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雷电的特点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就危害程度而言,雷电灾害是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我国每年将近1000人遭雷击死亡。雷击的破坏性与其特点有紧密关系。下列有关雷电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

    B每一次雷击放电的能量很大

    C雷击时产生的冲击过电压很高

    D雷电流陡度很大,即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很高

    E每次雷击放电的时间很短


    A,C,D
    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和冲击过电压高的特点

  • 第2题:

    雷电参数有哪几项()。

    A雷电波的速度

    B雷曝日及雷曝小时

    C雷电流的幅值和极性

    D雷电通道波阻抗


    A,B,C,D

  • 第3题:

    什么是雷电反击?预防雷电反击的措施有哪些?


    雷电流流过正常情况下处于低电位的导体(包括接地装置),造成电位升高,引起该导体向正常情况下处于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体放电的现象,叫雷电反击。 预防雷电反击的方法有:采用共用接地或瞬态共用接地方式

  • 第4题:

    雷电的危害有()、()、()。
    电作用的破坏;热作用的破坏;机械作用的破坏。

  • 第5题:

    1、试述雷电放电的基本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答:雷电放电的基本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放电三个阶段。(1)先导放电阶段——开始产生的先导放电是跳跃式向前发展。先导放电常常表现为分枝状,这些分枝状的先导放电通常只有一条放电分支达到大地。整个先导放电时间约0.005~0.01s,相应于先导放电阶段的雷电流很小。(2)主放电阶段——主放电过程是逆着负先导的通道由下向上发展的。在主放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先导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荷中和,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在主放电阶段,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过,主放电的时间极短。(3)余辉放电阶段——当主放电阶段结束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将继续沿主放电通道下移,使通道连续维持着一定余辉。余辉放电电流仅数百安,但持续的时间可达 0.03~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