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04年7月3日上午,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青年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岁,无业青年)和王某(男,18岁,无业青年)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县钢铁公司保安人员刘某当场抓获。在未携带搜查证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决定进行搜查,并从陈某以及王某身上搜得人民币三千余元以及两条金项链。一名侦查人员说:“这些证据被扣留了。”于是就将人民币、金项链一起放人一文件袋内拿走了。之后,侦查人员制作了搜查笔录,由侦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本案经县公安局

题目
2004年7月3日上午,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青年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岁,无业青年)和王某(男,18岁,无业青年)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县钢铁公司保安人员刘某当场抓获。在未携带搜查证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决定进行搜查,并从陈某以及王某身上搜得人民币三千余元以及两条金项链。一名侦查人员说:“这些证据被扣留了。”于是就将人民币、金项链一起放人一文件袋内拿走了。之后,侦查人员制作了搜查笔录,由侦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本案经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陈某、王某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讯问。陈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拖了10天才安排会见。被害人张某(女,40岁)被犯罪嫌疑人陈某用刀刺伤,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张某拒绝检查,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刘某、汪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有异,侦查人员便对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刘某、汪某等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
问题:本案侦查程序有无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相似考题

2.2010年12月24日凌晨,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平安小区有两人入室抢劫伤人被抓 获。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5岁) 和王某(女,23岁)正被该小区三名业主钱某(被害人)、李某(被害人的丈夫)和赵某 (被害人的邻居)看管。经询问被害人得知,被害人到家即发现犯罪嫌疑人正要从阳台离去, 于是,被害人抓住张某并大声叫邻居帮忙,却被张某刺伤。随后,两名犯罪嫌疑人被随后赶 到的被害人的丈夫李某与其邻居赵某抓获。 侦查人员了解了大概案情后决定进行搜查,尽管当时在场的侦查人员均为男性警察,但 还是对张某、王某进行了人身搜查,并搜得人民币3,000余元以及手机两个、笔记本电脑一 台。侦査人员当着见证人赵某、李某以及犯罪嫌疑人张某和王某的面将钱与手机、电脑查点 清楚,并开列清单一式二份,单据上由在场所有人签名。 本案经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张、王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进行了讯 问。被害人钱某(女,27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剌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 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査,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 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李某、赵某等对二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 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 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 本案侦査终结后,县检察院依法向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公开审理。在审 理过程中,证人李某提出审判员甲与被告人张某是小学同学,因此申请甲回避,审判长宣布2010年12月24日凌晨,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平安小区有两人入室抢劫伤人被抓 获。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5岁) 和王某(女,23岁)正被该小区三名业主钱某(被害人)、李某(被害人的丈夫)和赵某 (被害人的邻居)看管。经询问被害人得知,被害人到家即发现犯罪嫌疑人正要从阳台离去, 于是,被害人抓住张某并大声叫邻居帮忙,却被张某刺伤。随后,两名犯罪嫌疑人被随后赶 到的被害人的丈夫李某与其邻居赵某抓获。 侦查人员了解了大概案情后决定进行搜查,尽管当时在场的侦查人员均为男性警察,但 还是对张某、王某进行了人身搜查,并搜得人民币3,000余元以及手机两个、笔记本电脑一 台。侦査人员当着见证人赵某、李某以及犯罪嫌疑人张某和王某的面将钱与手机、电脑查点 清楚,并开列清单一式二份,单据上由在场所有人签名。 本案经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张、王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进行了讯 问。被害人钱某(女,27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剌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 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査,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 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李某、赵某等对二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 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 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 本案侦査终结后,县检察院依法向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公开审理。在审 理过程中,证人李某提出审判员甲与被告人张某是小学同学,因此申请甲回避,审判长宣布2010年12月24日凌晨,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平安小区有两人入室抢劫伤人被抓 获。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5岁) 和王某(女,23岁)正被该小区三名业主钱某(被害人)、李某(被害人的丈夫)和赵某 (被害人的邻居)看管。经询问被害人得知,被害人到家即发现犯罪嫌疑人正要从阳台离去, 于是,被害人抓住张某并大声叫邻居帮忙,却被张某刺伤。随后,两名犯罪嫌疑人被随后赶 到的被害人的丈夫李某与其邻居赵某抓获。 侦查人员了解了大概案情后决定进行搜查,尽管当时在场的侦查人员均为男性警察,但 还是对张某、王某进行了人身搜查,并搜得人民币3,000余元以及手机两个、笔记本电脑一 台。侦査人员当着见证人赵某、李某以及犯罪嫌疑人张某和王某的面将钱与手机、电脑查点 清楚,并开列清单一式二份,单据上由在场所有人签名。 本案经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张、王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进行了讯 问。被害人钱某(女,27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剌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 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査,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 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李某、赵某等对二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 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 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 本案侦査终结后,县检察院依法向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公开审理。在审 理过程中,证人李某提出审判员甲与被告人张某是小学同学,因此申请甲回避,审判长宣布休庭,由院长作出了回避决定。审判结束后,经合议庭评议,判处被告人张某和王某犯抢劫 罪,分别判处张某、王某有期徒刑9年、7年。 被害人钱某认为判决太轻,因此,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问题:本案诉讼程序有何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搜查证的问题。本案中,侦查人员不应无证搜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8条的相关规定,搜查时,除非同时满足执行逮捕或拘留和有特定紧急情况两个条件,否则必须出示搜查证。(2)本题考查扣押清单的问题。侦查人员不应将搜查所得的证据直接装入文件袋中拿走,扣押程序违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相关规定,扣押时应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两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3)本题考查搜查笔录的问题。搜查笔录不应只由侦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相关规定,搜查笔录应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4)本题考查辩护人的权利。陈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不应拖延10天才安排会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9条的相关规定,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辩护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
(5)本题考查人身检查的问题。侦查人员在被害人拒绝人身检查时,不应强制进行检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对犯罪嫌疑人才能进行强制人身检查。
(6)本题考查询问证人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2款的规定,对证人的询问应该个别进行。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刘某、汪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的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有异,侦查人员便对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刘某等互相提醒、互相补充,是不当的。
更多“2004年7月3日上午,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青年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岁,无业青年)和王某(男,18岁,无业青年)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县钢铁公司保安人员刘某当场抓获。在未携带搜查证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决定进行搜查,并从陈某以及王某身上搜得人民币三千余元以及两条金项链。一名侦查人员说:“这些证据被扣留了。”于是就将”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县公安局侦查人员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王某(女)进行人身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某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可以进行强制检查
    • B、男侦查人员也可以进行
    • C、应当由女侦查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 D、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被害人王某拒绝侦查人员对其进行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报县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后,对王某进行强制检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公安机关抓获一起盗窃案件的女现行犯王某。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刘某,男,有权搜查王某的身体
    • B、搜查王某的身体只能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 C、公安机关可以对王某的家里进行搜查,没有紧急情形时,必须出示搜查证
    • D、搜查王某的家里时,应当有王某或者其家属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郑某(女)涉嫌贩卖毒品罪,某县公安局决定对其采取拘留措施。侦查人员在执行拘留时,怀疑其可能在住所藏有毒品,并且其夫也在房间,情况紧急,有必要进行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进行搜查必须回公安局办理《搜查证》
    • B、侦查人员可以立即进行搜查
    • C、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搜查笔录》
    • D、对郑某人身的搜查,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某公安机关对涉嫌盗窃罪的钱某及其妻子范某执行拘留时搜查了他们的住处。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但钱某夫妇一直在场。由于没有女侦查员在场,所以由男侦查人员对钱某、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搜查结束时,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时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搜查活动。该案搜查活动哪些违反法律规定?().

