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有时最好的毕业生也难通过面试,使他就业的梦想破碎。(fail, shatter )(中译英) ”相关问题
  • 第1题:

    面试热点:就业难,应该怎么办?

    【热点背景】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规模创历史新高。往年的三四月份,正是找工作的关键时刻,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现场招聘会开不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给高校毕业生求职带来困难。预计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教育部正全力帮助应届毕业生拓宽就业和升学渠道。对此,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措施,比如组织“特岗计划”等项目,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等等。通过不断开拓渠道,为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创造条件。

    【模拟试题】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现场招聘会开不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给高校毕业生求职带来困难。对此,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措施,开拓渠道,为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创造条件。假如你是某高校招生就业处的负责人,请问你会为提高本校的就业率重点做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案:
    解析:
    一、明确目标:

    作为招生就业处的负责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当前的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工作的重点。必须花大力气,用大功夫来认真把此项工作完成到位。

    二、工作重点:

    1、前期调研

    第一、通过大数据要了解我们学校当前毕业生的数量和就业的方向,以及就业意向。把就业、考研、创业等详细数据掌握到位,做好提前工作量。

    第二、通过抽样访谈了解目前学生们就业的困难在哪里?需要学校给与什么样的支持,做一个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2、安抚情绪

    通过《给学生们的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学生,学校会和他们一起努力渡过难关,希望大家能够一方面在家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另外一方面不要焦虑,积极就业。

    3、给与帮助

    第一、校企合作。多为学生召开一些线上的招聘会,并且在学校的就业网站及时去推送各种企业的招聘信息。

    第二、就业指导。设立高校毕业生专场。推出线上指导,组织百名职业指导师开设就业指导的云课堂,为毕业生提供足不出户、菜单式学习的网络平台。充分宣传和利用好“24365校园招聘服务”网站,该网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第三、、多渠道发展。除了线上招聘,还可以给予学生考研、考老师、考公务员等方向的指导,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第四、困难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学生申请相关的政策服务全兜底。

    4、跟进回访:

    每周定点跟进和回访统计好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 第2题:

    2016年面试热点:对慢就业现象,你怎么看

      模拟题

      近日,统计局在上海调查显示,部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打算在家休息或者外出游学一段时间。媒体将其称为“慢就业”。对慢就业现象,你怎么看?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慢就业——最近网上又出了个新词儿,叫“慢就业”。这个词儿的背景缘于近日统计局的一份调查结果。7月12日,统计局在上海作了个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打算在家休息或者外出游学一段时间。对此,有55.6%的受访家长表示,若理由充分会给予支持。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而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有着更为多元的打算:支教、游学、环游世界……


    答案:
    解析: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快发展、快节奏、快阅读……当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快,也就再无余隙打量沿途风景。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慢生活、慢节奏开始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倡导。慢就业的出现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其中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打算在家休息或外出游学一段时间。其中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有的人则想停下来休整休整,有的人则是希望在就业之前多进行有益的社会实践。对于慢就业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大学毕业是否选择马上就业,这是个人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有选择是否马上就业的自由,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人的选择的自由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二,选择慢就业其实折射的是就业观念的转变。社会上一般认可的就业观念是毕业就要工作。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先后经历了慎重择业、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变化,而现在的慢就业,其实是又一次就业观念的变化。慢就业等于是给了毕业生一个缓冲器,能够更好的找到前进的方向,也能让自己更多的感知社会,增加阅历。当然,慢就业这一观念也只能是经济上富裕的孩子才有条件付诸实践。

      第三,慢就业其实是慢生活理念的一个缩影、一个折射。这些年来,快成了我们的主基调,经济发展要“快”,办事效率要“快”,出行要“快”。2007年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城市人口走路的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而快节奏生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成为健康之敌。事实上,因劳累猝死的事例每年都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生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国内不少城市的政府也已经致力于打造“慢城市”,要让市民享受健康的“慢生活”。行路中慢下来,才能看到沿途的风景;生活中慢下来,才能体味人生的美好与幸福。

      对于慢就业,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当然,在给予尊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慢就业”中不想就业的大学生们,他们一部分是想逃避现实,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就业难的考量。考虑到最难就业年,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解决不想“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想,至少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两件事:一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让想就业的尽可能就业;二是努力打造创业平台,让心中有想法的能得到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名大学毕业生都能按其心愿自由的生活。

  • 第3题:

    23、定方向搜集法的优势在于

    A.就业信息搜集有针对性

    B.就业信息搜集比较符合毕业生的需要

    C.就业信息搜集非常全面

    D.就业信息搜集质量最好


    就业信息搜集有针对性;就业信息搜集比较符合毕业生的需要

  • 第4题:

    为了应对当前的就业难,大学生们纷纷加入考研大军,然而,有过来人说,考研不等于好就业.据此回答
    期望通过考研来实现就业梦想,体现的就业观是()。

    A.自主就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B
    解析:
    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来更好就业。

  • 第5题: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将达到874万,比上年增加40万,鉴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毕业生的找工作和就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曾提出2年内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录用比例,并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缓解就业压力,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教育部推出了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减少求职人员的流动,线上面试也逐步推广开来,试分析旅游企业在复工复产时,采用线上招聘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