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

题目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

(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7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7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7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资料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资料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8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7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资料5:审计人员发现2017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
针对“资料2 ”,乙公司相关人员的说法中,能够解释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情形的有( )。

A.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

B.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

C.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

D.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相似考题

1.共用题干 (一)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1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3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借:银行存款320000贷:应收账款320000(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乙公司改变会计政策对2011年度财务报表项目造成的影响有:A:当年营业利润减少B:当年营业利润增加C:年末存货余额减少D:年末存货余额增加

3.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1)将2013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2)将201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3)将2013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4)将2013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3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3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3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1)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2)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3)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4)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4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3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5.审计人员发现2013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3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5”,对于来源于B公司的营业收入,审计人员应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有:A:检查有关销售合同和发票B:检查有关货运凭证和收款凭证C:询问相关人员,了解B公司在7至12月没有与乙公司业务往来的原因D:向B公司发函,要求回函说明2013年与乙公司发生的采购业务及年底应付款项的金额

4.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 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 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 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 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 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 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 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 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3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 借:银行存款320000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5”,审计人员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为:A、乙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 B、201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被高估 C、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被高估 D、2017年末坏账准备余额被低估

更多“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
    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
    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
    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
    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
    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
    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
    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
    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3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
    借:银行存款320000
      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在函证过程中实施的审计程序正确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C
    解析: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错误,应该由审计人员进行函证的控制(寄出);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错误,应该执行替代程序而不是马上确认坏账。

  • 第2题:

    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
    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
    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
    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
    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
    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
    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
    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
    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3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
    借:银行存款320000
      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3”,乙公司该类产品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的原因可能有:

    A、产品单位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B、产品销量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C、产品产量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D、产品售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答案:A,D
    解析: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BC产量与销售量不对公式产生影响。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1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3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借:银行存款320000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属于运用分析方法检查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程序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C
    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1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3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借:银行存款320000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5”,审计人员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为:
    A:乙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
    B:201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被高估
    C:201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被高估
    D:2011年末坏账准备余额被低估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2011年)2011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销售部经理负责公司销售业务。具体的产品销售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谈判决定。
    “资料1”所述情况违反了内部控制的要求,具体是( )。

    A.实物控制
    B.业务授权控制
    C.独立检查
    D.凭证与记录控制

    答案:B
    解析:
    选项B,销售折扣要经过授权批准,不能由销售人员直接决定。

  • 第6题:

    2009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根据回函内容,编制了应收账款函证汇总分析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中,审计人员编制的应收账款函证汇总分析表按来源进行分类应该属于( )

    A.实物证据
    B.口头证据
    C.亲历证据
    D.环境证据

    答案:C
    解析:
    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时亲眼目击、亲自参加或亲自动手取得的证据。例如,审计人员监督财产物资盘点;审计人员观察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情况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亲自动手编制的计算表、分析表等而取得的审计证据。

  • 第7题: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

    (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7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7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7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资料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资料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8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7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资料5:审计人员发现2017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
    针对“资料5”,对于来源于B公司的营业收入,审计人员应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有( )。

    A.检查有关销售合同和发票

    B.检查有关货运凭证和收款凭证

    C.询问相关人员,了解B公司在7至12月没有与乙公司业务往来的原因

    D.向B公司发函,要求回函说明2017年与乙公司发生的采购业务及年底应付款项的金额

    答案:A,B,C,D
    解析:
    ABCD均属于收入的审计程序。

  • 第8题:

    2010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抽查了发运凭证、客户订货单、贷项通知单和请购单等文件。
    针对“资料1”,审计人员抽查的文件中,和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相关的有( )。

    A.发运凭证
    B.客户订货单
    C.贷项通知单
    D.请购单

    答案:A,B,C
    解析:
    选项D属于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中的凭证。

  • 第9题:

    2009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对财会部门编制的应收账款明细表进行了复算,并与应收账款总账和报表进行了核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中,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取证方法有( )

    A.检查
    B.(重新)计算
    C.观察
    D.分析

    答案:A,B
    解析:
    检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重新计算----以手工方式或使用信息技术对有关数据计算的正确性进行核对。

  • 第10题:

    共用题干
    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1)将2013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2)将201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3)将2013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4)将2013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3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3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3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1)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2)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3)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4)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4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3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5.审计人员发现2013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3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3”,审计人员为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应重点审查的文件资料和账簿有:
    A:销售发票
    B:销售合同
    C:发运凭证
    D: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答案:A,B,C,D
    解析:

  • 第11题:

    不定项题
    案例三(一)资料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货币资金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组抽取了部分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加以审核。2审计组检查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3审计组函证了银行存款余额。4审计人员对决算日前后数天所发生的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进行审查。(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在“资料2”中,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A

    编制或取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

    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否正确

    C

    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D

    检查银行存款收支凭证是否合规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案例三(一)资料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货币资金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组抽取了部分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加以审核。2审计组检查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3审计组函证了银行存款余额。4审计人员对决算日前后数天所发生的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进行审查。(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在“资料3”中,审计人员应函证的内容有:
    A

