大。双肺呼吸音低,腹软,肝大肋下2cm,质软,脾未及,双下肢水肿(++)。目前恰当的处理是( )。

    A.使用足量的洋地黄类药物
    B.积极控制感染
    C.尽早使用血管扩张剂
    D.静脉使用(呋塞米)40mg,2次/日
    E.持续高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