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假定,洞口尺寸b×h=1000mm×2000mm,试问,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截面弯矩系数αM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09B. 0.15C. 0.

题目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假定,洞口尺寸b×h=1000mm×2000mm,试问,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截面弯矩系数αM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09
B. 0.15
C. 0.22
D. 0.27

相似考题
更多“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相关问题
  • 第1题:

    非抗震设计时,某顶层两跨连续墙梁,支承在下层的砌体墙上,如题31~34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墙梁洞口居墙梁跨中布置,洞口尺寸为b×h(mm×mm)。托梁截面尺寸为240mm×500mm。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分别为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和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GZ1为墙体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梁的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本题的墙梁设计,试问,下列说法中何项正确?(  )
    Ⅰ.对使用阶段墙体的受剪承载力、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可不必验算;
    Ⅱ.墙梁洞口上方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其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
    Ⅲ.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为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的50%;
    Ⅳ.墙体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s7.5级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在不加设临时支撑的情况下,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5m。

    A. Ⅰ、Ⅱ正确
    B. Ⅰ、Ⅲ正确
    C. Ⅱ、Ⅲ正确
    D. Ⅱ、Ⅳ正确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9条,当墙梁支座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可不验算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根据《砌规》第7.3.10条,当墙梁的墙体中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混凝土构造柱,且其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时,或当bf/h大于等于5时,可不验算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故Ⅰ对。
    根据《砌规》第7.3.12-5条,墙梁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故Ⅱ错。
    根据《砌规》第7.3.12-12条,托梁上部通长布置的纵向钢筋面积与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之比值不应小于0.4。故Ⅲ对。
    根据《砌规》第7.3.12-2条,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Mb10)。故Ⅳ错。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点为墙梁设计的基本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通过题干Ⅰ、Ⅱ、Ⅲ、Ⅳ四项中所提到的关键词;
    ②在规范中准确的找出其所在的位置,判断各选项说法是否正确。

  • 第2题:

    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图4-2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付Nl=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A..167.2
    B..149.6
    C..106.8
    D..92.6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已知外纵墙的窗间墙截面为1200mm×240mm(图),采用蒸压灰砂砖MU10和M5的混合砂浆砌筑,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 b×h=250mm×600mm,在梁端设置650mm×240mm×240mm预制垫块。由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支座反力80kN,上部传来作用在梁底窗间墙截面上荷载设计值为50kN。



    垫块外砌体面积的有利影响系数γ1最接近于( )。

    A..1.01
    B..1.04
    C..1.12
    D..1.29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4-8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 (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v=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140.71;246.99
    B..133.921;246.99
    C..140.71;216.99
    D..133.921;216.37

    答案:A
    解析:
    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
    V1=0.375×19.6×5.30+0.437×9.24×5.30=60.36kN;
    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
    V2=0.375×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
    VbA=V1+βvV2=60.36+0.6×133.92=140.71kN;
    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
    V1=0.625Q1l0=0.625×(19.60+9.24)×5.30=95.53kN;
    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
    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
    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
    VbB=V1+βvV2=95.53+0.7×216.37=246.99kN。

  • 第5题:

    某砌体结构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挑梁,如题1图所示,墙内设240mm×24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240mm×500mm,墙厚均为240mm。挑梁端部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Fk=16.5kN,均布恒荷载标准值(含梁自重)g1k=15.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k=6.8kN/m。试问,楼层挑梁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max(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计算。