    • A、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
    • B、在搜查时钱某夫妇一直在场
    • C、由男侦查人员对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
    • D、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遭拒绝后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某公安机关对涉嫌盗窃罪的钱某及其妻子范某执行刑事拘留时搜查了他们的住处。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但钱某夫妻一直在场,之后由男侦查人员对钱某、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搜查结束时,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员在《搜查笔录》上签名时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搜查活动。该案搜查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有()。

    • A、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
    • B、在搜查时钱某夫妻一直在场
    • C、由男侦查人员对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
    • D、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遭拒绝后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简要案情: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人民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遂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9岁)和王某(女, 3420岁)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李某和赵某当场抓获。本案经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决定对张、王二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侦查过程中,张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10日后才安排会见。被害人钱某(女,27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刺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查,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查。侦查人员口头通知目击证人李某、赵某到公安局的内部招待所,由民警孙某进行了询问。由于现场的李某、赵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同时,民警周某和协勤郑某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讯问,由于犯罪嫌疑人张某是聋哑人,就由通晓聋哑手势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了翻译。张某供认还曾盗窃某工厂价值3000余元的铜管,根据张某的供述,民警经出示工作证件,对其住所进行了搜查,发现了盗窃的赃物铜管。民警口头告知张某父母后,将铜管扣押。公安机关在办理本案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公安机关10日后安排律师会见错误,应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
    2、对被害人钱某不能强制进行人身检查。
    3、询问证人不应在招待所,应在其住所、单位或公安机关进行。
    4、口头通知目击证人李某、赵某进行询问错误,应当开具书面的询问通知书。
    5、民警孙某一人询问证人李某、赵某错误,应当不少于两名侦查人员。
    6、侦查人员对两名证人李某、赵某同时进行询问错误,应个别进行。
    7、执法主体错误,协警郑某不能参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
    8、对犯罪嫌疑人张某进行讯问时,由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哑语翻译错误。
    9、对张某的住处进行搜查未开具搜查证。
    10、扣押钢管未当场开具扣押物品清单。

