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 A.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 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题目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

A.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
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相似考题
更多“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TCR信号传递是通过

    A.TCR-抗原肽、TCR-MHCUⅡ类分子结合

    B.Igα/Igβ

    C.CD16分子

    D.SmIg

    E.CD分子


    正确答案:E

  • 第2题:

    TCR信号传递是通过

    A.TCR-抗原肽、TCR-MHCⅠ/Ⅱ类分子结合

    B.Igα/Igβ

    C.CD16分子

    D.SmIg

    E.CD3分子


    参考答案:E

  • 第3题:

    对于Ig分子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每个Ig分子具有两条相同的轻链
    • B、一条重链和轻链的组合在结构上与分子的另一半对称
    • C、每个Ig分子都有链内二硫键构成的功能区
    • D、每个Ig分子都有铰链区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Ig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Ig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所组成的四肽链结构。依据重链抗原性的不同(u链、δ链、γ链、α链、ε链)将Ig分为IgM、IgD、IgG、IgA、IgE五类;轻链则有κ、λ两型。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以及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故称为可变区,即VH和VL,其余的区域则称为恒定区,即CH和CL。在VH和VL中有部分区域氨基酸变化特别明显,称为高变区(HVR)。另外,有些Ig还有富含辅氨酸的铰链区。

  • 第5题:

    Ig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条多肽链组成,链间借助______连接而成的。


    正确答案:四;二硫键

  • 第6题:

    TCR信号传递是通过()

    • A、TCR-抗原肽、TCR-MHCⅠ/Ⅱ类分子结合
    • B、Igα/Igβ
    • C、CD16分子
    • D、SmIg
    • E、CD3分子

    正确答案:E

  • 第7题:

    试述Ig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正确答案:Ig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单体包括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重链间及重、轻链间有二硫键相连形成对称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各条肽链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在Ig近N端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范围内,其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除超变区之外的部位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通常称为骨架区。Ig近C端在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氨基酸组成在同一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称恒定区。生物学活性:(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是由IgV区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型所决定。(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②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
    NK、Mφ、单核细胞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③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④人IgG的Fc段能非特异性与SPA结合。(4)选择性传递:人IgG能借助Fc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过胎盘。SIgA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5)具有免疫原性。

  • 第8题:

    单选题
    发生Ig类别转换时(  )。
    A

    Ig分子V区结构发生了变化

    B

    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发生改变

    C

    Ig分子C区结构发生了变化

    D

    Ig分子V和C区结构均发生了变化

    E

    仅Ig分子C区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反向溶血空斑试验中1个溶血空斑代表的是()
    A

    1个游离的Ig分子

    B

    1个Ig分泌细胞

    C

    1个绵羊红细胞

    D

    1个兔抗人Ig分子

    E

    1个补体分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Ig分子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每个Ig分子具有两条相同的轻链

    B

    一条重链和轻链的组合在结构上与分子的另一半对称

    C

    每个Ig分子都有链内二硫键构成的功能区

    D

    每个Ig分子都有铰链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试述Ig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正确答案: Ig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单体包括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重链间及重、轻链间有二硫键相连形成对称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各条肽链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在Ig近N端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范围内,其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除超变区之外的部位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通常称为骨架区。Ig近C端在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氨基酸组成在同一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称恒定区。生物学活性:(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是由IgV区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型所决定。(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②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
    NK、Mφ、单核细胞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③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④人IgG的Fc段能非特异性与SPA结合。(4)选择性传递:人IgG能借助Fc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过胎盘。SIgA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5)具有免疫原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Ig的基本结构是由()连接起来的四条多肽链组成的一个Ig的单分子。其中两条稍长为(),另两条较短为(),每一条肽链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 二硫键,重链,轻链,可变区,恒定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B细胞信号传递是通过

    A.TCR-抗原肽、TCR-MHCⅠ/Ⅱ类分子结合

    B.Igα/Igβ

    C.CD16分子

    D.SmIg

    E.CD3分子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分子量最大的Ig是______,又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IgM;巨球蛋白

