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策略有 ( )A、低温降低脑氧代谢率,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B、人工高血压适当提高脑血流灌注压以改善脑血流C、控制颅内压和脑水肿D、维持循环稳定和内环境的正常E、麻醉药及其他具有脑保护作用的药物

题目
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策略有 ( )

A、低温降低脑氧代谢率,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

B、人工高血压适当提高脑血流灌注压以改善脑血流

C、控制颅内压和脑水肿

D、维持循环稳定和内环境的正常

E、麻醉药及其他具有脑保护作用的药物


相似考题
更多“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策略有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何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脑损伤的部位?


    答案:
    解析:
    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由于选择性脑损伤的结果,凡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者,其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惊厥,对抗惊厥药不敏感,同时有前囟隆起,颅缝分裂等脑水肿症状体征;而病变在丘脑、脑干核等处者的特点则是惊厥持久,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但无脑水肿,颅内增高的症状体征。

  • 第2题:

    2、三种稻飞虱的防治策略有哪些区别?为什么?


    (一)种植抗虫品种(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 (三)提倡稻田放鸭,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和其他害虫。(四)药剂防治。常规农药在主害代2、3龄盛期,扑虱灵等药物卵孵高峰期用药。 1. 喷雾或浇泼:25%优佳安(扑虱灵+叶蝉散)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持效30-40天。加水75升喷雾或大水量(300~400升)泼浇。2.毒土: 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150克,加水稀释后拌和细土15~20公斤,撒于稻丛基部,株高封行后,田间无水时用此法效果好 3.喷粉: 2%叶蝉散粉剂,每亩3斤。

  • 第3题:

    1、下列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是

    A.原发性脑损伤

    B.继发性脑损伤

    C.慢性脑损伤

    D.A、B和C


    A、B和C

  • 第4题:

    学习的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路和(  )。

    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
    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只有组织策略属于认知策略。

  • 第5题:

    25、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脑室旁白质软化、颅内出血、出血性脑梗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