    某笔银行结算业务的真实性

    B

    银行存款账户信息

    C

    银行贷款的到期日.利率.贷款担保等信息

    D

    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

    (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7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7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7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资料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资料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8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7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资料5:审计人员发现2017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
    针对“资料3”,审计人员为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应重点审查的文件资料和账簿有( )。

    A.销售发票

    B.销售合同

    C.发运凭证

    D.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答案:A,B,C,D
    解析:
    销货单、销售发票、发运凭证等都能证明销售业务发生的原始证据,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是收入记录的载体,查账的基础。

  • 第14题:

    (2012年)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审计人员准备对固定资产实施监盘时,丙公司提出如下建议:
    ①对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重点抽查验证;
    ②对已安装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小范围内抽查验证;
    ③对可移动的固定资产,在小范围内抽查验证;
    ④对异地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抽查验证。
    丙公司提出的监盘建议,审计人员不应采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D
    解析:

  • 第15题:

    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
    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
    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
    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
    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
    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
    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
    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
    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3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
    借:银行存款320000
      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乙公司改变会计政策对2017年度财务报表项目造成的影响有:

    A、当年营业利润减少
    B、当年营业利润增加
    C、年末存货余额减少
    D、年末存货余额增加

    答案:A,C
    解析:
    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会使营业成本增加,存货成本降低。

  • 第16题:

    2009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对财会部门编制的应收账款明细表进行了复算,并与应收账款总账和报表进行了核对。 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取证方法有:

    A、检查
    B、(重新)计算
    C、观察
    D、分析

    答案:A,B
    解析:
    检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重新计算——以手工方式或使用信息技术对有关数据计算的正确性进行核对。

  • 第17题:

    2013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审计人员在对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了解到以下情况:
    ①生产车间工人提出原材料采购申请,经车间主任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②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审核相互独立;
    ③采购的原材料到货后,由财务部门负责验收;
    ④应付款项记账员负责签发付款支票。
    违反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C,D
    解析:

  • 第18题:

    某集团公司审计部派出审计组,赴下属子公司对其上一年度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属于:

    A:社会审计
    B:财务审计
    C:事后审计
    D:就地审计
    E:内部审计

    答案:B,C,D,E
    解析:

  • 第19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2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1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3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借:银行存款320000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在函证过程中实施的审计程序正确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C
    解析:

  • 第20题:

    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相关会计政策时获知,因近年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产成品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乙公司将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主营业务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相核对;
    ②将年度内各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
    ③计算销售毛利率,并与行业平均毛利率进行比较;
    ④抽取大额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记录,追查至销售发票存根和发货凭证。
    3.乙公司某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6%,审计人员经调查了解,发现该类产品的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5%。
    4.审计人员决定以积极函证方式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函证过程中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
    ①由乙公司出纳员负责填写信封并将询证函寄出;
    ②审计人员编制了函证汇总分析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③对一次函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的,再次寄出询证函;
    ④多次发函均未能收到对方复函的,建议乙公司作坏账处理。
    5.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审查时发现,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320000元,所作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3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0
    借:银行存款320000
      贷:应收账款320000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属于运用分析方法检查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程序有: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C
    解析:
    ①④属于“检查”,不是数字间的对比计算。

  • 第21题: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

    (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7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7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7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资料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资料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8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7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资料5:审计人员发现2017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
    “资料1”中,能够有效分析乙公司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合理性的程序有( )。

    A.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B.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C.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D.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答案:A,B,C
    解析:
    D是具体产品间比较,与总体合理性不相关。

  • 第22题:

    2018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资料1:审计人员为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实施了以下程序:

    (1)将2017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计算的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毛利率相比较;

    (2)将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与行业趋势相比较;

    (3)将2017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4)将2017年度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乙公司2017年产品售价没有变动,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且各月的收入水平均衡。以前年度7至10月是销售旺季,其收入通常达到全年收入的80%以上、2017年7至10月的销售收入与以前年度同期相差不大。乙公司管理人员对2017年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及各月收入水平趋于均衡的情况作出如下解释:公司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促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提出有效的淡季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了消费习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改善了淡季的销售业绩;公司对销售部门工作人员采取了更有效的淡季销售激励措施。

    资料3:对营业收入进行实质性审查时,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审查乙公司是否存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资料4: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2018年2月18日有一笔金额为500万元的销售退回记录,该笔销售原记录于2017年12月12日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

    资料5:审计人员发现2017年乙公司新增了客户B公司,1至6月B公司为乙公司带来60%以上的营业收入,7至12月乙公司没有来自B公司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底,乙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
    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对该笔销售和退回业务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时,应采取的审计程序有( )。

    A.向该笔销售业务对应的客户函证

    B.检查销售合同和货运凭证

    C.检查退货审批单和退货入库记录

    D.检查销售信用审批手续

    答案:A,B,C
    解析:
    销售退回的真实性是审查销售退回没有虚假记录,检查依据是退回过程中的原始证明文件。

  • 第23题:

    多选题
    某集团公司审计部派出审计组,赴下属子公司对其上一年度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属于:()
    A

    社会审计

    B

    财务审计

    C

    事后审计

    D

    就地审计

    E

    内部审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