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A.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C.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D.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构成刑法上的立功

题目
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

A.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C.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D.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构成刑法上的立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出借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盗窃枪支罪、立功。 A项,依据《刑法》第128条第2款的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即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甲将公务用枪借给他人的,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故A项正确。
B项,乙没有持枪资格而持有枪支的,构成《刑法》第128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枪支罪。故B项正确。
CD项,丙客观上有盗窃枪支的行为,主观上却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为了将枪交回派出所,客观上也没有侵犯公共安全法益,所以不构成盗窃枪支罪。丙不构成犯罪,就不存在立功与否的问题,故CD项错误。
更多“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曾有一支自制火药猎枪。甲死后,其子乙将该枪支私藏在家中。当地公安局曾多次宣传收枪缴爆,但乙一直未交出该枪。某日乙酒后持该枪在本村闲转时,被当地群众向公安机关举报。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乙的枪支是从甲处继承所得的,没有非法持有的主观故意
    B.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枪支,获取后不上交而持有的,都属于非法持有枪支
    C.乙的枪支没有用于不法目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D.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法持有枪支罪。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枪支,行为人没有持枪资格时具有及时上交公安机关的作为义务,即使行为人没有将枪支用于不法目的,由于其持有行为本身即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危险,因此对其持有行为也要追究刑事责任。

  • 第2题:

    某地区人民法院法警某甲,将自己配发的公务用枪供给朋友乙夜间上班防身用。后因乙保管不慎将枪支丢失。甲知道此事后,因怕受追究而没有上报,该枪支在公安人员破获抢劫银行一案时被追回。则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因发生持枪抢劫非某甲所能预料,因而某甲行为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B:即使未发生持枪抢劫事件,某甲也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C:丢失枪支不报罪
    D: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答案:B,C,D
    解析:
    法警某甲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根据《刑法》第128条第2款的规定,甲将公务用枪借给乙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故B、D选项正确。《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甲知道枪支丢失而不报,后来被人使用抢劫银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因此C选项正确。

  • 第3题:

    甲系某射击运动场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某日甲的朋友乙向甲借枪打猎,甲碍于朋友情面,将枪借给了乙。3天后,乙归还。甲的行为()

    • A、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 B、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C、构成滥用职权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 B、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不构成犯罪
    • C、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 D、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 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 
    •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甲系依法配枪民警,将自己所配枪支借给同事乙使用,乙因违规使用枪支,造成一人重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甲对重伤的结果发生负有责任
    • C、甲不构成犯罪
    • D、乙与甲成立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甲非法出售枪支,一日甲让乙将一手提包捎给丙,手提包内有一把五四手枪,甲对乙谎称里面是送给丙的礼物,乙信以为真。乙携带包裹在公交车上被查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 B、甲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 C、乙受甲的教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乙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甲依法配置猎枪,某日乙向甲借枪,甲问干什么用,乙说因与丙有仇,又打不过丙,所以借枪杀丙,甲碍于情面,将猎枪借与乙,乙持猎枪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甲构成乙的共犯
    •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甲无杀死丙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警察甲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玩耍,丙趁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 C、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 D、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属于立功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下列关于枪支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持枪证件,但未携带枪支,公安机关可以收缴枪支
    • B、乙有持枪证件,但不得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场所携带枪支
    • C、丙枪支被盗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 D、丁不再符合公务用枪持枪条件,由所在地公安机关收回枪支和持枪证件

    正确答案:B,C

  • 第11题:

    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17岁),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 C、乙不构成犯罪
    • D、对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关于枪支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持枪证件,但未携带枪支,公安机关可以收缴枪支
    • B、乙有持枪证件,但不得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场所携带枪支
    • C、丙枪支被盗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 D、丁不再符合公务用枪持枪条件,由所在地公安机关收回枪支和持枪证件

    正确答案:B,C

  • 第13题:

    警察甲为讨好妻弟乙,将公务用枪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枪支时,偷取枪支送交派出所,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乙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C:丙构成盗窃枪支罪
    D:丙揭发乙持枪的犯罪事实,构成刑法上的立功