  • 第8题:

    花某诈骗王某、张某各2万元,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在刘某的见证下,组织对花某进行辨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侦查人员让王某、张某一同对花某进行辨认
    • B、在两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王某对花某进行辨认。王某向侦查人员询问花某的情况,侦查人员没有回答
    • C、侦查人员将花某放在5名年龄、身高、气质相似、性别相同的辨认陪衬人中,组织王某、张某分别对花某进行辨认
    • D、辨认结束后,制作了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和王某、张某签名

    正确答案:B

  • 第9题:

    1997年12月24日,江厦县刘家庄发生一起杀人案,被害人杨某(女,15岁)头部被袭,气管被割断死于家中。经侦查,收集到下列证据材料: (1)犯罪嫌疑人陈某的供述。但在陈某作出供述前,侦查人员曾告诉他陈母因心脏病突发住院,如果陈某作出供述,即释放其回家与母亲团聚,陈某见母心切作出供述; (2)被害人杨某的父亲说:杨某死后托梦说陈某是凶手。侦查人员没有采纳这一证言; (3)案发时天降大雪,陈杨两家之间的路上有一双明显的脚印,经查证与陈某的脚印相符,法院根据1、3项证据及其他证据判处陈某无期徒刑。后在另一起刑事案件中查明真凶,法院宣告陈某无罪。 侦查人员为什么不收集杨父的证言作为证据?


    正确答案: 因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人的想象、推理、臆断、虚构作为定案证据使用。杨某托梦完全是虚构的东西。不符合证据客观性特征,因此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 第10题:

    甲县公安局侦查人员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王某(女)进行人身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某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可以进行强制检查
    • B、强制检查须经甲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C、应当由女侦查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 D、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 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不定项题
    赵某、石某抢劫杀害李某,被路过的王某、张某看见并报案。赵某、石某被抓获后,2名侦查人员负责组织辨认。 关于辨认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 

    B

    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C

    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D

    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拒绝侦查人员对其进行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报县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后,对王某进行强制检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某公安机关对涉嫌盗窃罪的钱某及其妻子范某执行拘留时搜查了他们的住处。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但钱某夫妻一直在场,所以由男侦查人员对钱某、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搜查结束时,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员在搜查笔录上签名时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搜查活动。该案搜查活动哪些违反法律规定?()

    • A、在搜查时因情况紧急未用搜查证
    • B、在搜查时钱某夫妻一直在场
    • C、由男侦查人员对范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
    • D、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名遭拒绝后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

    正确答案:C,D

  • 第15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拒绝侦查人员对其采集生物样本,而侦查人员认为确有必要,即邀请李某作为见证人,对王某强制采集了生物样本,并将该情况制作笔录,该笔录应当由侦查人员、见证人李某以及王某签名附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简要案情:一天夜里11时许,王某(男,28岁)在公路上持刀拦截一辆货车,将车门玻璃砸碎,强行将驾驶员许某拖下车搜身,遭许反抗,王某持刀将许捅成重伤,并劫走其身上现金1500元。正在货车车箱里睡觉的姚某和李某听到动静后,下车将王某抓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将王某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将王某刑事拘留。在拘留后32小时,由办案民警周某在公安机关附近的宾馆对王某进行了第一次讯问。同时,侦查人员召集姚某和李某进行了询问,姚某和李某相互提醒,向侦查人员详细描述了事发的情形。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时,应当进行哪些侦查行为?