    A. 95
    B. 90
    C. 85
    D. 80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4.2条,由于2.2hb=2.2×500=1100mm,l1=2700mm,l1≥2.2hb,因此根据《砌规》式(7.4.2-1),挑梁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为:x0=0.3hb=0.3×500=150mm,且0.13l1=0.13×2700=351mm,x0<0.13l1,故x0=150mm。其中,l1为挑梁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hb为挑梁的截面高度。因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取0.5x0=0.5×150=75mm。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3.2.5条和表3.2.5,挑梁倾覆力矩设计值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Mov=1.35×[16.5×(1.8+0.075)+15×1.8×(1.8/2+0.075)]+1.4×0.7×6.8×1.8×(1.8/2+0.075)=77.3+11.7=89.0kN·m。
      根据《砌规》第7.4.5条,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可按下式计算:
      Mmax=Mov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9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挑梁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距离的确定方法,得到倾覆点的位置;
      ②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的计算方法;
      ③挑梁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的确定方法。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挑梁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及挑梁的截面高度,得到梁的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x0。由于挑梁下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取原x0的一半。
      ②按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公式,计算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倾覆点截面产生的弯矩Mov,挑梁最大倾覆力矩设计值即为Mov。

  • 第6题:

    已知外纵墙的窗间墙截面为1200mm×240mm(图),采用蒸压灰砂砖MU10和M5的混合砂浆砌筑,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 b×h=250mm×600mm,在梁端设置650mm×240mm×240mm预制垫块。由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支座反力80kN,上部传来作用在梁底窗间墙截面上荷载设计值为50kN。



    假设垫块面积上由上部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轴向力N0=25kN,则与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两者合力所产生的偏心距e最接近于( )mm。

    A..27.1
    B..30.2
    C..33.5
    D..35.6

    答案:
    解析:
    {图}

  • 第7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总层数为6层的房屋,采用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某一榀框支墙梁剖面简图如题35图所示,墙体采用240mm厚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托梁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试问,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该榀框支墙梁二层过渡层墙体内,设置的构造柱最少数量(个),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
    B.7
    C.5
    D.3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第7.5.2条规定:①过渡层墙体内宽度不小于1.2m的门洞,洞口两侧宜设置构造柱,2个;②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位置设置构造柱,3个;③墙体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2个。故二层过渡层墙体内总共有7个构造柱。

  • 第8题:

    已知外纵墙的窗间墙截面为1200mm×240mm,采用蒸压灰砂砖MU10和M5混合砂浆砌筑如图4-17所示,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在梁端设置650mm×240mm×240mm预制垫块。由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支座反力80kN,上部传来作用在梁底窗间墙截面上荷载设计值为50kN。

    垫块外砌体面积的有利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4
    B.1.12
    C.1.21
    D.1.29

    答案:A
    解析:

  • 第9题:

    已知外纵墙的窗间墙截面为1200mm×240mm,采用蒸压灰砂砖MU10和M5混合砂浆砌筑如图4-17所示,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在梁端设置650mm×240mm×240mm预制垫块。由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支座反力80kN,上部传来作用在梁底窗间墙截面上荷载设计值为50kN。

    假设垫块面积上由上部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轴向力N0=25kN,则它与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l两者合力所产生的偏心距(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4.3
    B.57.1
    C.60.5
    D.75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为了承受门窗洞口上部墙体的重量和楼盖传来的荷载,在门窗洞口上沿设置的梁称为()。

    • A、圈梁
    • B、过梁
    • C、托梁
    • D、墙梁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当墙厚度h ≤240mm,梁跨 ≥6m时,下列构造中最佳构造措施是()

    • A、加大墙厚
    • B、在梁下的墙部位加设壁柱
    • C、在梁下支承面下的砌体设置混凝土垫块
    • D、同时在梁下支承处设置壁柱和混凝土垫块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墙梁设计,有下述不同的主张,其中何项组合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2008年真题] Ⅰ.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 Ⅱ.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1.8m,否则,应加设临时支撑。 Ⅲ.墙梁的托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 Ⅳ.某工程拟采用承重框支墙梁,托梁以上共有5层,各层层高均为3m,墙体计算高度与墙梁计算跨度比值为0.375,适合采用墙梁。
    A

    Ⅰ、Ⅲ

    B

    Ⅰ、Ⅳ

    C

    Ⅱ、Ⅲ

    D

    Ⅱ、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图所示,已知梁高h=500mm,跨度l=4m,梁支承长度240mm,墙体厚度h′=240mm,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1.5MPa,则屋面梁下墙顶截面的偏心距e值为(  )mm。


