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各装了半杯水,把相同质量的小铜块、小铁块和小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结果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加最大的是( )。A.放入铜块的杯子B.放入铁块的杯子C.放入铝块的杯子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题目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各装了半杯水,把相同质量的小铜块、小铁块和小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结果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加最大的是( )。

A.放入铜块的杯子

B.放入铁块的杯子

C.放入铝块的杯子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因三物体质量相同,所以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最大的物体,使水面上升得最多,压强也增加得最大。
更多“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各装了半杯水,把相同质量的小铜块、小铁块和小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物理习题

    在三个杯中装满水,分别为甲, 乙,丙,并分别在三个杯中加入铜,铝,铁三种物质,水面相平,则没有加入物质前,三杯中,甲,乙,丙,哪个杯的体积最大?


    甲,铜球在的杯子体积最大

    记得高中学过;记得是铁密度最大,也就是丙体积最大

    您好!根据p=m/v可以知道相同质量的铜铁铝,铝球体积最大,排开水最多,其次分别是铁铜,所以水一开始最少的是铝球所在的杯子,最多的是铜球在的杯子。

  • 第2题:

    有甲、乙两只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杯的内半径分别是 5 厘米、8 厘米,甲杯中此前放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时, 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 3 厘米,然后将此铁块放入乙杯中。
    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
    A4 厘米
    B1 厘米
    C0.5 厘米
    D0 厘米


    答案:D
    解析:
    解析
    因为乙杯已经装满水,所以无论加入什么,乙杯的水位都不会发生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3题:

    实验材料:
    (1)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大杯2个;
    (2)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小杯2个;
    (3)足量色拉油;
    (4)足量蒸馏水。
    实验步骤:
    (1)1个大杯和1个小杯为一组,分成甲、乙两组;
    (2)小杯和大杯杯口均朝上放置;
    (3)将两组中的小杯分别放入本组的大杯中;
    (4)调整位置使得2个小杯在大杯中的位置均居中;
    (5)将色拉油缓缓倒入甲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6)将蒸馏水缓缓倒入乙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7)静置,从侧面水平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乙组中的小杯杯底仍可见。
    删除以下哪个实验步骤对得出实验结论没有影响?

    A.(2)
    B.(3)
    C.(4)
    D.(7)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重点在于色拉油的折射率几乎和玻璃的折射率相同,即光在杯中沿直线传播,是人眼无法分辨不同的物体,无论小杯的位置在哪,光穿过杯子是都会沿直线传播,即小杯的位置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4题:

    实验材料:
    (1)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大杯2个;
    (2)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小杯2个;
    (3)足量色拉油;
    (4)足量蒸馏水。
    实验步骤:
    (1)1个大杯和1个小杯为一组,分成甲、乙两组;
    (2)小杯和大杯杯口均朝上放置;
    (3)将两组中的小杯分别放入本组的大杯中;
    (4)调整位置使得2个小杯在大杯中的位置均居中;
    (5)将色拉油缓缓倒入甲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6)将蒸馏水缓缓倒入乙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7)静置,从侧面水平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乙组中的小杯杯底仍可见。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实验的目的?

    A.比较同体积色拉油与水的浮力大小
    B.观测不同液体在玻璃杯间的流动速度
    C.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
    D.检验玻璃在不同液体中的显色变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实验设计。
    人能看到物体的条件:①物体能够发光或反射、折射光线;②眼睛在光的传播路径上;③光学信号被眼睛感知并传至大脑皮层。
    本实验中:玻璃材质的杯子可以反射、折射光线;步骤(7)表示眼睛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光学信号是能被正常人所感知的。因此,研究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5题:

    4个杯子上各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四句话只能够有一句是真实的,则可以确定的是()。


    A. 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 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C. 所有杯子中都不是酸性溶液
    D. 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第一个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话是矛盾的,两句话中必有且只有一句为真。又因为“四句话只能够有一句是真实的”,所以第二和第三个杯子上的话必为假,那么第三个杯子中必是蒸馏水,由此可知第一个杯子上的话“每个杯子都是酸性溶液”为假,第四个杯子上的话“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为真,即四句话中,正确的是第四个杯子上的话,其余三个杯子上的话均为假,故本题选D。

  • 第6题:

    在商务餐中,如果在你的餐巾前有四个杯子,大杯,中杯,小杯以及高脚杯,那么红葡萄酒应该用()装。

    • A、大杯
    • B、中杯
    • C、小杯
    • D、高脚杯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一个杯子里装有水,水上有一块冰,此时水已满杯,当冰溶后:()

    • A、水不会溢出杯子
    • B、水会溢出杯子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测定土料含水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得()和干土质量。

    • A、水的质量
    • B、环刀质量
    • C、铝杯质量
    • D、铝杯+湿土质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四个杯子上各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只能够只有一句真实,则可以确定是()。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 B、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 C、所有杯子中都不是酸性溶液
    • D、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测定土料含水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得()和干土质量。
    A

    水的质量

    B

    环刀质量

    C

    铝杯质量

    D

    铝杯+湿土质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商务餐中,如果在你的餐巾前有四个杯子,大杯,中杯,小杯以及高脚杯,那么红葡萄酒应该用()装。
    A