    正确答案: 应当进行以下侦查行为:
    (1).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
    (2).询问证人姚某、李某和被害人许某;
    (3).勘验作案现场;
    (4).扣押王某作案的凶器和抢劫所得现金,并将现金在固定证据后返还受害人许某;
    (5).委托鉴定机构对许某的伤情进行鉴定;
    (6).对王某的人身进行搜查。

  • 第17题:

    王某涉嫌贩卖毒品罪被某县公安局决定采取拘留措施。侦查员在执行拘留时,怀疑其住所可能藏有毒品,并且其夫也在房间,情况紧急,有必要进行搜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进行搜查必须回公安局办理《搜查证》
    • B、侦查人员可以立即进行搜查
    • C、可以进行搜查,但必须有王某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见证
    • D、对搜查出的物品应当扣押并移送检察机关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某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王某曾多次进行盗窃。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开展初查,发现王某经济反常,三名侦查人员以此为突破口,未申请搜查证而擅自搜查了王某的住宅,结果发现了大量未破盗窃案件的赃款赃物,便将赃款赃物带回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决定以在王某住处发现的犯罪证据为由对王某实施刑事拘留,由于时间紧,侦查人员来不及申请拘留证就前往王某的住处将其拘留。拘留后2天,两名侦查人员对其进行第一次讯问。在讯问过程中,王某提出聘请律师的要求,但提不出具体对象,侦查人员认为此种情况可不予批准。在王某被拘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搜集证据,侦查人员将王某的妻子传唤到市招待所进行询问,后以协助调查为由将其软禁在房间内,对外名义为对其采取监视居住。在对王某拘留了33天后,公安机关责令王某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后对王某取保候审。在对王某取保候审的半年多里,案件一直没有进展,始终查不清王某的犯罪事实,侦查人员遂以证据不足为由,报局长批准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侦查人员没有开具《搜查证》进行搜查。
    2、回赃款赃物未开扣押物品清单。
    3、对王某实施刑事拘留未办理《拘留证》。
    4、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
    5、以王某提不出具体对象为由不允许其聘请律师是错误的。
    6、将王某的妻子传唤到市招待所进行询问是错误的。
    7、对王某的妻子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是错误的。
    8、拘留超期。
    9、不能人保和财保并用。
    10、不能以证据不足为由撤销案件。

  • 第19题:

    甲县公安机关接到乙县王某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不是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的是()。

    • A、需要追究陈某、刘某、卞某刑事责任
    • B、拐卖行为发生在甲县
    • C、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 D、认为有拐卖妇女的犯罪事实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拒绝侦查人员对其采集血液样本,而侦查人员认为确有必要,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并邀请李某作为见证人,对王某强制采集了生物样本,并将该情况制作笔录,笔录交由侦查人员、见证人李某以及王某签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钱某伙同自己的女朋友严某采用色诱方式实施抢劫作案3起,后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男)有权搜查严某的身体
    • B、搜查严某的身体只能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 C、公安机关可以对钱某的家进行搜查,没有紧急情形时,必须出示搜查证
    • D、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王某可单独执行搜查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郑某(女)涉嫌贩卖毒品罪,某县公安局决定对其采取拘留措施。侦查人员在执行拘留时,怀疑其可能在住所藏有毒品,并且其夫也在房间,情况紧急,有必要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进行搜查必须回公安局办理《搜查证》
    • B、侦查人员可以立即进行搜查
    • C、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搜查笔录》
    • D、对郑某人身的搜查,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正确答案:B,C,D

  • 第23题:

    2004年7月3日上午,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青年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岁,无业青年)和王某(男,18岁,无业青年)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县钢铁公司保安人员刘某当场抓获。在未携带搜查证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决定进行搜查,并从陈某以及王某身上搜得人民币三千余元以及两条金项链。一名侦查人员说:"这些证据被扣留了。"于是就将人民币、金项链一起放人一文件袋内拿走了。之后,侦查人员制作了搜查笔录,由侦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本案经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陈某、王某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讯问。陈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拖了10天才安排会见。被害人张某(女,40岁)被犯罪嫌疑人陈某用刀刺伤,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张某拒绝检查,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刘某、王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有异,侦查人员便对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刘某、王某等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本案侦查程序有无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本题考查搜查证的问题。本案中,侦查人员不应无证搜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相关规定,搜查时,除非有特定紧急情况,否则必须出示搜查证。
    (2)本题考查扣押清单的问题。侦查人员不应将搜查所得的证据直接装入文件袋中拿走,扣押程序违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相关规定,扣押时应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3)本题考查搜查笔录的问题。搜查笔录不应只由侦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8条的相关规定,搜查笔录应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4)本题考查辩护人到权利。陈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不应拖延10天才安排会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相关规定,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辩护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
    (5)本题考查人身检查的问题。侦查人员在被害人拒绝人身检查时,不应强制进行检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0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对犯罪嫌疑人才能进行强制人身检查。
    (6)本题考查询问证人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2条第2款的规定,对证人的询问应该个别进行。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刘某、王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的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有异,侦查人员便对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刘某等互相提醒、互相补充,是不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