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间断性吞咽不顺三月就诊。查体: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此患者可能应该鉴别的疾病有:A、Barrett食管B、贲门失驰缓症C、食管裂孔疝D、弥漫性食管痉挛E、食管平滑肌瘤以下哪两项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A、胸部CTB、EUSC、食管吞钡D、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E、内镜检查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贲门失驰缓症,食管吞钡造影典型的表现为:A、食管下段充盈缺损B、食管下段粘膜串珠样改变C、食管下段呈鸟嘴样狭窄D、食管呈线性狭窄E、食管下段出现半月状压迹贲门失驰缓症

题目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间断性吞咽不顺三月就诊。查体: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此患者可能应该鉴别的疾病有:A、Barrett食管

B、贲门失驰缓症

C、食管裂孔疝

D、弥漫性食管痉挛

E、食管平滑肌瘤

以下哪两项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A、胸部CT

B、EUS

C、食管吞钡

D、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

E、内镜检查

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贲门失驰缓症,食管吞钡造影典型的表现为:A、食管下段充盈缺损

B、食管下段粘膜串珠样改变

C、食管下段呈鸟嘴样狭窄

D、食管呈线性狭窄

E、食管下段出现半月状压迹

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表现包括:A、咽下困难

B、疼痛

C、体重减轻

D、食物返流

E、贫血

贲门失驰缓症的治疗方法包括:A、早期患者行内科药物治疗

B、食管扩张治疗

C、内镜下治疗

D、放射治疗

E、外科治疗

对贲门失驰缓症治疗的评价正确的是:A、对贲门失驰缓症的治疗都属于姑息治疗

B、药物治疗可以恢复食管的正常蠕动

C、手术是贲门失驰缓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D、治疗目的是解除梗阻改善排空障碍

E、改良的Heler手术是常规治疗手段

改良的Heler手术的要点为:A、纵形切开肌层

B、保护迷走神经

C、一般不需加抗返流手术

D、术中要防止损伤膈食管韧带

E、防止粘膜损伤

贲门失驰缓症手术并发症包括:A、食管粘膜穿孔

B、返流性食管炎

C、食管裂孔疝

D、症状不解除

E、恶变


相似考题
更多“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间断性吞咽不顺三月就诊。查体: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5岁,因腹痛3月余入院,入院查体:ECOG评分1级,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5指可及,脾肋下3指可及,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检查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多发性占位病变,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血清LDH正常。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非霍奇金淋巴瘤”。该患者根据IPI应分为

    A、低危组

    B、中低危组

    C、中高危组

    D、高危组

    E、极高危组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男,36 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1 周,查体:T:38,4,颈部及右侧腹股沟区
    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最大 3cm*2cm,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2cm。活检证实淋巴瘤,
    该患者临床分期


    答案:
    解析:
    IIISB

  • 第3题:

    女性,50岁。间断上腹部隐痛10年余,冬春季节较明显,近半年自觉上腹疼痛加重,伴腹胀、厌食,体重下降,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胰腺炎
    B.消化性溃疡
    C.胃癌
    D.胃癌胰腺转移
    E.胃癌肝转移

    答案:D
    解析:
    1.因患者有间断上腹部隐痛10年余,冬春季节较明显,考虑为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2.患者近期自觉上腹疼痛加重,伴腹胀、厌食,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因十二指肠溃疡不会恶变,该患者考虑胃溃疡发生恶变;当肿瘤侵袭胰腺时可出现腰背部疼痛,超声内镜检查对肿瘤侵犯深度的判断准确率可达90%,有助于区分早期和进展期胃癌。
    5.弥散型胃癌恶性程度最高,因癌细胞呈弥散分布,无腺样结构,分化极差。晚期胃癌者血行播散可占60%以上,最常转移到肝,其次是肺,腹膜,及肾上腺,也可转移到肾、脑、骨髓等。
    6.该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手术禁忌证,目前最佳的治疗应手术治疗。

  • 第4题:

    NHL患者有发热,左侧锁骨上、双侧腋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脾未及胸腹部CT未见异常,临床分期属于 ( )

    A、Ⅱ期A

    B、Ⅱ期B

    C、Ⅲ期A

    D、Ⅲ期B

    E、Ⅳ期


    参考答案:D

  • 第5题:

    男性,41岁,无痛性进行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发现双侧颈部各1个2cm×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临床疑诊淋巴瘤

    下列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骨髓穿刺
    C.骨髓活检
    D.淋巴结穿刺物涂片
    E.淋巴结病理切片检查

    答案:E
    解析:
    1.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淋巴瘤的基本检查。表现:①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破坏;②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上述大量细胞浸润;③黏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2.找到里-斯细胞对霍奇金病的诊断有帮助。里-斯细胞大小不一,为20~60μm,多数较大,形态极不规则。胞质嗜双色性,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也可多叶或多核,偶有单核,核染质粗细不等,核仁可大达核的1/3。
    3.为了做好病期划分,除细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尚须做胸部X线摄片以除外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部病变。对膈上Ⅰ期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可做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围、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显影,CT较淋巴管造影为佳。淋巴管造影能显示淋巴结结构,有利于鉴别。超声显像仅能发现大于2cm的淋巴结并无法鉴别肿大原因。

  • 第6题:

    男性,41岁,无痛性进行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发现双侧颈部各1个2cm×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临床疑诊淋巴瘤

    为了临床分期,需要首选的进一步检查是
    A.剖腹探查
    B.腹部B超
    C.腹部CT
    D.淋巴造影
    E.胸部CT

    答案:C
    解析:
    1.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淋巴瘤的基本检查。表现:①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破坏;②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上述大量细胞浸润;③黏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2.找到里-斯细胞对霍奇金病的诊断有帮助。里-斯细胞大小不一,为20~60μm,多数较大,形态极不规则。胞质嗜双色性,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也可多叶或多核,偶有单核,核染质粗细不等,核仁可大达核的1/3。
    3.为了做好病期划分,除细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尚须做胸部X线摄片以除外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部病变。对膈上Ⅰ期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可做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围、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显影,CT较淋巴管造影为佳。淋巴管造影能显示淋巴结结构,有利于鉴别。超声显像仅能发现大于2cm的淋巴结并无法鉴别肿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