    大杯

    B

    中杯

    C

    小杯

    D

    高脚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

    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小周有一杯浓度为27%的红糖水800克,小蔡有一杯浓度为33%的红糖水1200克,现在小周和小蔡分别取出相同重量的红糖水,小周把他所取出的红糖水倒入了小蔡的杯中,小蔡把她所取出的红糖水倒入小周杯中,此时,两人杯中的红糖水浓度相同,现在红糖水的’浓度是多少?( )

    A.30.6%

    B.30%

    C.29.6%

    D.29.1%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爸爸把两瓶容量相同的饮料分别倒进一个大玻璃杯和两个小玻璃杯,问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要一大杯饮料,还是要两小杯饮料。女儿小红告诉爸爸两种一样多,哪一种都可以。这表明小红的认知发展处于( )。
    ?

    A.感知运动期

    B.具体运算期

    C.前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实验材料:
    (1)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大杯2个;
    (2)相同的直筒型玻璃材质的小杯2个;
    (3)足量色拉油;
    (4)足量蒸馏水。
    实验步骤:
    (1)1个大杯和1个小杯为一组,分成甲、乙两组;
    (2)小杯和大杯杯口均朝上放置;
    (3)将两组中的小杯分别放入本组的大杯中;
    (4)调整位置使得2个小杯在大杯中的位置均居中;
    (5)将色拉油缓缓倒入甲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6)将蒸馏水缓缓倒入乙组两杯间的空隙直至没过小杯杯底;
    (7)静置,从侧面水平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乙组中的小杯杯底仍可见。
    为了得到实验结果,以下哪项是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

    A.光从液体进入固体时常会在两者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B.色拉油的折射率几乎和玻璃的折射率相同
    C.色拉油的流速小于蒸馏水的流速
    D.斜射到色拉油与玻璃交界面上的光的行进路线发生了偏折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实验设计。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
    色拉油的折射率几乎和玻璃的折射率相同,可将两者看做是同一种介质,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此时我们就无法分辨不同的物体了,就出现了甲组中的小杯杯底完全看不到了的现象。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16题:

    4个杯子上各写著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中只有一句真实,
      则可以确定的是:()

    A、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C、所有杯子中獅是酸性溶液
    D、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第一个杯子上的话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话互相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则第二个杯子和第三个杯子上的话是假话,因此得知第三个杯子是蒸馏水,第二个杯子中不是矿泉水。

  • 第17题:

    4个杯子上各写著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中只有一句真实,则可以确定的是:(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C.所有杯子中獅是酸性溶液
    D.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本能力中的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律。矛盾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或者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然后,根据题意,给出的四句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可知只需要找到矛盾的双方,再根据其他条件进行进行推理即可。A项“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和C项“所有杯子中獅是酸性溶液”,一句为真,一句为假。因此“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中不是蒸馏水”定为假。推出:第二个杯子中不是矿泉水,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故选D.

  • 第18题:

    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优,这说明情绪具有()

    • A、主观性
    • B、感染性
    • C、客观性
    • D、两极性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用规格相同的甲乙两个杯子放入其中,杯甲装糖水,杯乙装纯水,两者液面高度相同。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体的的液面高度将是()

    • A、甲杯高于乙杯
    • B、甲杯等于乙杯;
    • C、甲杯低于乙杯;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最终杯中水的温度与空气完全相同,结果杯中水的熵减少,这是否与熵增加原理矛盾?


    正确答案: 不矛盾。熵增加原理只对孤立绝热系统成立。而杯中的水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绝热系统,因而其熵是可以减少的。若将杯中的水可、和空气作为一个孤立系统,则系统达到平衡态时,总熵一定是增加的。

  • 第21题:

    单选题
    风向观测值是一个相对量值,一般来说风速的大小与风杯质量有关,当风杯半径一定时,()。
    A

    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大,风速极值小

    B

    风杯质量小,启动风速小,风速极值大

    C

    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小,风速极值小

    D

    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大,风速极值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有甲、乙、丙三杯水,甲杯的水量是乙杯的3/5,乙杯的水量是丙杯的5/6。为使三个杯子的水量相同,乙将1单位杯子的水倒入甲杯,丙杯要将(  )单位的水倒给甲杯。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三杯水的水量之比为3:5:6,最终要求甲、乙、丙水量相同,则每杯最后的水量为(3+5+6)÷3=14/3。乙杯需要倒给甲杯5-14/3=1/3,丙杯需要倒入甲杯6-14/3=4/3,即需要倒入4单位的水给甲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丁为四个质量相等的小铅块,其中,甲为圆球体,乙为正方体,丙为圆柱体,丁为椭球体。现将它们都放到热水中加热,直至热水沸腾,再同时取出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四个小杯的冷水中,则(  )所在水杯的水温度上升得最慢。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甲、乙、丙、丁是四个质量相等的小铅块,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因为相同体积的所有物体中,球的表面积最小,表面积越小散热越慢,所以圆球散热最慢。同时加热到水沸腾,说明四个小球进入冷水开始放热时初温度相等,因为圆球散热最慢,所以圆球体小铅块所在水杯的水温度上升得最慢。因此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