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承运人甲班轮公司运输乙公司一批货物,为货物投保一切险,货到目的港后发现货物发霉变质,总损失10万美元。经检验属于承运船舶开航时船舱冷冻机已经失灵、货舱过于潮热造成的,收货人向承运人索赔,承运人甲公司只赔付了3万美元。收货人转而向保险公司索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货损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当承担全部保险责任B.保险公司应赔偿收货人7万美元损失,并可就该7万美元向承运人甲追偿C.如果收货人未经保险公司同意,已向甲公司表示放弃其余损失的赔偿要求,则保险公司可以不再承担保险责任D.如收货人未起诉承运人,保险

题目

承运人甲班轮公司运输乙公司一批货物,为货物投保一切险,货到目的港后发现货物发霉变质,总损失10万美元。经检验属于承运船舶开航时船舱冷冻机已经失灵、货舱过于潮热造成的,收货人向承运人索赔,承运人甲公司只赔付了3万美元。收货人转而向保险公司索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货损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当承担全部保险责任

B.保险公司应赔偿收货人7万美元损失,并可就该7万美元向承运人甲追偿

C.如果收货人未经保险公司同意,已向甲公司表示放弃其余损失的赔偿要求,则保险公司可以不再承担保险责任

D.如收货人未起诉承运人,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后再向承运人追偿时,以自已名义来起诉


相似考题
更多“承运人甲班轮公司运输乙公司一批货物,为货物投保一切险,货到目的港后发现货物发霉变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欧洲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进口一批服装,铁路运输方式,CIP价格条件,投保了陆运险。甲公司在收货时发现货物有部分短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A.甲公司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B.可以通过转移铁路运单转移货物的所有权

    C.货物交付后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

    D.承运人对货物的短少负有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C, D

  • 第2题:

    中国甲公司与希腊乙公司签订了出口啤酒花的合同,由“波浪”轮承运,货物投保了一切险,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因生产过程中水分过大,啤酒花到目的地港时已变质。依《海牙规则》及相关保险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本提单可通过背书进行转让
    B.因货物投保了一切险,保险人应承担货物变质的赔偿责任
    C.承运人没有尽到途中管货的义务,应承担货物途中变质的赔偿责任
    D.承运人对啤酒花的变质可以免责

    答案:A,D
    解析:
    本题涉及承运人的责任与免责、提单的种类、保险责任。A正确,从提单上的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的字样,可判断这是一个指示提单,此种提单在转让上的特点是需要背书才可以转让。B错,货物的损失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水分过大造成的,虽然货物投保了一切险,但发货人造成的损失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保险人不应承担货物变质的赔偿责任。C错,D对,虽啤酒花变质是在运输中产生的,但由于其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水分过大,属于货物的潜在缺陷,依《海牙规则》的规定,承运人是可以免责的。生产过程中水分过大属于发货人的责任。

  • 第3题:

    货到目的港后,买方发现货物短少,它可以向()索赔。

    A卖方

    B承运人

    C保险公司

    D目的港政府管理部门


    A,B,C

  • 第4题:

    中国甲公司与西班牙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三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并弃之码头,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虽然双方当事人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仍然需要适用《公约》
    B.因西班牙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和惯例的适用。A正确,由于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如当事人有其他规则的选择,则当事人的选择优先,当事人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但由于贸易术语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适用公约。B错,在CIF术语下,虽由卖方办理保险,但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卖方完成交货时,已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了,因此,途中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C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7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即使甲公司拒收,也应保全货物,而不能将货物弃之码头,扩大损失。D对,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2)D的规定,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卖方提供的包装不当,则应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 第5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D
    解析:
    A项:国际贸易术语只能部分地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在第12条的条件下,减损本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公约》第9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业已同意的任何惯例和他们之间确立的任何习惯做法,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据此,国际贸易术语作为国际惯例的一种,在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情况下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同时也部分地排除了《公约》的适用。但同时,《公约》中有关合同的成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救济等内容,国际贸易术语不涉及,仍然在国际货物买卖双方之间适用,因此说国际贸易术语只能部分地排除《公约》的适用,A项说法过于绝对。所以,A项错误。B项:CIF术语,中文意思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术语项下,由卖方办理保险,本题中,也即由法国乙公司投保。但同时,根据2000年通则的规定,CIF项下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2010年通则删除了以越过船舷为交货标准而代之以将货物装运上船。但无论如何,CIF项下,货物的风险转移是在装运港。本题中,在运输途中货物的风险已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因此,卖方乙公司不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所以,B项错误。C项: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0条的规定,接收货物是买方的一项义务。但接收不等于接受。同时,根据《公约》第86条的规定,如果买方打算行使合同或本公约规定的任何权利,他也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货物。本题中,因甲公司拒收货物导致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系买方甲公司没有履行《公约》规定的接收和保全货物的义务所致,卖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所以,C项错误。D项: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的规定,卖方有义务将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同时,根据《公约》第45条的规定,如果卖方不履行他在合同和本公约中的任何义务,买方可以违约救济。因此,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所以,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