  • 第15题:

    反向溶血空斑试验中1个溶血空斑代表的是()

    • A、1个游离的Ig分子
    • B、1个Ig分泌细胞
    • C、1个绵羊红细胞
    • D、1个兔抗人Ig分子
    • E、1个补体分子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关于Ig分子的论述,正确的有( )

    • A、基本结构为四肽链结构组成的单体
    • B、一个天然Ig分子轻链的型总是相同的
    • C、同一类Ig分子C区相同而Ⅴ区可以不同
    • D、Ig单体可以通过J链聚合成多聚体
    • E、Ig单体的抗原结合价是2价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肽链胞浆区具有ITAM结构的是哪些膜分子( )

    • A、CD3
    • B、CD154
    • C、FcεRⅠ
    • D、Igα/Igβ
    • E、CD80/CD86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B细胞信号传递是通过()

    • A、TCR-抗原肽、TCR-MHCⅠ/Ⅱ类分子结合
    • B、Igα/Igβ
    • C、CD16分子
    • D、SmIg
    • E、CD3分子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Ig的单体的分子结构设怎样的?V区和C区各有何特点?重链和轻链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Ig的基本结构(单体)由四条肽链构成,两条相同的轻链(L)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通过二硫键结合在一起。这种四条肽链的基本结构即为Ig的单体。
    V区:轻链可变区(VL)和重链可变区(VH),该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可变,VL和VH长度大体相等,二者共同构成抗原结合部位,其中有几个局部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高变区,是抗原结合的位置,固又称为决定簇互补区,其余的非高变区称骨架区。
    C区:轻链恒定区(CL)和重链恒定区(CH)。根据CL抗原性的不同,轻链分κ型和λ型;根据CH抗原性的不同将重链分为γ、μ、α、δ和ε五类,由此构成IgG、IgM、IgA、IgD和IgE五类免疫球蛋白。

  • 第20题:

    填空题
    Ig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条多肽链组成,链间借助______连接而成的。

    正确答案: 四,二硫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Ig的单体的分子结构设怎样的?V区和C区各有何特点?重链和轻链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Ig的基本结构(单体)由四条肽链构成,两条相同的轻链(L)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通过二硫键结合在一起。这种四条肽链的基本结构即为Ig的单体。
    V区:轻链可变区(VL)和重链可变区(VH),该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可变,VL和VH长度大体相等,二者共同构成抗原结合部位,其中有几个局部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高变区,是抗原结合的位置,固又称为决定簇互补区,其余的非高变区称骨架区。
    C区:轻链恒定区(CL)和重链恒定区(CH)。根据CL抗原性的不同,轻链分κ型和λ型;根据CH抗原性的不同将重链分为γ、μ、α、δ和ε五类,由此构成IgG、IgM、IgA、IgD和IgE五类免疫球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MHC-Ⅱ类分子Ig样区结构域具有结合下列哪种分子的特性( )
    A

    CD2 

    B

    CD3 

    C

    CD4 

    D

    CD5 

    E

    CD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Ig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Ig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所组成的四肽链结构。依据重链抗原性的不同(u链、δ链、γ链、α链、ε链)将Ig分为IgM、IgD、IgG、IgA、IgE五类;轻链则有κ、λ两型。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以及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故称为可变区,即VH和VL,其余的区域则称为恒定区,即CH和CL。在VH和VL中有部分区域氨基酸变化特别明显,称为高变区(HVR)。另外,有些Ig还有富含辅氨酸的铰链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Ig分子的论述,哪一些是正确的( )
    A

    基本结构为四肽链结构组成的单体

    B

    一个天然Ig分子轻链的型总是相同的

    C

    同一类Ig分子C区相同而Ⅴ区可以不同

    D

    Ig单体可以通过J链聚合成多聚体

    E

    Ig单体的抗原结合价是2价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