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遵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的,以及缓刑考验期内违反规定的,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题目

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遵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的,以及缓刑考验期内违反规定的,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对
更多“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遵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正确答案:D
    【考点】缓刑
    【详解】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的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因此,A选项前半部分的说法是正确的。《刑法》第72条规定,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在缓刑期间再犯罪的,说明其并没有真诚的悔罪且具有再次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主观恶性较大,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A选项的后半句也是正确的,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经《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刑法》第72条第2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恃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因此8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2月25日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76条修改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 第2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适用。 A项,《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罪的(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违背了“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要求,不得再适用缓刑。故A项正确。
    B项,《刑法》第72条第2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故B项正确。
    C项,《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黑社会性质组织属于典型的犯罪集团,对其首要分子不得宣告缓刑。故C项正确。
    D项,《刑法》第76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此可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由专门的社区矫正机关来执行,并不是由公安机关进行考察。故D项错误。

  • 第3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C

  • 第4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适用。 A项,《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罪的(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违背了“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要求,不得再适用缓刑。故A项正确。
    B项,《刑法》第72条第2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故B项正确。
    C项,《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黑社会性质组织属于典型的犯罪集团,对其首要分子不得宣告缓刑。故C项正确。
    D项,《刑法》第76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此可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由专门的社区矫正机关来执行,并不是由公安机关进行考察。故D项错误。

  • 第5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答案:D
    解析:
    【考点】缓刑【详解】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的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因此,A选项前半部分的说法是正确的。《刑法》第72条规定,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在缓刑期间再犯罪的,说明其并没有真诚的悔罪且具有再次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主观恶性较大,不得再次宣告缓刑。A选项的后半句也是正确的,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经《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刑法》第72条第2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2月25日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76条修改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