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第 53 题 甲(15岁)主动邀约乙(20岁)把邻居 丙(3岁)绑架,向丙之父索要3万元赎金,在得 知丙父亲报警后甲将丙杀死。对甲行为的认 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应当对这种行为负刑事责任B.对甲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C.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对甲应当处死刑

题目

第 53 题 甲(15岁)主动邀约乙(20岁)把邻居 丙(3岁)绑架,向丙之父索要3万元赎金,在得 知丙父亲报警后甲将丙杀死。对甲行为的认 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应当对这种行为负刑事责任

B.对甲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C.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对甲应当处死刑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
[考点]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适用
[答案及解析] AC。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已满l4—16岁的人对绑架不负责任,但对故意杀人负责。故A、C项正确,B项错误。因甲未满l8周岁,故不适用死刑。D项错误。
更多“甲(15岁)主动邀约乙(20岁)把邻居丙(3岁)绑架,向丙之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15周岁)主动邀约乙(20周岁)把邻居丙(3岁)绑架,向丙之父索要3万元赎金。在得知丙父亲报警后甲将丙杀死。对甲如何认定处理?( ) A.甲应当对这种行为负刑事责任 B.对甲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C.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对甲应当处死刑


    正确答案:AC
    根据《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已满14~16的人对绑架不负责任,但对故意杀人负责。故A、C项正确,B项错误。因甲未满18周岁,故不适用死刑。D项错误。

  • 第2题:

    甲某与乙某系邻居,二人经常一起赌博,某次赌博,甲欠下乙五万元赌债,乙多次向甲催要未果。于是,乙于某日伙同朋友丙某,谎称打牌将甲约到丙家扣押,声称如不归还五万元的赌债,就不放甲回家,并让丙给甲的老婆打电话催甲的老婆筹钱还债。甲多次欲强行离开,被乙和丙联合制服而未能如愿。两天后,甲的老婆筹到两万元钱给乙,乙才让甲离开。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乙某构成绑架罪

    B.丙某构成绑架罪

    C.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AB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本题中丙和乙系共同犯罪,均构成非法拘禁罪而不是绑架罪。

  • 第3题:

    甲(17岁)和乙(17岁)、丙(18岁)商量,假装甲被绑架,让甲的父亲交出20万元,然后他们用这笔钱一起出去玩。甲、乙、丙共同向甲的父亲打电话,假装甲遭到了绑架,让甲的父亲交出20万元赎金。甲的父亲报案,甲、乙、丙被警方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构成犯罪,乙、丙构成了犯罪
    B.甲、乙、丙都构成了犯罪
    C.甲、乙、丙都构成了绑架罪
    D.甲、乙、丙构成了共同犯罪


    答案:B,D
    解析:
    甲、乙、丙三人都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 备刑事责任能力,三人共同虚构事实,诈骗甲父的财物,构成了共同犯罪。因为并不存在甲被绑架的事实, 所以,三人不构成绑架罪。

  • 第4题:

    甲出差前将家中一台彩电交邻居乙保管,在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认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格购得,对此( )。

    A.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
    B.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
    C.甲可要求乙赔偿责任
    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E.由于乙无权处分,所以甲不追认时,丙不能获得所有权

    答案:A,C
    解析:
    丙是善意取得,甲不能要求丙返还,但是甲可以要求乙赔偿。

  • 第5题:

    甲乙二人绑架丙,丙家人交付20万元赎金。甲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乙认为丙家人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在甲动手杀丙时,乙与丙联手将甲杀死。乙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 B、防卫过当
    • C、故意杀人罪
    • D、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甲、乙二人绑架丙,丙家人交付20万元赎金。甲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乙认为丙家人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在甲动手杀丙时,乙与丙联手将甲杀死。乙、丙杀死甲的行为性质属于()。