    A、47
    B、61
    C、120
    D、178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得,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 第14题:

    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下图所示。托梁截面bxhb=300mmx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i=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化=5.5kN/m2。作用于每层墙顶由楼板 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3=12.0kN/m和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
    假定,使用阶段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35kN/m,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130kN/m,墙梁的计算跨度I0=6.0m。试问,托梁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90
    B 200
    C 220
    D 240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7.3.6条,ψM=1.0

  • 第15题: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3.确定使用阶段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2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2P(kN/m)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44.04;9.9
    B、44.04;11.05
    C、52.85;9.9
    D、52.85;11.55

    答案:D
    解析:
    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Q2g=1.2×(2.61×3.0×2+3.8×3.3+4.8×3.3)=52.85kN/m;
    墙梁顶面作用的活荷载设计值为:Q2P=1.4×3.3×(2.0+0.5)=11.55kN/m。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6题:

    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下图所示。托梁截面bxhb=300mmx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i=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化=5.5kN/m2。作用于每层墙顶由楼板 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3=12.0kN/m和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
    试问,该墙梁跨中截面的计算高度H0(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6.0
    B 4.5
    C 3.5
    D 3.1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7.3.3条第1款:Ic=5400+600=6000mm,1.1In=1.1x5400=5940mmc故取I0=1.1In=5940mm
    根据《砌体规范》7.3.3条第3款,hW=2800mm<Io=5940mm,故hW=2800mm
    Ho=hw+0.5hb=2800+0.5×600=3100mm=3.1m

  • 第17题:

    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下图所示。托梁截面bxhb=300mmx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i=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化=5.5kN/m2。作用于每层墙顶由楼板 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3=12.0kN/m和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
    若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活荷载的
    组合系数ψc=0.7,试问,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0
    B 130
    C 120
    D 115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7.3.4条,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YC=1.35
    Q2=1.35∑gk+1.4ψc∑qk=1.35x(5.5×2.8×3+3×12)+1.4x0.7x3x6=128.6kN/m

  • 第18题:

    底部的框架-抗震墙房屋设计,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的是( )。

    A.钢筋混凝土托墙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B.过渡层的底板应少开洞,洞口尺寸不应大于600mm
    C.过渡层墙体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部位设构造柱
    D.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40mm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钢筋混凝土挑梁置于丁字形(带翼墙)截面的墙体上,端部设有构造柱,如图4-16所示;挑梁截面b×hb=240mm×450mm,墙体厚度均为240mm。屋面板传给挑梁的恒荷载及挑梁自重标准值为gk=27kN/m,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3.5kN/m。试问,该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65
    C.70
    D.75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钢筋混凝土挑梁置于丁字形(带翼墙)截面的墙体上, 端部设有构造柱,如图3-15所示;挑梁截面bxhb=240mmx450mm,墙体厚度均为240mm。屋面板传给挑梁的恒荷载及挑梁自重标准值为=27kN/m,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3.5kN/m。试问,该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0 (B)65 (C)70 (D)75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墙梁的设计内容包括()

    • A、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B、墙梁的托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C、墙梁墙体受剪承载力
    • D、托梁支座上方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 E、托梁在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关于墙梁设计,有下述不同的主张,其中何项组合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2008年真题] Ⅰ.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 Ⅱ.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1.8m,否则,应加设临时支撑。 Ⅲ.墙梁的托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 Ⅳ.某工程拟采用承重框支墙梁,托梁以上共有5层,各层层高均为3m,墙体计算高度与墙梁计算跨度比值为0.375,适合采用墙梁。

    • A、Ⅰ、Ⅲ
    • B、Ⅰ、Ⅳ
    • C、Ⅱ、Ⅲ
    • D、Ⅱ、Ⅳ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当墙厚度h ≤240mm,梁跨 ≥6m时,下列构造中最佳构造措施是()
    A

    加大墙厚

    B

    在梁下的墙部位加设壁柱

    C

    在梁下支承面下的砌体设置混凝土垫块

    D

    同时在梁下支承处设置壁柱和混凝土垫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