    答案:A,B
    解析:
    【考点】非法出借枪支罪【详解】根据《刑法》第128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非法出借枪支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借枪支或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甲作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警察,将枪支非法送给乙使用,已经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枪支,并在人前炫耀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28条第1款的规定,已经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因此A、B的说法是正确的,当选。根据《刑法》第127条第1款的规定,盗窃枪支罪,是指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枪支据为己有的行为。丙将枪支偷出的目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为了揭发乙非法持有枪支的事实,并将枪支交给了派出所。因此丙的行为不构成盗窃枪支罪。丙不构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就不存在《刑法》规定的立功的前提。因此C、D是错误的。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

  • 第1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共谋杀丙,二人携带枪支来到丙的住处,甲向丙开了一枪,将丙打伤。甲看到丙很痛苦,就自动停止射击,退到屋外。乙开枪将丙杀死。甲成立犯罪中止,乙成立犯罪既遂
    B:甲、乙共谋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前去杀死了丙。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既遂
    C:甲、乙共谋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前去杀丙,但在举枪射击时,被对方一脚踹倒在地动弹不得。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未遂
    D:甲、乙、丙三人共谋对丁女实施轮奸,共同对丁女实施暴力后,甲、乙实施了奸淫行为,但丙因丁女的苦苦恳求,出于怜悯放弃了强奸行为。本案中,甲、乙、丙都成立强奸罪的既遂

    答案:D
    解析:
    【考点】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详解:A项中,根据刑法共同正犯的理论,如果共同正犯中的一部分正犯中止自己的行为,但其他正犯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时,均不成立中止犯,而应成立既遂犯,二人均成立既遂。B选项中,二人均为既遂;共同正犯已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就是共同正犯的未遂,故C选项中二人均成立犯罪未遂;D选项,丙放弃奸淫行为的情节,对丙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

  • 第15题:

    甲非法出售枪支。一日甲让乙将一手提包捎给丙,手提包内有一把五四手枪,甲对乙谎称里面是送给丙的礼物,乙信以为真。乙携带手提包在公交车上被查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 B、甲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 C、乙不构成犯罪
    • D、乙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甲明知乙非法出售枪支,一日乙让甲将一手提包捎给丙,甲见包沉甸甸的,想打开看看,乙慌忙说这是给丙的礼物,甲见乙的慌忙状就知道是枪支,在甲携带手提包上公交车时,被查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运输枪支罪
    • B、甲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 C、甲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 D、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乙均无罪
    • B、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
    • 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 D、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甲将自己依法配置的猎枪借给乙使用,但在次日,甲便向乙索要猎枪,乙问为什么提前要回猎枪,甲说需要用枪杀丙,于是乙将猎枪还给了甲,甲随后杀死了丙。关于本案错误的说法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乙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C、乙构成甲的共犯
    • D、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甲从境外购得一支枪支后,秘密带入境内,后得知乙、丙二人意欲抢劫银行,正在寻找枪支。甲遂找到乙、丙,声称自己可将枪支借于二人,但事成之后,二人应将抢劫所得分1/3给自己。后乙、丙二人持枪抢劫,当场被抓。本案中,甲构成何罪?()

    • A、走私武器罪
    • B、非法出借枪支罪
    • C、抢劫罪
    • D、非法买卖枪支罪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甲明知乙非法出售枪支,一日乙让甲将一手提包捎给丙,甲见包沉甸甸的,想打开看看,乙慌忙说这是给丙的礼物,甲见乙的慌忙状就知道是枪支,在甲携带手提包上公交车时,被查获,发现包内有五四手枪3把。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运输枪支罪
    • B、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 C、非法买卖枪支罪
    • D、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民警甲将依法配备的公务用枪出借给无业游民乙,只有因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甲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甲依法配置猎枪,某日乙向甲借枪,甲问干什么用,乙说因与丙有仇,又打不过丙,所以借枪杀丙,甲碍于情面,将猎枪借与乙,乙持猎枪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甲无杀死丙的故意,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甲将自己依法配置的猎枪借给乙使用,但在次日,甲便向乙索要猎枪,乙问为什么提前要回猎枪,甲说需要用枪杀丙,于是乙将猎枪还给了甲,甲随后杀死了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B、乙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C、乙不构成甲的共犯
    • D、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B

    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 

    C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

    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