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如果黏土土壤渗透系数为10-7~10-6cm/s,应采用人工防渗材料的渗透系数应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且其厚度不应小于()。

    A:1.0*10-6cm/s;2m
    B:1.0*10-6;2m
    C:1.0*10-5cm/s;1m
    D:1.0*10-5cm/s;2m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

    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粘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粘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粘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粘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说明,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 第3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厚勃土层(渗透系数豆10-7 cm/s ) 。

    A. 1m
    B. 2 m
    C. 3m
    D. 1.5m

    答案:A
    解析:
    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 m 辱和土层(渗透系数≤10^-7 cm/s),或2mm 犀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O^-10 cm/s。

  • 第4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 )。

    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指出,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 第5题:

    300万t垃圾填埋场项目
    【素材】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

    【问题】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 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 )。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该垃圾填埋场选址合理;所建设施不完善。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配备的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覆盖和封场系统。在本案例中,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约0.9m,不到1m,因此更应建立地下水导排系统并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地下水水位与基础层底部距离大于1m。此外,由于该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按照《标准》要求,应建立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来处理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D)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 -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旳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不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次经填埋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要求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渗滤液的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总量的0.5%,并不超过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该案例超过了0.5%。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考点分析】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和“二、项目分析(4)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的分析比选”。
    该题考查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及根据场址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而需要配套建设的设施。
    举一反三:
    根据《大纲》要求,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于场址的选择,出题角度经常为“给出不同场址的各类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选址”,来考查考生对场址选择的相关要求的掌握程度。
    为了便于记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笔者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50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详细内容参见GB16889—2008。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CD)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的是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处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衬层。该案例中,天然基础层厚度2.5m,饱和渗透系数为1.0X10-6cm/s,应釆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或者防渗能力更好的防渗衬层。
    举一反三:
    防渗衬层是指设置于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渗漏的垫层,可分为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笔者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层选择情况归纳如下(表1)。

    防渗衬层选择时可按照表1选择或者选择防渗能力更好的。对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防渗衬层的选择大家可以自行归纳。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旳垃圾为(AB)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A、B均为可直接进入该填埋场的垃圾,C的含水率过高,D不可进入,而对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则有三个条件的限制。
    举一反三:
    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
    (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
    ①含水率小于30%;②二噁英含量低于3μgTEQ/kg;③按照HJ/T300制备
    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
    (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
    ①按照HJ/T228-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
    检验指标;②按照HJ/T229-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③按照HJ/T276-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
    (3)经处理后,按照HJ/T 300-2006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②未经处理的粪便;③禽畜养殖废物;④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⑤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从两个角度考查了渗滤液的处理问题。①垃圾填埋场必须要有渗滤液处理装置。②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时,对于处理量的要求。
    举一反三:
    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考查角度较多,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注意:①到2011年7月1日以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自行处理渗滤液并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再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②年轻(5年以内)的垃圾填埋场和老(5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二者渗滤液组分的区别(表1)。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该题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外乎就是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并逐条分析。
    举一反三:
    大家在分析一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分析该项目会产生水、气、声、渣、风险、辐射中的哪些污染,然后逐个分析这些污染因素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生态、景观和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从这些角度入手,基本可以做到分析全面,没有遗漏。
    总而言之,该案例重点考查的是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希望诸位考生能以此题为例,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 第6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

    A:1m
    B:2m
    C:3m
    D:1.5m

    答案:A
    解析:
    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 第7题:

    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时,填埋区防渗层的常用防渗材料有()。

    • A、黏土
    • B、膨润土
    • C、土工膜
    • D、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
    • E、混凝土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基坑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

    • A、等于1.0×10-6cm/s
    • B、大于1.0×10-6cm/s
    • C、小于1.0×10-6cm/s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适用固结快剪或快剪试验进行抗剪指标测定的土类为()。
    A

    渗透系数小于10-6cm/s的粘土

    B

    渗透系数大于10-7cm/s的粘土

    C

    渗透系数小于10-8cm/s的粘土

    D

    渗透系数小于10-5cm/s的粘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基坑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
    A

    等于1.0×10-6cm/s

    B

    大于1.0×10-6cm/s

    C

    小于1.0×10-6cm/s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 10-6 cm/s,防渗层应采用的材料为( )。
    A

    天然材料衬层

    B

    复合衬层

    C

    双人工衬层

    D

    均可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应满足(   )要求。
    A

    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

    B

    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

    C

    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D

    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6.0m,渗透系数 K≤1.0×10-7cm/s

    B.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3.0m,渗透系数 K≤1.0×10-7cm/s

    C.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1.50m,渗透系数 K≤1.0×10-7cm/s

    D.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1.0m,渗透系数 K≤1.0×10-7cm/s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表7 ,重要防渗区的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季占主防渗层Mb>= 6.0m , Kζ1 X 10-7cmls; 或参照GB18598 执行。

  • 第14题:

    (2016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A.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1m的黏土层
    B.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2m的黏土层
    C.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D.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答案:C
    解析:
    防渗层两种情况:1m黏土层(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7cm/s);2mm人工材料(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10cm/s),选项C厚度不合要求

  • 第15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

    A.渗透系数≤10-7cm/s、厚度1m的黏土层
    B.渗透系数≤10-7cm/s、厚度2m的黏土层
    C.渗透系数≤10-10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D.渗透系数≤10-10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包括:①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③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⑦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等要求。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 0m,渗透系数K<=1.0×10-7cm/s
    B.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3. Om,渗透系数K〈=1.0×10-7cm/s
    C.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
    D.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 Om,渗透系数K〈=1.0×10-7cm/s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表7,重要防渗区的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 第17题:


    3 00万t垃圾填埋场项目


    【素材】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 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 1 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 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 000 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 000 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



    【问题】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 )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 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 )。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答:该垃圾填埋场选址合理;所建设施不完善。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配备的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


    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


    统、覆盖和封场系统。在本案例中,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约0.9 m,不


    到Im,因此更应建立地下水导排系统并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


    地下水水位与基础层底部距离大于1 m。此外,由于该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


    填埋厚度为25 m,按照《标准》要求,应建立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来处理


    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采用双层人T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答:不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次经填埋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要求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渗滤液的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总量的0.5%,并不超过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该案例超过了0.5%。


    5.答: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和“二、项目分析(4)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的分析比选”。该题考查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中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及根据场址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而需要配套建设的设施。举一反三:根据《大纲》要求,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于场址的选择,出题角度经常为“给出不同场址的各类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选址”,来考查考生对场址选择的相关要求的掌握程度。为了便于记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笔者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5 0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详细内容参见GB 16889-2008。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考查的是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处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衬层。该案例中,天然基础层厚度2.5 m,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6 cm/s,应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 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或者防渗能力更好的防渗衬层。举一反三:防渗衬层是指设置于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渗漏的垫层,可分为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笔者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层选择情况归纳如下(表1)。



    防渗衬层选择时可按照表1选择或者选择防渗能力更好的。对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防渗衬层的选择大家可以自行归纳。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A、B均为可直接进入该填埋场的垃圾,C的含水率过高,D不可进入,而对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则有三个条件的限制。举一反三: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①含水率小于300;②二口恶英含量低于3 μg TEQ/kg;③按照HJ/T 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①按照HJ/T 228-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②按照HJ/T 229-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③按照HJ/T 276-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3)经处理后,按照HJ/T 300-2006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②未经处理的粪便;③禽畜养殖废物;④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⑤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该题从两个角度考查了渗滤液的处理问题。①垃圾填埋场必须要有渗滤液处理装置。②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时,对于处理量的要求。举一反三: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考查角度较多,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注意:①到20 1 1年7月1日以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自行处理渗滤液并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再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②年轻(5年以内)的垃圾填埋场和老(5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二者渗滤液组分的区别(表1)。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该题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外乎就是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并逐条分析。举一反三:大家在分析一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分析该项目会产生水、气、声、渣、风险、辐射中的哪些污染,然后逐个分析这些污染因素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生态、景观和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从这些角度入手,基本可以做到分析全面,没有遗漏。总而言之,该案例重点考查的是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希望诸位考生能以此题为例,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 99-2001)。




  • 第18题:

    卫生填埋场若采用黏土作衬底材料,其渗透系数必须小于()。

    • A、10-8cm/s
    • B、10-7cm/s
    • C、10-6cm/s
    • D、10-5cm/s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某防渗体的渗透系数为5×10-6cm/s,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为反滤料,其渗透系数为1×10-4cm/s,系数A取10,则该反滤材料的透水性为()。

    • A、刚好满足要求
    • B、完全满足要求
    • C、不满足要求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土样采用南55型渗透仪在试验室进行渗透系数试验,试样高度为2.0cm,面积30cm2,试样水头40cm,渗透水量为每24h160cm3,该土样的渗透系数最接近()。
    A

    1.0×10-6cm/s

    B

    2.0×10-6cm/s

    C

    3.0×10-6cm/s

    D

    4.0×10-6cm/s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泥质防渗层应达到的渗透系数标准值为( )。
    A

    K≤1.0×10-6㎜/S

    B

    K≤1.0×10-7㎜/S

    C

    K≤1.0×10-8㎜/S

    D

    K≤1.0×10-9㎜/S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时,填埋区防渗层的常用防渗材料有()。
    A

    黏土

    B

    膨润土

    C

    土工膜

    D

    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

    E

    混凝土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防渗体的渗透系数为5×10-6cm/s,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为反滤料,其渗透系数为1×10-4cm/s,系数A取10,则该反滤材料的透水性为()。
    A

    刚好满足要求

    B

    完全满足要求

    C

    不满足要求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不定项题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设施底部不一定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基础防渗做好也行

    B

    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C

    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D

    集中贮存废物的场址基础防渗层为至少0.5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cm/s),或者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cm/s)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