    • A、正当防卫
    • B、防卫过当
    • C、故意杀人罪
    • D、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甲、乙二人拦住丙某的汽车之后。持刀威逼丙某交出财物。结果丙只有几百块钱,甲、乙很不甘心。上车持刀威逼丙某开车回家,劫持丙某到其家中,拿走3万元现金。然后又拿着丙某的存折,挟持丙某到银行中取出20万元。另有一个30万元的存折一时无法取出。甲、乙把存折交给丙某,但要其打30万元的欠条。丙某被迫打了欠条以后,甲、乙才放了丙某,甲、乙的行为构成,定性不正确的是:()

    • A、绑架罪
    • B、绑架罪和抢劫罪
    • C、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
    • D、抢劫罪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甲出差前将家中一台彩电交邻居乙保管,在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认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格购得,对此()。

    • A、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
    • B、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
    • C、甲可要求乙赔偿责任
    • 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 E、由于乙无权处分,所以甲不追认时,丙不能获得所有权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甲在某风景区兴建别墅,与其邻居乙约定,乙不得在别墅前兴建房屋,以免妨碍眺望。半年后,乙将其房屋出售给丙,丙欲拆除旧房,兴建大厦。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甲可依据债权协议向乙提出异议,要求丙停工
    • B、甲可依据债权协议向丙提出异议,要求其停工
    • C、甲应与丙协商停工事宜
    • D、甲可依据债权协议向乙主张违约责任
    • E、丙不得兴建大厦

    正确答案:A,B,D,E

  • 第10题:

    单选题
    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万元不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10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

    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C

    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

    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甲、乙、丙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实施了共同绑架吴某的行为,已构成共同犯罪。但乙和丙误以为绑架吴某的行为是为了索要合法债务,因此乙和丙构成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甲与乙、丙在非法拘禁罪的范围内构成共犯,而非绑架罪的共犯。
    B项,绑架罪的既遂不需要实施勒索财物的行为,只要实际绑架了被绑架人就构成绑架罪的犯罪既遂。因此本案中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既遂,甲让乙、丙放人的行为也不构成绑架中止。
    C项,吴某回去路上溺水身亡,属于意外事件,吴某死亡与甲绑架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中断,甲不构成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
    D项,由于乙和丙构成非法拘禁罪,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因此无论甲的犯罪停止形态如何,由于乙和丙的绑架行为已经完成,即成立非法拘禁罪的既遂

  • 第11题:

    单选题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4年真题]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刑法》第17条第1、2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B两项,《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甲和乙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相互配合,共同实施了绑架并杀害丙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239条第1、2款的规定,乙已满16周岁,其绑架并杀害丙的行为应以绑架罪论处。根据《刑法》第17条,甲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其绑架并杀害丙的行为不能以绑架罪论处,而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CD两项,乙虽未直接实施杀害丙的行为,但根据共同犯罪的理论,部分行为全部责任,乙应当对共犯甲的共同犯罪行为负责,应当对其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甲和乙在故意杀人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盗窃了乙的手机,犯罪客体是乙的手机

    B

    乙将丙打成重伤,犯罪客体是丙的生命健康权

    C

    丙将丁绑架,犯罪客体是丁

    D

    丁与邻居发生矛盾,点燃邻居的房屋,犯罪客体是邻居的房屋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假设甲把乙的儿子带到丙家后,告知丙全部事实,并持刀威胁丙给乙打电话索要20万元,丙不得不给乙打电话。对于丙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与甲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C.可以按照丙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D.应当按照丙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BD
    丙是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 第14题:

    甲将乙(8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和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B.甲和丙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和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和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A,B,C
    解析:
    甲、丙之间在主观上有共同杀害乙的故意,并实施了共同杀害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但甲对乙的杀害行为被先前的绑架行为所包容,作为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而不单独定罪,故甲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 第15题:

    甲将乙(6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的父亲已经报案,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到了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B.丙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甲丙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D.甲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承继行为怎样构成共同犯罪,其关键在于承继行为加入的时间必须是在犯罪既遂之前。承继行为成立怎样的共同犯罪,需要具体分析。其中,在结合犯中,后行为人仅参与后一犯罪的,则不构成结合犯,仅成立后一犯罪。 A项错误。我国《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可以看出,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属于刑法规定的结合犯,属于科刑的一罪。本案中,甲绑架乙后,杀害乙的行为只构成绑架罪。 B项错误。如A项所述,甲属于结合犯,丙仅以帮助的故意参与后一甲杀死乙的犯罪的,仅成立后一犯罪。因此,丙不构成绑架罪,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C项错误。甲丙不构成绑架罪共犯,因为丙没有绑架乙的意思。同时,绑架罪既遂的标准是带着胁迫第三人的目的实力控制了人质。本案中,甲以向乙父勒索财物的目的将乙绑架到自己家中,已经构成了绑架罪既遂,后来丙参与杀害乙的,不属于承继的共同犯罪。因此,甲丙不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D项正确。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丙共同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并且均是以杀人的故意实施的,由于绑架后杀死被绑架人的属于结合犯,只构成绑架罪,甲的罪名是绑架罪,乙是故意杀人罪。但二人就相同的故意杀人罪部分,成立共同犯罪。

  • 第16题:

    以下几位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人欲绑架甲,甲拾起砖头猛击那人头部
    • B、有人偷乙家中的财物,乙向公安局报告
    • C、有人勒索丙,丙将那人表妹的钱拿走
    • D、有人将假货卖给丁,丁把那人商店的玻璃窗砸碎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甲欠乙2万元但甲不还,一日乙见甲的儿子丙(2岁)在路边玩就把丙抱走,然后打电话叫甲还钱。甲以绑架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接报后抓获乙并救出丙。经查,丙被限制人身自由3小时,期间未殴打。对乙应()处理。

    • A、以绑架罪
    • B、以非法拘禁罪
    • C、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 D、以拐卖儿童罪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 B、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 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 D、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乙两人路过丙家,发现丙家门口有一狗,甲便拾起石头向狗砸去,狗随即窜上来把乙咬伤,经查狗是丙替丁所养,则乙的损失,应当由()赔偿。

    • A、甲
    • B、甲和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

    • A、绑架罪
    • B、抢劫罪
    • C、敲诈勒索罪
    • D、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甲以伤害故意、乙以杀人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死亡,由于二人主观故意不同,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B

    乙误认为路边的皮包是他人遗失的,明知真相(皮包是丙的)的甲教唆乙将皮包拿走,甲和乙构成侵占罪的共同犯罪,甲另外构成盗窃罪

    C

    甲绑架丙的儿子后向丙勒索巨额财物,得知丙报警后,打算杀死丙的儿子。甲向好友乙述说要杀死丙的儿子的想法,乙遂帮忙掐死了丙的儿子,乙构成绑架罪,适用“杀死被绑架人”的法定刑

    D

    乙教唆甲实施抢劫,但甲实施抢劫时,刚好路过的乙发现被劫持者是自己的邻居,遂劝说甲停手,甲不从,将乙打昏后劫得财物,甲成立犯罪既遂,乙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依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二人主观故意不同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
    B项,甲教唆乙实施侵占行为,二人在侵占罪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由于甲是利用不知情的乙实施了盗窃行为,甲另外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C项,在结合犯的情形,承继人只对后一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也即乙只成立单独的故意杀人罪。
    D项,乙的劝阻行为并未消除先前教唆行为所引起的因果力,不成立有效的中止,而属于犯罪既遂。

  • 第22题:

    单选题
    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

    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

    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

    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

    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出差前将家中一台彩电交邻居乙保管,在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认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格购得,对此()。
    A

    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

    B

    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

    C

    甲可要求乙赔偿责任

    D

    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E

    由于乙无权处分,所以甲不追认时,丙不能获得所有权


    正确答案: A,D
    解析: 丙是善意取得,甲不能要求丙返还,但是甲可以要求乙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